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作為西南地區最具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的歷史古城之一,憑借著“蒼山月隱浮云繞,洱海風清碧浪漣”的旖旎風光吸引著眾多游客為之向往,尤其在國內眾多地區深陷環境污染困擾之際,大理甚至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圣地”。 兩年前,習大大考察云南大理時曾叮囑道:“從小就知道蒼山洱海,很向往。云南有很好的生態環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們手里受到破壞。”隨著當地經濟發展、游客量逐步增加,保護“綠色大理”成為必行之舉。 “近幾年,當地政府陸續采取了各種環境保護的相關舉措,而公交方面則是從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做起。”大理市公共汽車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大理公交”)董事長李國棟說。  云南首個新能源公交三方融資租賃模式 2016年10月,大理公交采購的14輛宇通8米純電動公交車投運,用于城市公交線路13路,同年12年,大理公交采購的34輛宇通8.5米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上線,投放在7路、17路、22路上運營。 短短半年多的時間,這48輛新能源公交車就成為了當地的“明星公交”,收獲了乘客、司機、公交公司、社會、政府的“五個滿意”,也實現了節能減排、提升公交服務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資金所限,大理公交執行采購計劃時趕了個“時髦”,聯合中興新能源、宇通客車共同采用了當前熱門的三方融資租賃模式,這也是本地區的首例。 “這一模式采取三方協議的模式,由中興新能源提供資金,宇通客車提供技術保障,大理公交負責運營,也就是在運營中三方是相輔相成的,這與有些融資租賃模式略有不同。”李國棟坦言,這種模式有助于三方形成合力,能更好地完成新能源公交的推廣和運營。 宇通客車讓運營企業吃上“定心丸” 作為大理市的第一批新能源公交車,大理公交在選購之初經過了反復比對斟酌,并邀請專家參與統一招標的評選,最終選定了宇通客車。 據李國棟透露,之所以“花落“宇通客車,主要因為宇通是國內領先的新能源客車品牌,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都十分成熟,而且用戶口碑很好。 “盡管宇通品質很優秀,但考慮到高原氣候、充補電時間等問題我們心里還是有些擔心,直到運營后看到宇通客車的表現我們就有了‘定心丸’。”李國棟說。 2017年年初,宇通結合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對電池能量密度的新要求,實現睿控技術的電池升級,不但提高了能量密度,還提升了高原適應性。這也為宇通新能源車服務高原地區提供了技術保障。 跑13路公交的趙師傅告訴筆者:“這條線路我每天跑9個往返,一個往返約20公里,每天只用中間補一次電,大約15到20分鐘就能滿足一天的運營。宇通純電動車開起來動力足、操控性好,而且降低了勞動強度,對駕駛員來說是個‘福利’。” 此外,宇通新能源公交車的“經濟性”也讓大理公交十分滿意。李國棟表示:“單算燃料成本,傳統車每月要5000元,純電動公交車才1000元。如果計算8年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話,純電動公交車也比燃油車省30%。” 大規模推廣還有“三座大山” “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是我國的大勢,大理作為云南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也將繼續推進這一工作。”李國棟表示,下一步,大理公交將根據線路特點來配備不同的車型,盡量最大程度發揮新能源車的優勢。 不過,李國棟也談到了當地新能源公交車大規模推廣尚存的三個難點:新能源車輛技術、基礎設施和資金補貼。 “相比幾年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已漸趨成熟,但想要實現進一步發展,技術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電池技術涉及車輛的續駛里程。” 另一方面,近兩年,全國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但部分地區還存在空白點,以大理公交為例,由于場地和資金所限,目前只在三分公司安裝了8根充電樁,另有幾處充電樁處于規劃建設階段,而新能源公交的推進速度也直接受制于充電樁的布局情況。 李國棟坦言:“我們希望未來能實現充電站和停車場站無縫對接,這也將提升車輛的運營效率,不過這還需管理部門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