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23重慶汽車軟件園產業鏈供需大會(簡稱:大會)在兩江新區龍盛新城舉辦。得益于IVISTA在業內強大的“朋友圈”,大會吸引到來自汽車軟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政府、科研機構的代表,圍繞強鏈補鏈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展開了交流與分享。會上還舉行了智能網聯車企供需對接簽約儀式,7家相關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作為2023 IVISTA智能網聯汽車挑戰賽暨第七屆 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的主題論壇之一,本次大會為促進供應鏈企業合作交流、實現供需對接,提供了一個優質高效的平臺。兩江投資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石鍵出席大會并致辭,隨后來自芯礪智能、中科計算技術、深藍汽車、浙江天行健、華礪智行、廣汽研究院,以及中汽院智能網聯的嘉賓,分享了最新的汽車軟件技術和科研成果。
會上,芯礪智能科技首席戰略官陳超卓在題為《車規級中央計算平臺芯片的發展與應用》的演講中提到:面對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智能汽車已成為人工智能時代最大體量的信息技術終端。
中科計算技術西部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賈偉樂在題為《HPC+AI驅動的微觀尺度模擬在汽車電池領域初探》的分享中提到:微觀尺度模擬是材料研究的重要手段,AI for Science科學智能在工業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部副總經理蘇琳珂介紹了《深藍智能平權下的智能網聯車思考》,他指出:智能網聯車是萬物互聯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做到車聯人、車聯車、車聯路,是通過感知、執行、決策技術協同,實現駕駛輔助和無人駕駛。
浙江天行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CEO李祥明做了題為《仿真賦能智能汽車NOA快速落地》的演講,他表示:NOA走向標配,成為產業界近期及未來幾年的熱點,一體化高逼真仿真平臺,助力NOA快速迭代。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車載軟件技術專業總師廖磊的演講題目是《主機廠車載軟件技術發展需求與產業鏈趨勢》,其中提及:車載軟件技術與大量技術相關不是來自OS,芯片或者Tier 1的發展訴求而是來自主機廠面臨的競爭壓力。
在對話沙龍環節,來自各汽車芯片、車聯網、大數據等領域的領導專家,就“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下,構建智能網聯汽車軟件新生態”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