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當地時間7月24日,東南亞地區移動出行客戶端Grab宣布,在當前一輪融資中,獲得滴滴出行和軟件銀行20億美元(約13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根據東南亞創投媒體Techin Asia的報道,除了滴滴出行和軟銀之外,阿里巴巴也曾被認為將加入此次投資。
據報道,Grab還有望從其它現有或新增投資者手中再融5億美元(約33.7億元人民幣),此輪合計可融資25億美元(約168.8億元人民幣)。該公司稱此次融資是東南亞史上規模最大的單輪融資,Techin Asia數據的已證實該說法的準確性。
根據Tech inAsia的數據,最新一輪25億美元的融資之后,Grab披露的融資資金共達39億美元。此前,該公司已從滴滴出行和軟銀獲得7.5億美元的資金。根據TechCrunch的報道,新一輪的融資之后,Grab的投資后估值達60億美元,成為東南亞地區市值最高的初創公司。
當被問及自身的估值時,Grab表示不會公開就該事做出評論,尤其是在新一輪融資尚未結束時。此外,Grab也并未透露此次交易何時達成。據報道,Grab計劃將此次的融資用于加強在東南亞領域的市場控制,并將投資其自己的移動付款方案GrabPay。
Grab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nthonyTan表示,“兩家有遠見的公司和我們一樣看好東南亞移動出行以及支付市場,我們感到大受鼓舞。目前,Grab擁有理想的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p>
競爭激烈的東南亞移動出行市場
盡管Uber并未公布其用戶數,但是根據分析公司AppAnnie的數據顯示,在東南亞地區,Grab要比Uber更受歡迎。
作為Uber在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競爭對手,Grab在該地區7個國家的65個城市提供私家車、出租車、摩托車和拼車服務。根據Grab公布的數據,該移動客戶端日訂單量約為300萬,旗下司機已達110萬,下載次數已超5000萬次,在第三方出租車打車市場中占有95%的份額,在私人網約車市場占有71%的市場份額。
正如滴滴一樣,Grab認為,與Uber相比,其最大的資本就是本土優勢。去年,Uber從中國撤出,并將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就在一周之前,Uber在與俄羅斯當地網約車服務提供商Yandex達成合作協議之后,退出俄羅斯市場。但是,Uber仍然有資本給予回擊。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Uber截至目前的融資金額已高達88.1億美元。
在印度尼西亞市場,競爭要更顯激烈,因為當地移動出行服務商Go-Jek也加入了混戰。據悉,Go-Jek今年年初獲得了騰訊12億美元的投資。該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于摩托車出租車服務,目前也向食品和包裝發貨、清潔服務等領域拓展。Go-Jek也擁有自己的移動支付平臺Go-Pay,因此Grab進入電子支付領域也加劇了與Go-Jek的競爭。
此前,Grab宣稱將投資7億美元在印度尼西亞建立“四年計劃”,包括投資金融科技初創企業,而完美融合進該計劃的是Kudo公司。Kudo是一家印度尼西亞支付初創公司,今年四月被Grab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