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CS75終于在2月份登頂國內SUV銷量冠軍之位,這本來是件好事,畢竟不管是長城哈弗H6還是長安CS75都是自主車型,穩站冠軍之位、壓住合資品牌就是好樣的。但是,基于長安汽車一貫的“虛標”表現,讓小編不得不對這一次的銷量成績抱以懷疑態度。
按照以往的發布規律,通常來說都是長城汽車發布在后,且基本離不開6、7、8這三天,如圖所示,每一次發布都很準時。然而,長安汽車卻相當“跳脫”,每次日期都不固定,且都是在長城汽車之前。然而,唯有2月銷量發布一反常態,多等了一天,而銷量一下就得了第一,這……
我們都知道,各個車型銷量統計的是批發量,簡單來說就是車企的“發貨”量。而有發貨自然也有一個發貨過程,這么多車輛從國內外工廠運往全國各地上千家4S店,所需時間沒有一個月也要半個月,且網絡終端銷量也是需要時間核對用戶、選擇4S店提車、等待車輛到店等繁瑣環節,因此會有很多批發量耽誤在“路上”,與上牌量產生差異。
基于此,有不少人更愿意相信上牌量,即車輛實際上牌(保險)的數量,既不能作假也不可能臨時增加,是批發量的實際反饋,更能客觀反映市場終端實際銷量。如圖所示,2月上牌量實際還是哈弗H6拿下了第一,這樣結果就非常有趣了。
小編是不是可以這么認為:長城這一次其實是“疏忽大意”了,在統計銷量時按照以往方式“規規矩矩”地計算了批發量,并沒有任何“添油加醋”。而長安之所以晚發一天就是為了從某些渠道里“摳出”一點多余的批發量,最終匯總成了這一次2月銷量,且晚一天還會讓長城措手不及,充滿了“心機”做派,相當不磊落。至于為什么小編敢有如此大膽的猜測,看看下面這張圖就明白了,長安汽車可不是第一次在銷量上“虛標”。
總而言之,2月銷量著實撲朔迷離,尤其是長安汽車在“虛標”這條路上,不僅動力虛標、銷量虛標,甚至試駕車和實售車也“虛”,它統計的批發量真的可以相信么?小編認為,真的需要細細思量,尤其是在《2020年汽車投訴網總報告》中,長安汽車擊敗眾多合資車型,在投訴量上也拿了一個“第一名”,“虛標”導致的投訴率持續走高,3月能否持續2月的銷量成績,小編認為有點“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