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世界羽联最新排名|手机篮球比分|nba绝杀次数排行榜|世青赛2023足球赛程表

帝豪GSe火爆上市搶而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2017年最后5個月,國內車市靠什么喚起第二春? | 車市簡評

2017年最后5個月,國內車市靠什么喚起第二春? | 車市簡評

分享到
評論 瀏覽: 來源:廠商供稿 2017-08-13 21:22:29

從車市總結的角度,其實最值得關注的還是趨勢類。從2017年上半年車市的表現,我們都能看出哪些趨勢性的東西呢?

timg.jpg

新品牌的新玩法和寶沃“現原形”

就車市的常規發展而言,“新品牌”往往意味著高難度。尤其是在當下這個被各個“大佬”把持的市場,要做成一個新品牌,絕不是“燒個百八十億”就能成的。這方面,失敗的案例太多了,國內的比如觀致、國外的比如DS……

2017年上半年,在“新品牌”這一塊,確實有著不小的新動向。而且這些動向,還頗有些指引性,算是新品牌的三種嘗試路徑。

最典型、也是最熱鬧的,當然是那一堆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互聯網造車。相關的品牌太多了,在2017年的上海車展上它們也都出盡了風頭。這類品牌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革命——以自動駕駛和純電動為主攻方向,似乎是要“革了傳統汽車的命”。很顯然,這或多或少都是“受了特斯拉的刺激”。至于能不能成,繼續觀察吧。

蔚來汽車ES8蔚來汽車ES8

WEY是2017年上半年已經推出的、量產的、銷售的新品牌。從VV7上市后的終端表現來看,總體上令人振奮——訂單充裕,絕對銷量也可圈可點。WEY看起來絕對價格似乎不低,但作為長城老魏用姓氏背書的高端品牌,它的吸引力其實要遠高于之前哈弗推出的8、9系列。這其實也可以算是老魏在經歷過H8、H9的經驗教訓以后拿出的最終方案。WEY在設計、用料、技術、安全等各方面的投入都相當大。可以說,除了油耗,以及可能還有些瑕疵的動力匹配,WEY的產品力已經足夠讓人滿意了。有了VV7的成功開局,WEY成為首個“成功自主高端品牌”可能性不小。

LYNC&CO 01LYNC&CO 01

領克雖然還未上市,但這個品牌的中文名是在2017年上半年發布的,也算是這一階段的重要事件了。領克的玩法與WEY截然不同。有人將領克01這款SUV看作是未來沃爾沃XC40的預演和領克版。雖有失偏頗,但也并非毫無道理。吉利在收購沃爾沃多年以后,終于走出了“資源整合”最重要的一步。有了沃爾沃的背書以后,領克這個新品牌的建立也確實是可以事半功倍。而領克一旦成功,對于整個吉利王國的產品布局,意義將是非同小可的。這種并購之后在整合資源建立新品牌的模式,也將為中國車企的品牌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品牌建設中,2017年還有一個“反面教材”,那就是曾在2016年玩得風生水起的寶沃。寶沃在去年確實令人震驚,甚至被一度視為新的成功模式。然而寶沃這種靠復活海外死亡品牌,并全盤靠現有自主資源整合憑空推出的高端品牌,想要持續成功是非常難的。2017年上半年,寶沃終于“現了原形”——不僅新車BX5慘敗(月銷目前一直有千輛水平),連之前作為銷量支柱的BX7也每況愈下(月銷已滑落至2千水平)。

所謂“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也意味著,新的品牌建設,還是應該像WEY、領克這樣腳踏實地用產品說話才是王道。

高端技術的繼續下沉

新的技術,一般剛出來的時候都被作為“高端技術”應用在豪華品牌車型上。一旦這種技術成熟,普及也就開始了。2017年上半年,這種趨勢的延續非常明顯。

9AT下沉

像新君威這樣的車全系標配9AT,這在過去似乎是難以想象的,但在今年就兌現了。還有像雪佛蘭探界者、冠道、UR-V等等,這些非豪華品牌,也都開始配備9AT。事實上,通用目前已經開啟了它的9AT普及計劃。不出意外的話,像君越、昂科威也都會配備9AT。還有本田,它自己的10AT重要也要開始大排量量產了,它也絕不會只是“雅閣十”的專屬。

通用9AT變速器通用9AT變速器

LED智能大燈下沉

要是擱在過去,哪款“非豪華車”配備了全LED大燈,一定會作為推廣的重點,各路媒體也會競相解讀。到了2017年,這個配置恐怕只是提提而已。甚至連日產勁客這樣的“廉價小型SUV”,配備了全LED大燈也沒讓人感覺有太意外。全LED大燈的普及化之路,真的是要開始了——不僅會全面取代氙燈,而且還會比當年的氙燈擁有更高的普及率。

ADAS下沉

ADAS技術的下沉應該也沒有什么爭議或懸念。2017年的表現上的不同,只不過是配備這種技術的普通車型越來越多了,普及化進程正在于預期的向前推進。這方面,宣傳推廣做得比較多的如標致和雪鐵龍。不過其他品牌也沒閑著,只要不是級別太低的車型,這類配置幾乎已成為“必須”的,例如剛上市的新CR-V、新君威等等。

大車的小排量化

無論你是否接受,小排量渦增取代大排量自吸這個趨勢已徹底不可逆轉。2017年,只不過是在這方面會表現得更為突出一點。例如當我們覺得諸如CR-V這種緊湊SUV配備1.5T是否會小馬拉大車時,本田在2017年將1.5T配備在了冠道和UR-V這樣的中大型SUV上。而事實證明,1.5T對應這樣的車型是完全勝任的。像昂科威、探界者,都已經徹底將1.5T作為主打。SUV如此,轎車其實也是如此。至此,如果你再回想當年用異樣眼光看待2.0T的Q7,或者至今買邁騰、帕薩特仍必須“1.8T起”,是不是感覺有點不夠“與時俱進”呢?

本田UR-V 240TURBO本田UR-V 240TURBO

自主的技術突破

在此之前,自主品牌在車型方面或有突破,但總體感覺顏值的成分居多,當然工藝和匹配調校上的進步也很大,然而在一些具體的核心技術上,突破就有點乏善可陳。2017年,這方面的突破點還是有的。

榮威混動

比較突出的,應該算是榮威推出的那套插電混動系統,代表車型如榮威eRX5。插電混動這個技術本身并不新鮮,比亞迪已經玩了多年。榮威的這次突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理念——是不是一定要像比亞迪那樣標榜性能?榮威eRX沒有這么做,它的加速比唐差遠了。但是從駕乘感、尤其是在電池低電狀態的駕乘感來看,唐與榮威eRX是沒有可比性的。從主流需求來看,顯然是榮威的這個方式更對路。另一個是實現方式。從基礎結構來說,榮威eRX的這套東西沒有什么創新,無非是發動機+發電機+驅動電機。它的這套結構有點類似于本田,但又不同于本田(比如發電電機仍然較小)。它的主要亮點,在于管理程序,這其實也是混動技術真正比拼的核心。最終兌現的結果,如eRX表現的那樣,在各種狀態下的動態表現很均衡,不會像唐那樣“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低電狀態的油耗也可圈可點,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混動車。這種技術性的突破,至少在2017年以前自主品牌里是沒有的。

榮威eRX5榮威eRX5

奇瑞的高熱效發動機

奇瑞在2017年上半年發布的新發動機,將熱效率放在宣傳的首位,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單從“PPT”來看,奇瑞的這第三代ACTECO確實給力,不僅熱效率高達37.1%,而且性能數據一流(1.6T高功版能主流的2.0T)、油耗超低(對應SUV的綜合油耗6.3L)。如果這些PPT最終能夠兌現,這確實可以算是自主發動機研發領域的一次突破。只是,希望奇瑞別想早期的ACTECO那樣,只是“看上去很美”(開起來很渣)。

自主的自動擋解決方案

自動擋一直是困擾自主品牌發展的老大難問題。目前主流解決方案,要么是買愛信的4AT或6AT,要么捆綁三菱的發動機+變速器,再不濟就買邦奇CVT來配套。很顯然,這都不是長久之計。例如當年的長安CS75,初期產能就一直受制于愛信;2017年上半年,網紅車傳祺GS8也被愛信卡了脖子。

對此,自主品牌“一直在努力”,雖說效果仍不理想。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當年早已部署的“雙離合戰略”——越來越多的車型開始自行研發生產雙離合變速器,并且效果還不錯。例如算是初戰告捷的瑞風S7,配備的就是自己的雙離合。長城自不必說了,WEY牌的VV7用的也是雙離合。還有如奇瑞,也在2017年上半年發布了全新的雙離合……

必評小結:

說起趨勢性的東西,2017年上半年能說的相關內容還有不少。例如以韓系下滑為代表的部分合資品牌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問題。在大量自主品牌向上,以及一線合資品牌通過本土化產品策略下沉的雙重擠壓下,一些一味靠價格取勝的合資品牌,如果不能在產品開發上實現新的突破,未來的道路只會越走越窄。“被迫擠出中國市場”,也絕非杞人憂天。除此之外,還有車機系統的革新,2017年的新變化也不小。在海外,新一代A8顯露出的無人駕駛“三階段突破”,以及市場對于特斯拉Model 3狂熱預期所帶來的新能源新變革等等,都是很值得關注的。

總之,當下的車市,變革速度真的是比以往要更快。無論是誰、無論之前有多牛,只要在趨勢上踏錯節奏,都有可能出現“閃崩”。至此,必評菌對于2017年上半年的車市總結也告一段落。讓我們期待接下來的下半年,會有更多的驚喜出現吧!

文章標簽:
編輯:中奧車網
相關閱讀
精選圖文
熱點資訊
關于網站
申請友鏈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隱私條款
網絡營銷 分站合作
關于我們
幫助導航
服務中心 常見問題
積分兌換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手機應用
常用工具
汽車報價 車型對比
品牌查詢 商家地圖
購車工具 咨詢低價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