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的伊萊恩·赫茲伯格走了,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隕落。這是全球第一起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造成的命案。
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警方初步判斷自動駕駛汽車沒有過錯,認為是赫茲伯格沒有行走在人行道上,從黑暗之處突然橫穿馬路,自動駕駛汽車沒有及時制動,從而造成了悲劇。如果她遵守了交規,悲劇或許就能避免。
資料顯示,2016年,美國有37461人死于車禍,基本上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悲劇,不遵守交規占相當大的比例。有研究指出,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后,美國每年將減少40%的死亡人數。
自動駕駛技術將帶給人們更便捷的生活,既可以消除駕駛疲勞,其反應速度也遠超人類,遇到緊急情況能迅速制動,比人類操作更安全,這也是自動駕駛技術被全球所重視并發展的原因所在。但需要認識到,自動駕駛汽車還是未來的產品,當前仍處于測試階段,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有專家告訴筆者,曾有自動駕駛汽車在測試時把前方的上坡路段判斷為一堵墻。從人眼來看,很容易判斷出墻與上坡的區別,但是自動駕駛汽車只能根據其“知識庫”加以區分。激光雷達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但目前還存在盲區。隨著自動駕駛路測范圍的擴大,行人更需遵守交通規則,學會自我保護。
事故發生后,有人認為,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還不成熟,應該只在封閉道路上測試。但筆者認為,自動駕駛汽車在封閉道路上已測試多年,封閉道路與實際道路有很大差別,如果只在封閉道路測試,就像嬰兒出生后永遠呆在房間內,不去見識外面的世界,就不會成為一個成熟的人。自動駕駛技術有必要通過實際道路測試加深學習,完善“知識庫”。
當前,自動駕駛汽車在道路上的測試都比較中規中矩,不會主動違反交通法規。但在現實中,人們受主觀意識控制,難免會有違反交規的行為,在自動駕駛技術還不完善的情況下,民眾更需提升遵守交規的意識。
筆者以為,目前階段相關部門、汽車企業以及研發機構應該做好大眾的教育工作,消除人們對自動駕駛的認識誤區,既不要對自動駕駛一味排斥,也不要以為自動駕駛絕對安全,同時也要讓人們區分出自動駕駛汽車與普通汽車,提升主動安全意識,這樣既有利于規避事故也有利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此次Uber事故的教訓是慘痛的,在自動駕駛技術不夠成熟、路測逐步放開的情況下,人們更需意識到遵守交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