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若干汽車品牌的官降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主流自主品牌的長安,旗下多款熱門車型進行了幅度不小的官降。另外,有著神車之稱的哈弗H6,也針對老款手動擋車型官降1萬6千元。
不僅如此,最近上市的一些新車其定價也持續走低。以最近上市或即將上市的兩款自主品牌中型SUV為例,其中眾泰T700頂配才15萬余元,而江淮瑞風S7其預售價也放在了10萬元起步。這樣的定價水平完全是中型SUV賣緊湊型SUV的價。
自主品牌太多,競爭加劇成必然
中國汽車市場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自主汽車品牌相當的多。除了主流的長安、哈弗、吉利以外,奇瑞、比亞迪、江淮、眾泰、東風、一汽等二三線自主品牌也不少。
而且近年來出現了不少全新品牌,諸如漢騰、比速、斯威等等。同時,還有一些所謂的合資自主品牌,比如寶駿、啟辰。
自主品牌非常多,但市場容量有限,還受到合資品牌的壓制,集中于15萬元以下甚至是10萬元以下的市場。在今年車市行情總體走低的情況下,價格戰的廝殺在所難免。
當然,長安和長城率先挑起價格戰,在銳車評看來,其自身的利潤會受到不小的影響,同時,對于一些牌子比較弱的自主品牌傷害會非常大。不少自主品牌今年的日子會相當難熬。除了長安和長城,相信接下來還有品牌玩官降。
合資車型降價幅度大,新車價格走低
或許有讀者會認為,降價只集中于自主品牌,其實,合資品牌降價完全不遜色于自主品牌。
以熱門合資緊湊型轎車為例,別克英朗、福特福睿斯的優惠幅度都逼近3萬元,而日產軒逸、大眾速騰、朗逸,本田凌派等優惠幅度也在2萬元左右。
最近上市的合資新車,也有不少定價低得出乎意料,比如雪佛蘭探界者作為一款中型SUV,起步價才17萬余元,而且并沒有在配置上做文章推出丐中丐車型。
由此可見,今年的汽車價格確實不夠堅挺,甚至新車價格也在持續走低。在銳車評看來,這個市場現象已經成為定局。
合資與自主在10萬元市場正面競爭
隨著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近年來持續上升,不少品牌已經不滿足于10萬元以下市場,在繼續做精10萬元以下市場的同時,也在沖擊15萬元以上的市場。
從產品來看,長安、哈弗、吉利、傳祺都推出了不少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對10-15萬元左右的合資品牌產生了壓力。尤其是自主品牌緊湊型SUV對合資緊湊型轎車產生了正面競爭。
同時,合資品牌陣營中競爭也在加劇,德系、日系和美系已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韓系和法系頹勢明顯。而在競爭當中,價格將是一個重要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