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吉利汽車共銷售新車91,208輛,同比增長87.56%,環比增長2.67%,排名自主乘用車企第2名,淡季增長勢頭依然不減。
7月的淡季,并沒有減緩吉利增長的勢頭。同比增長87.56%對于今年的吉利已經是現象級表現,而環比2.67%的增長則表明吉利目前的庫存同樣處于較為正常的狀態。同時吉利已經連續兩個月位列國內車企銷量TOP 5。
從數據來看,SUV的增長是今年吉利銷量取得同比近80%增長的重要拉動力,但同樣不能忽視的是吉利轎車產品線上的穩健。老將帝豪穩居轎車銷量榜前十,自主轎車第一;帝豪GL持續提供新車增量;旗艦轎車博瑞也即將在改款車型的帶動下繼續發力。
自主品牌中最為完整與合理的產品線,是吉利今年增長的基礎,也是三至五年前吉利產品前瞻規劃所收獲的果實。
吉利:轎車與SUV的“比翼齊飛”
吉利7月銷量:91,208輛,同比增長87.56%,環比增長2.67%。
【7月亮點】
1. 均衡的銷量增長:轎車同比增長45.3%,SUV同比增長159.8%。
2. 博越、帝豪GS均進入單月SUV銷量榜TOP 10。
3. 帝豪繼續穩居轎車銷量TOP 10。
【潛在風險】
遠景X1銷量增幅有限,未來遠景X3進入可能會引起市場進一步擁擠。
如果只看傳統燃油車型的話,吉利的轎車產品線目前正常在售的有5款,覆蓋了從小型車到中型車,各自級別定位較為清晰。五款產品中,中間三款今年都獲得了增長,而兩頭則遭遇了下滑。
7月是中型車博瑞改款前的最后一個月,3,000+的銷量維持了今年的平均水平。作為此前從未在中型車市場真正成功過的自主品牌而言,上市兩年的博瑞在今年出現銷量波動屬于非常正常的現象。看看汽車之家上與博瑞對比最多的四款車型:蒙迪歐、邁銳寶、邁騰、雅閣,已經能反映出了博瑞向上突圍取得的成果。
當然,面對銷量的下滑,吉利也用非常快的動作完成了對于博瑞產品短板的針對性改進。至于市場的認可度如何,會在今年四季度體現出來。
另一款下滑的是尺寸最小的金剛。金剛和遠景都是上一個時代的吉利延續下來的產品,通過在設計和配置上的改進,繼續依靠較高的性價比主打三線以下城市。然而這些區域的消費者隨著消費升級的浪潮對于產品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上競爭力更強的競品不斷推出,讓這些消費者逐漸“挑剔”起來。遠景尚且可以依靠尺寸空間上的優勢,而金剛的情況相對就不容樂觀了。
對于老舊產品線如何處理,是不斷追求品牌向上的吉利需要斟酌的事情。而從目前吉利的動作來看,其更傾向于將老產品“回爐再造”重新推向市場,遠景和金剛是如此,遠景X1和即將推出的遠景X3也是如此。
而帝豪和帝豪GL依舊穩定貢獻著銷量。前者穩居轎車銷量TOP 10,自主品牌第一;后者則以高端緊湊型車的定位,不僅提供月銷8,000+的輸出,也是自主品牌家用轎車向上突破的典范。
今年5月,吉利發布了技術品牌“iNTEC”,涵蓋了動力、安全、聯網、環保、智能駕駛技術的五大方面研發。其中在動力總成上將會有1.0T、1.4T、1.8T等多款渦輪增壓發動機。而從帝豪與帝豪GL的改款車型申報來看,將用全新的1.4T發動機替換現款的1.3T發動機,直噴技術的加入讓產品力有望得到進一步增強。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帝豪EV重新回到了千輛以上的級別。目前的純電動轎車,除了面向私人市場銷售外,另外一塊很大的市場就是專車、共享等租賃用車。在私人用戶對于純電動汽車的使用還有所顧慮時,通過租賃用車打開市場,實現純電動汽車的先試先用正成為眾多新能源廠商的選擇,集團采購的單子已成為純電動汽車銷量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用于長三角分時租賃的奇瑞eQ,比如用于曹操專車的帝豪EV。
SUV方面,博越和帝豪GS雙雙殺入單月SUV銷量榜TOP 10。從去年9月吉利寶雞工廠投產解決了博越的產能問題后,今年博越給出了月均20,000+輛的銷量表現,已超越帝豪成為今年吉利最暢銷的單一車型。而帝豪GS則用跨界的風格詮釋了在SUV市場的另一種思路,加上重新設計,主打高性價比的遠景SUV,三款SUV各司其職,相互之間形成了良好的戰略組合,共同享受SUV市場高增長所帶來的紅利。
而5月上市的遠景X1,在第三個月銷量仍在2,000+輛徘徊。是因為這個市場不夠大嗎?在遠景X1的熱門對比車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瑞風S2mini、哈弗H1等小型SUV,同時也看到了奔奔、奧拓等微型車,但無一例外的是這些車型銷量都在千輛級別甚至更低。
5萬元以下市場的車型究竟應該怎么做?是否真如車企規劃中那樣吸引90后年輕人?至少目前,這個市場正在不斷地萎縮。
而在遠景X1與遠景SUV之間留下的5-7萬元價格空檔,吉利也將于8月份用遠景X3來進行填補,由此吉利將形成4-16萬元SUV的無縫覆蓋。從遠景X3的5.59-7.39萬元預售價來看,其上市后毫無疑問將正面與現在大熱的寶駿510對抗,而后者在7月份銷售了超過3萬輛,僅次于哈弗H6排名SUV榜單次席。
兩個對于潛在消費者研究都非常透徹的品牌競爭同一市場,遠景X3可以從寶駿510那里吃掉多少份額,將是今年四季度重要的看點。
對于吉利,市場十分關注的還有它旗下的高端品牌領克,然而現在也許應該叫領克為“合資自主”品牌了。8月份吉利與沃爾沃正式簽署合資協議,這讓領克的長期發展道路得以鋪平。不論是在產品規劃還是在技術應用上,領克都將擁有其它自主品牌所沒有的高起點,同時又可以在吉利的大盤子之內運營,成本、渠道、市場反應上不會遜色于自主品牌。
今年年底的廣州車展上,領克的首款SUV車型將會上市,到2018年底會再加入一款SUV和轎車,覆蓋主流消費群體。如果這三款車型能夠在市場上取得好的反響,領克將很有可能對二線合資品牌形成沖擊,甚至開始進入一線合資品牌潛在消費者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