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世界羽联最新排名|手机篮球比分|nba绝杀次数排行榜|世青赛2023足球赛程表

帝豪GSe火爆上市搶而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搶跑“移動能源+”黑科技 德國企業為什么總比中國企業快

搶跑“移動能源+”黑科技 德國企業為什么總比中國企業快

分享到
評論 瀏覽: 來源:廠商供稿 2017-08-26 17:14:13

奧迪又搶跑了,這次是在“移動能源+”這個汽車界尚未熱炒的新事物上。奧迪選擇的合作對象是漢能,這是德國汽車公司和中國新能源企業在尋求解決新能源汽車續航痛點方面的一次握手拓進。

可以說,奧迪是一家非常有戰略眼光的汽車企業,選擇與高科技清潔能源企業漢能合作,除了用核心技術解決用戶體驗的痛點之外,更是與漢能一起站在了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革命的風口,是引領全球環保事業的又一里程碑。

并購合作,黑科技,奧迪漢能合作,奧迪太陽能電池車,德國新能源汽車

用“移動能源+”解決電動汽車的續航難題,不僅一定程度上讓電動汽車擺脫了對充電樁的過度依賴,也為新能源汽車在純清潔能源的拓進上開辟了一條新路。問題是,“移動能源+”技術明明在中國人手里,這樣的好事為什么讓奧迪搶先了呢?銷售了全球一半電動汽車的中國車企咋就沒動靜呢?

領先靠的是技術也要有眼光

十多年前,當風能和太陽能還被人們視為開發成本很高的能源時,德國就恪守承諾將發展清潔能源納入該國發展的政策當中,特別是在太陽能發展方面,政府做了很多努力。美國媒體就評價說:“德國人并不是在買電,而是在買電力發展的競爭力。”

并購合作,黑科技,奧迪漢能合作,奧迪太陽能電池車,德國新能源汽車

領先,要靠技術實力說話,也要具備高瞻遠矚的行業發展視角和眼光。

作為德國知名車企,奧迪選擇在電動汽車上利用太陽能作為“移動能源+”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德國上下對太陽能技術的重視讓車企更加明確在新能源研發上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另一方面,奧迪選擇的是漢能目前最先進的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技術,說明奧迪對清潔能源技術方向的判斷非常有市場的敏銳性和前瞻性。

漢能的砷化鎵雙結薄膜電池的實驗室轉化率已經達到31.6%,單結轉化率也達到了28.8%,持續保持世界紀錄。奧迪將這一技術應用到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上,最先在量產車上導入以太陽能為動力的“移動能源+”,第一步先研發一個太陽能車頂用來解決空調和汽車座椅用電,延長電動汽車的續航,第二步將著手汽車動力系統的“移動能源+”改進,逐步在主驅動力上使用更多的由太陽能轉化的能源,真正實現電動汽車的可持續性零排放。

并購合作,黑科技,奧迪漢能合作,奧迪太陽能電池車,德國新能源汽車

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橫跨五條技術路線、經過世界權威機構認證的五項世界記錄,超過1500項全球專利。可以說,在清潔能源的深度拓進研發上,借助漢能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奧迪又領先一步。

雖然中國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市場,但在技術開發理念及核心技術掌握上依然不足,整個行業的研發氛圍不足,急功好利,技術能力整體仍然較弱。

很多車企眼睛只盯著政府補貼,但隨著補貼的逐漸退坡,未來將實行新能源積分制度,對企業來說,做新能源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舉措而不是擺個花架子。目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已經逐步進入后補貼時代,企業要想在新能源汽車上真正有所建樹,必須下決心在研發上下功夫。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頂層設計上更是嚴重缺位,整體投入不少,但對關鍵技術投入不夠,企業投資的方向上把握不準,主機廠在核心技術的投入上急功近利,缺乏長遠規劃。

不能錯失新能源汽車超越機會

在過去的100年里,汽車曾經歷兩次大變革,第一次是美國人的流水線生產,造就了福特、通用,以及克萊斯勒;第二次是日韓企業的精細化制造,以豐田、本田、日產,現代起亞為代表。

現在,互聯網正引導汽車產業進行著第三次變革。隨之而來的能源革命將引導汽車向清潔能源時代邁進,在這一進程中,“移動能源+”所扮演的角色將至關重要。

事實上,很多國外車企已經做好大規模轉型的準備,逐步將研發投入轉向新能源汽車。未來,一旦那些巨型跨國公司突然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會異常殘酷。專家認為,留給國內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時間并不多,未來5年是關鍵階段。

并購合作,黑科技,奧迪漢能合作,奧迪太陽能電池車,德國新能源汽車

三十年前,當轎車年銷量不足萬輛的中國汽車市場怯生生地用摸著石頭過河的心態引入外資汽車公司時,沒人會想到,中國只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就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是,這個第一的代價是用“巨大的市場”這筆昂貴的學費支付的。合資的初衷是市場換技術,但市場并沒有換來技術,至今,核心技術仍在外資企業手中。

在合資時代,中國企業已經錯失發展自主技術的機會,在已經進入后合資時代的今天,無論是產業政策還是企業決策,都必須要考慮“自主技術能力”這個汽車工業發展的靈魂所在。當汽車發展進入到新能源時代時,中國企業不能再錯失超越的機會。

“移動能源+” 是下一個“互聯網+”

三年前,“互聯網+”還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但現在,互聯網已經無所不入地進入了各行各業,汽車業更是展開了一輪以互聯網為重要發展維度的大變革。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思維方式更趨向競合,就是競爭加合作, 這是非常重要的商業思維轉變。與此同時,產業鏈的邊界也開始變得模糊,有更多生態圈的其他企業開始參與互動,并共同創造價值。

并購合作,黑科技,奧迪漢能合作,奧迪太陽能電池車,德國新能源汽車

汽車產業已經成為融合的產業,智能化,新能源化是未來趨勢。目前,以“互聯網+”促進的汽車智能化發展已經如火如荼,萬物互聯的前提是必須有電,這就離不開能源,甚至是需要隨時隨地可以擺脫對電池依賴的能源,于是移動能源走上了前臺。如果“移動能源+”是黑科技,那這個黑科技將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催化劑。

漢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認為,移動能源和薄膜技術將改變世界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引發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人人既是消費者,也可以是生產者”會成為能源互聯網的特征,各類能源交易主體在市場中既自由競爭,又相互協作,最終實現能源效率最優和能源價值的最大化。

這個看似理想化的“移動能源+”思路其實已經有了落地的樣板,共享單車摩拜已經在其車筐中裝上薄膜太陽能芯片為其智能鎖供電,漢能也發布了發電紙、發電包、發電背包等多款便攜式薄膜太陽能民用產品,將太陽能薄膜發電應用到了帳篷、背包、手機,甚至是衣服上,使它們變成一個個獨立的發電站,為戶外遠足者提供便攜式的充電裝備。

移動能源的核心技術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中,這為與移動能源相結合的產業融合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中國優勢。中國汽車企業應該抓住這樣的機遇迎接移動能源的藍海市場。

在汽車產業變革的關鍵發展節點上,以清潔能源為方向的“移動能源+”將承載著重要的技術使命。如果中國的汽車企業不在產業戰略上進行更有前瞻性的布局和思考,與跨國汽車公司的差距將日趨擴大。

萬物互聯的移動能源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汽車企業,你們準備好了嗎?

文章標簽:
編輯:中奧車網
相關閱讀
精選圖文
熱點資訊
關于網站
申請友鏈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隱私條款
網絡營銷 分站合作
關于我們
幫助導航
服務中心 常見問題
積分兌換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手機應用
常用工具
汽車報價 車型對比
品牌查詢 商家地圖
購車工具 咨詢低價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