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近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并制定了“三步走”戰略。根據該戰略,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底特律新聞》指出,人工智能、新能源、機器人和電動汽車領域等均屬新興領域,中國政府希望在上述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并希望從農民和工人大國轉變成技術先鋒。在過去的十年,中國發布了一系列發展規劃。
針對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規劃,《底特律新聞》稱,中國的人工智能規劃將為美國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者帶來競爭隱患。美國眾議員DebbieDingell表示,如果美國聯邦政府還不允許美國國內進行廣泛的自動駕駛路測,中國將顛覆自動駕駛汽車的競爭格局。
Dingel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不管我們喜不喜歡,自動駕駛汽車是要繼續研發的。中國、日本、甚至歐盟目前都在該領域進行了較大力度的投資,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是否會保留駕駛員。”Dingell是眾議院某委員會成員,該委員會負責制定自動駕駛車輛靈活跨州測試的法規。
汽車交易平臺Autotrader高級分析師Michelle指出,中國人工智能規劃的宣布很有可能在美國自動駕駛汽車的討論中造成連鎖反應。Krebs認為,“考慮到中國以及中國汽車市場的規模,如果他們決定向著此方向走,此次規劃的宣布很有可能會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轉折點。”
“對于任何國家來說,汽車行業都是整體經濟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國在汽車行業的任何動作都會影響到我們(美國),在中國有業務的美國車企必須適應當地政策。”
Krebs還指出,中國為緩解交通壓力和污染壓力,已在電動車領域進行了較大的投資,很有可能是將自動駕駛車輛看作是最佳搭檔。
Krebs還補充道,相較于美國競爭者來說,中國本土的自動駕駛研發者面對的監管障礙或許更少。“如果你去過中國,如果他們決定建高鐵,他們就會建。”
《底特律新聞》認為,此次頒發的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并沒有公布財務承諾或法規變動等細節。但是,中國之前研發太陽能和其他技術的規劃都包括了研究經費和規則,以拉升銷量、鼓勵出口。
全球性咨詢公司AlixPartners LLP的汽車和工業領域總監AlexandreMaria則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認為中國加入自動駕駛領域使得“空間更具有挑戰性”。Marian預計,在自動駕駛車輛大批上路之前,將會有更多企業進入自動駕駛領域,但是“能夠取得勝利的僅是少數”。
對于中美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競爭,Marian表示,雖然中國政府提供了資金援助,但是美國公司仍然擁有競爭優勢和創新優勢。然而Marian同時也指出,“他們(美國公司)應該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