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一款德系suv在中國的銷量基本上都不會差,但有一輛在各大媒體和網站上口碑并不差的準新車銷量表現卻一直不算出色——寶沃BX5。
自從它3月底上市以來,兩個月的統計銷量都在下滑的態勢(這僅僅是批發量,實際成交量還會更低),家族同胞老大哥BX7同樣在走下坡路,這兩款車的癥結究竟在哪?
吹德系與真德系?這是一個問題
品牌是一輛車的基因,寶沃品牌的血統永遠不會在車迷心中缺少話題性,然而這對于現在的寶沃汽車來說,血統是”然并卵“的東西。
稍微搜索一下就能知道,寶沃汽車是一個被復活的品牌,由北汽福田在德國投資的公司與寶沃品牌官方合資而重新投產的一個沉寂了五十年的老牌子。從企業成分上講,寶沃確實是一個合資品牌,但從根源上看,寶沃卻的的確確是中國企業一手拉扯起來的”自主品牌“。
但我們從寶沃品牌生產出BX7開始,就一直在聽到“情懷”,“德國”,等顯得比較高端的形容詞匯,但對于真正出資的老東家北汽福田卻幾乎只字不提,不得不說寶沃汽車在品牌營銷能力上有著德系品牌向來的高傲調性,畢竟我們國內還有“德原朗”不是?
但“德原朗”的優勢在于推出之時品牌已經做好了多年的口碑積淀,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潛在買家,加上一個普羅大眾可以接受的售價和極其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力,自然就有了傲人的銷量成績,而寶沃,在用戶基數和母品牌效應都不算出眾,不斷的鼓吹自己為“德系”,雖說前期有著很不錯的開頭(BX7有過銷量破5000的時候),但結果卻是顯得用力過猛而導致滑鐵盧。
品控能力不高,是主因
說真的,寶沃品牌在中國的建設道路是相當成功的?!案L飳毼帧睆?014年開始萌芽,到2016年首款車下線銷售,前后不過三年時間,這無疑是汽車生產界的“深圳速度”。但銷量的逐步下滑其實也反饋了一點:品控能力的建設并非朝夕。
從寶沃BX7的車友論壇里可以看到相當多的帖子在吐槽問題故障,盡管無論什么車型都會爆出故障的情況,但寶沃BX7的問題在于新車問題較多,且主要集中在異響、電子系統故障頻發等方面,而且寶沃也曾爆出過很著名的“渦輪呼嚕聲”;這也可以看出寶沃在營銷層面做的功夫確實很大,但是在品質控制能力上暫時沒有達到一個高質量的標準。
老話新說,中國汽車市場是一個注重實用性的市場,品控這種說起來很虛的東西但卻可以為一個汽車品牌打下實實在在的口碑,寶沃汽車產品表面功夫做得確實到位,設計感成熟,價格與配置表現也顯得性價比出色;而且供應商的選擇和機械層面的調校在寶沃BX7、BX5兩款車上都有著相對不錯的體現:底盤調校扎實,駕駛平順性不差;但歸根結底還是在營銷方式和終端售價上顯露出來的孤傲態度讓消費者不得不對它拒之門外。
認知:品牌不重要,重要的是質量
就如同被中國車企收購了的沃爾沃一樣,沒有多少人會說它是一個自主品牌,同理,由中國車企扶持起來的寶沃的車型生產方式同樣沒有什么毛病。
沒有一定好的合資,也沒有一定不好的自主,我們不止一次提及,現在是一個汽車生產全球化的年代,世界各國汽車品牌間的合作日益頻繁,配件供應鏈也日臻成熟和完善,對于國際性合作頻繁的車企間合作的品牌來說,品牌更像是一個代表性的logo罷了。所以合資的不一定好,自主也不一定就是差,我們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認為可以放低一些品牌的認知,轉為對汽車產品自身的關心和對品控的重視。
全文總結:歷史潮流浩浩湯湯,曾經的寶沃與現如今的寶沃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在未來寶沃汽車的產品會不會“放低身價”將主要競爭力投入在更親民的階段,會不會將產品力進一步提高以打動消費者,前者不得而知,但后者幾乎是可以肯定的。
放下所謂“血統”,做好品牌積淀,積累用戶群體,才是將寶沃汽車這么一個從未在國內出現過的“偽豪華品牌”塑造成一個更受歡迎的汽車品牌的正確出路。而寶沃是否會這么突破,我們也只能看下一款寶沃新車上市后,是以一個什么樣的姿態和實際售價表現再做定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