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戰略性新型產業,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的發展一片火爆,一邊享受著政策紅利,一邊迎合了中產階層對綠色環保出行的需求,讓很多消費者蠢蠢欲動。
據公安部發布的最新消息:全國新能源汽車目前已經超過100萬輛,將于明年上半年在全國范圍內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底色為綠色漸變色,號碼比傳統車牌多一位。為新能源汽車打上特有標識,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這是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通行便利、出行服務、稅費優惠等方面發布的又一利好政策。
同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也各自出臺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北京市累計建成9.23萬臺充電樁,上海市將建立6000個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網點,深圳市對已完工的充電基礎設施給予大力度補貼。
市場火爆,也催生了各種汽車品牌的涌入,隨之出現質量和服務良莠不齊的情況。據《2016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消費者調研報告》披露,消費者在使用中最常遇到的故障來自于電池,最擔心的問題集中在續航能力、安全性和駕乘體驗幾個方面。
續航里程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各大汽車品牌重點宣傳的賣點。有數據披露,續航在200公里以下的純電動車最多,而300公里以上的車型最少。考慮到天氣、路況、駕駛習慣等因素,即便是這個數字也要大打折扣。
消費者的另一個顧慮是安全。對于缺乏設計經驗、才剛剛起步的新能源汽車來說,它的安全問題仍然缺乏更多的實際案例進行驗證。有消費者反映,有些新能源汽車遭遇故障時, BMS系統會完全切斷電源,進而導致剎車、加速、轉向以及關鍵電器無法響應。
至于駕乘體驗,更是一個關乎細節、考驗設計技巧的綜合指標。如何降低電池的損耗、縮短車輛起步時間,減震裝置如何應對復雜路況,如何提高車內空間的使用效率……
這些問題是新能源汽車需要“惡補”的短板,更需要消費者在購車時格外注意的。新能源汽車正在改變城市、改變生活,而選錯車,也可能毀掉幸福的生活。
為了提高車主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對購車選擇的重視,騰勢汽車即將發布系列微電影,講述新能源汽車常見的幾大“陷阱”,以及車主選錯車之后的尷尬遭遇。影片將于8月30日在全網播出,廣大車主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