310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世界羽联最新排名|手机篮球比分|nba绝杀次数排行榜|世青赛2023足球赛程表

當前位置:首頁 > 廠商資訊 > 智能駕駛駛向何方?行業大咖齊聚?IVISTA智能網聯汽車研討會探尋答案

智能駕駛駛向何方?行業大咖齊聚?IVISTA智能網聯汽車研討會探尋答案

分享到
評論 瀏覽: 來源: 2023-08-19 12:32:44

上半場新能源,下半場智能化。隨著汽車產業轉型進入下半場,智能化作為全新的價值點,將重塑汽車產業鏈和價值鏈體系,成為世界各國激烈角逐的制高點。在全球智能化狂飆時代,智能駕駛將駛向何方?

8月18日,2023 IVISTA智能網聯汽車挑戰賽在重慶開賽,在同期召開的第七屆第七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研討會上,來自國內頭部車企、科技企業的高管,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貢獻智慧。

市場之變

“中國造”逐步“領跑”

消費者買車,在意什么?

“高級輔助駕駛用戶價值獲得認可,智能化體驗成為用戶重要購車因素之一。”地平線首席生態官徐健說。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興起,中國汽車特別是自主品牌近期緊盯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重塑機會,拔得市場頭籌,為未來發展贏得了先機。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朝陽產業。”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副總經理易綱預計,到2025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規模預估7830萬臺。

和過去美、日、德、韓、中等品牌“平分秋色”不同,中國智能化、網聯化,正在引領全球新趨勢。賽力斯汽車副總經理劉宗成介紹,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產銷已連續8年全球第一,2022年全球新能源銷量占比超60%。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急速提升,從2019年的5.25%上升到2023年的32.46%。

劉宗成表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已達150+,是全球汽車產業鏈布局最完善的國家。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逐步成為電動化、智能化技術路線探索最全的國家。

趨勢之變

大規模量產面臨巨大挑戰

智能駕駛技術通過融合感知、決策、控制和通信等多領域的技術,使汽車能夠實現主動感知和自主決策,并能夠進行自動控制,達到減少事故、提高行車效率和舒適性的目的。

智能網聯汽車時代,汽車的迭代推新的速度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越來越多的智能駕駛功能“密集”上車。有機構預測,到2025年,中國新車的自動駕駛滲透率將超過60%。

智能駕駛如何照進現實?安全是智駕產品落地之“根”,實用是智駕產品的落地之“本”,商業閉環是智駕產品落地之“魂”。這些都給其發展帶來了重重挑戰。

易綱表示,軟件定義汽車背景之下,軟件問題劇增。功能快速增長,10年前500個,5年前3000個,現在已破1萬個。代碼也急劇增長,一輛智能網聯汽車,已突破5億行,隨之而來的隱患也在增加,平均1000余行代碼就有1個隱患。智能汽車產品測試需求多,持續迭代產品及新技術應用,測試周期難以應對。易綱說,過去,汽車行業產品迭代周期40—50個月,而現在軟件更新平均3個月/次,電子電器架構平均12—15個月/次。同時,智能駕駛環境復雜多變,測試難度大,資源投入也很大。

理想汽車智能駕駛副總裁郎咸朋則分享了,當前,城市NOA高難度場景主要有復雜路口通行,車輛博弈,道路施工改造等。這就對車機提出了“像人類一樣”的高階要求,例如,不依賴高精地圖,能識別萬物,能規劃決策,能持續進化。大模型賦能智能駕駛,是實現城市NOA量產落地的方案。

徐健表示,計算平臺不完全成熟,符合量產能力的軟件模塊可獲得性差,行業普遍重復“造輪子”,生態間協作軟件接口、數據協議未形成標準,無法高效實現互聯互通,數據迭代成本高,原型Demo到量產斷層等,都使得大規模量產面臨巨大挑戰。此外,場景擴展和性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徐健看來,智能駕駛,越來越多的軟件模塊開始使用數據驅動設計。算法也正走向端到端大模型,感知決策一體化。同時,算力持續增大,為算法軟件提供充足提升空間。

策略之變

共創共享新生態

最終自動駕駛這塊“肥肉”花落誰家?單打獨斗只能成為平臺的俘虜,誰贏得了平臺,誰就贏得了未來。

與會行業代表紛紛表示,沒有一個企業能同時具備智能化、網聯化及電動化方面的領先核心能力。行業需要開放合作、深度融合,包括整車企業之間的合作。

對此,易綱表示,長安汽車通過“強強聯合、有效協同”來打造測試能力體系的新生態。從過去的OEM到現在的合作伙伴,共創、共享資源設施、產品和數據。

“我們和華為跨界合作,實現了雙方一‘硬’一‘軟’的優勢互補。”劉宗成介紹,通過聯合設計、聯合開發,實現產品開發模式、平臺、技術模式創新,構建萬物互聯的汽車生態體系。

徐健也表示,地平線也在聯合行業優勢資源,共同打造“公約數”服務平臺,探索生態落地實踐。為此,地平線在集成系統、軟件開發平臺、硬件域控、技術服務等領域都聯合了大量企業。

文章標簽:智能駕駛
編輯:范小賢
相關閱讀
精選圖文
熱點資訊
關于網站
申請友鏈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隱私條款
網絡營銷 分站合作
關于我們
幫助導航
服務中心 常見問題
積分兌換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手機應用
常用工具
汽車報價 車型對比
品牌查詢 商家地圖
購車工具 咨詢低價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