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24日)早上,澳大利亞最大的消費者監管機構Choice通過媒體發出緊急警告:
你的安全氣囊隨時可能爆炸,請立刻聯系銷售商進行檢查和召回!
這次召回,涉及的品牌有:寶馬、本田、豐田、馬自達、日產、Jeep、克萊斯勒、道奇、法拉利、雷克薩斯、三菱、通用、福特、雪佛蘭、斯巴魯等,召回總數超過230萬輛。
事情是這樣的,7月13日,悉尼西南部的Cabramatta發生了一起車禍,一輛本田CR-V在十字路口與一輛豐田Celica發生碰撞。事發后,本田CR-V的司機死亡,另有三人受傷。
警方經過調查發現,死者的脖子“被一塊金屬碎片擊中”,慘遭割喉,而這塊致命的金屬碎片是隨著車輛的安全氣囊一起彈出的!
詭異的是,這輛CR-V由于之前的高田氣囊事件,已經進行過召回并更換氣囊,然而悲劇依然發生了。
據了解,本田幾乎召回了所有過去15年間在澳洲出售的汽車來更換安全氣囊,重新安裝了約65萬個新的安全氣囊。
既然已經安裝了新氣囊,為什么還會出現問題?
澳大利亞消費者團體Choice指出,一些汽車制造商在車輛召回中使用有缺陷的高田安全氣囊作為臨時解決方案。Choice發言人戈弗雷(Tom Godfrey)表示,一些汽車制造商承認有一部分召回的車輛仍替換的是類似批次的高田安全氣囊,需要再次召回。
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公署(ACCC)稱,澳大利亞大約有230萬輛被召回的汽車替換了帶有吸水性化學物質的高田安全氣囊,容易發生上述事故。
高田氣囊為何會出問題?
高田的安全氣囊使用的化學物質含有硝酸銨,但是硝酸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吸潮老化,高溫或潮濕會加速這個過程。如果安全氣囊里的硝酸銨已經老化破碎,氣囊觸發彈開時反應會更劇烈,原先設計的受控爆炸會變成一場真正的爆炸。氣囊內的一些零部件就會炸碎飛濺出來,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高田是唯一使用硝酸銨的安全氣囊生產商,其余廠商均是使用價格相對更高的硝酸胍,其他廠商不使用硝酸銨的原因就是硝酸銨上面的致命缺陷。
早在2000年,高田在內部測試時發現氣囊沒有正常工作,并且部分氣囊在測試中發生爆炸。然而,高田選擇了隱瞞并繼續生產安全氣囊,篡改與產品安全相關的關鍵檢測數據,只求利益罔顧消費者安全。
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調查確認高田在氣囊內沒有使用干燥劑,這使得硝酸銨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干擾。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硝酸銨后變成了不可控的危險爆炸物,當氣囊觸發時相當于引發了一場車內爆炸,將安全氣囊里面的金屬炸碎,并且金屬碎片會飛向乘員,造成乘員的二次傷害。
高田公司最終破產
由于龐大的召回費用致使高田無力承擔,最終只能選擇破產以及被收購。2017年的6月底,高田公司已經在美國和日本遞交了破產保護,并且同意以16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國控股的美國百利得安全系統公司(Key Safety Systems)。高田的破產同時也創下了日本戰后最大規模的制造業破產記錄。
本次澳洲緊急召回對我們的啟示:
國內已經召回并更換過高田氣囊的車輛,并不代表一定安全。澳洲的車企膽敢用不合格氣囊來替換,也難保國內的車企會采用同樣的方法。保險起見,相關車主應確認所更換的氣囊是無硝酸銨的安全產品,最好與4S店或車企客服再次確認一下氣囊的型號,如果更換的不再是高田氣囊,那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