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世界羽联最新排名|手机篮球比分|nba绝杀次数排行榜|世青赛2023足球赛程表

帝豪GSe火爆上市搶而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全球高精地圖四小天王:竟沒一家中國公司!

全球高精地圖四小天王:竟沒一家中國公司!

分享到
評論 瀏覽: 來源:廠商供稿 2017-08-22 15:36:33

前瞻技術,高精地圖,高精地圖初創公司,自動駕駛

這兩年,自動駕駛火了,順帶帶火了車用的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三種傳感器。他們充當著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只只眼睛,幫助感知外部環境。不過,正如人雖然有各種感官,仍然需要借助地圖尋路一樣,自動駕駛汽車也需要一張地圖來導航。不過,自動駕駛車需要的,是高精地圖。

高精地圖的信息比傳統地圖更加完備,對于不那么聰明的自動駕駛車來說,高精地圖提供的信息越多,行車過程就越安全。業界認為,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高精地圖不可或缺。這種行業共識使得高精地圖已然被納入自動駕駛的風口之中。高精地圖究竟為何物?這波風口之下又誕生了哪些高精地圖的新玩家?

車東西特別整理了一批高精地圖初創公司,從他們的角度一窺高精地圖之興。但頗為遺憾的是,由于政策與行業發展的成本,這個賽道沒有國內創業公司。

一、高精地圖釋疑:不僅僅是定位更準

高精地圖顧名思義,就是精度(或者分辨率)更高的地圖。但這樣也很容易望文生義,不少高精地圖商的宣傳——“厘米級精度”也容易讓理解為:就是定位精度從米級提升到厘米級了唄。結論部分正確,但過程遠遠沒有這么簡單。

高精地圖之“精”,其定位之準的來源,在于其信息之全:高精地圖的信息顆粒度直接提升到車道級別,有車道線的具體位置,車道的曲率、坡度、高程、方向以及限高限重限速等信息。并且,除了道路之上的信息,車道兩旁的靜態物體也是高精地圖的重點關注對象——跟人類主要通過標志物來確定自身位置一樣,自動駕駛車也需要這些參考物來確定自身方位。

這些信息主要由文章開頭的三種傳感器以及IMU(慣性測量單元)采集,再融合衛星定位信息,最終達成厘米級的地圖精度。

除此之外,高精地圖的實時性是另一個尤為重要但容易被忽視的屬性。對地圖的實時更新可以保證道路信息的準確——相信每個使用地圖APP導航的人都遭遇過地圖信息不準的情況,這正是由于傳統地圖更新的頻率太低(從周到月計)。

對于要依賴高精地圖實現自動駕駛的車輛來說,這種實時性更加重要。在高等級的自動駕駛設計中(L4-L5),高精地圖是能夠作為自動駕駛車的另一只“眼”,在其他傳感器都失效的時候短暫引導車輛駕駛的。如果高精地圖更新的實時性太差,與真實世界的道路情況出現了極大偏差,那么結果將是災難性的。

二、高精地圖初創:四大玩家各顯神通

1、DeepMap——豪華地圖“老炮兒”團隊

前瞻技術,高精地圖,高精地圖初創公司,自動駕駛

(DeepMap核心團隊與新測繪車,從左到右依次為: COO 羅維, CEO 吳夏青,CTO 馬克·惠勒)

DeepMap成立于2016年4月,日前剛剛接受過車東西采訪。其創始團隊是谷歌地圖項目的資深工程師和產品經理:CEO吳夏青是谷歌地球的核心工程師,也是谷歌地圖企業版的技術負責人,后來赴蘋果地圖扛起了三維建筑這一產品線,創業前還為百度開發過高精地圖;CTO馬可·惠勒在20年前開創了用激光雷達進行地圖測繪的技術路線,也和吳夏青一起領導了谷歌地圖企業版的開發;COO羅維則在谷歌地圖部門任職九年,大部分時間都作為一名產品經理進行工作,在地圖產品化上頗有經驗。

DeepMap最大的特點是聚集了一批從業經驗在十年以上的地圖行業人才,干老本行。另外“Deep”也意在說明,他們在測繪過程中運用了深度學習的技術,主要體現在車道線識別、道路特征提取、交通標志識別等。他們進行地圖測繪的技術路線是多傳感器融合,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都有。為了降低成本,DeepMap除了用自有的地圖測繪車進行高精地圖采集,主要采用與整車廠、供應商合作的眾包模式,在后者的幫助下獲取高精地圖數據。

目前,DeepMap已經獲得總計3200萬美元融資,他們的全新測繪車,也剛剛到崗。

2、CivilMaps——數據壓縮有神功

前瞻技術,高精地圖,高精地圖初創公司,自動駕駛

(CivilMaps核心團隊)

CivilMaps成立于2014年,其CEO Sravan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的碩士畢業生,此前在一家收視數據分析公司Samba TV工作。CivilMaps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去年7月拿到了福特與包括雅虎創始人楊致遠旗下投資公司在內的多家機構共同投出的660萬美元融資。

CivilMaps為何能夠贏得整車廠的青睞?因為他們能幫高精地圖采集“減負”。

激光雷達雖然因其點云數據精度高,在高精地圖測繪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因為應用較晚,并不像攝像頭采集的視覺數據那樣有成熟的深度學習處理算法,如何把有用的物體(車道線、路燈、人行道)從規模龐大的點云數據中“摳”出來,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在人工智能方面沒有太多積累的整車廠而言。

CivilMaps開發的軟件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從繁雜的激光雷達點云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同時剔除大量的冗余信息。傳統的1T大小的激光雷達點云圖,經過CivilMaps的軟件提取過后,只保留重要物體標識和行車指示,大小僅僅為8MB,數據量一下就簡化至原來的128分之1。這使得高精地圖的數據量可以大大減小,傳輸與儲存成本都顯著降低。

無獨有偶,CivilMaps也熱衷于眾包模式,他們計劃與整車廠合作,在其車輛上安裝自家的傳感器套件,進行高精地圖的測繪。CivilMaps對數據的壓縮技術一大好處在于,需要上傳的數據量較小的情況下,保持高精地圖實時更新的難度會小很多。

3、lvl 5——群眾路線有奇效

前瞻技術,高精地圖,高精地圖初創公司,自動駕駛

(正中人物為CEO Andrew)

在自動駕駛行業中,特斯拉是視覺路線的擁躉(當然也加入了毫米波雷達作為輔助),同時也是“群眾路線”的有力支持者——通過已售出的特斯拉車型上搭載的Autopilot收集行車數據和場景,幫助研發自動駕駛。而從特斯拉走出來的工程師Andrew Kouri 和 Erik Reed,在創建他們的高精地圖公司lvl 5時,也深受這條道路影響。

lvl 5的CEO Andrew Kouri相當年輕,2014年才從弗吉尼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在特斯拉任職時,Andrew Kouri是AutoPilot自動駕駛系統開發工程師的一員,他工作的大頭就是,通過特斯拉車主們上傳的大量數據,來增強AutoPilot的能力。

在特斯拉“偷學”兩年后,Andrew Kouri領悟到了“向用戶要數據”的精髓,轉身在2016年底創辦了自己的高精地圖公司lvl 5。

而負責產品架構的Erik Reed,則來自機器學習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學(碩士)。這位工程師對創業是如此熱愛,以至于放棄了卡耐基梅隴的PhD學位。在特斯拉與蔚來北美分別徘徊了不到一年過后,加入了lvl 5。

lvl 5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通過眾包模式采集純視覺的高精地圖,不要昂貴的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測繪只需一個手機攝像頭。而他們的早期眾包合作伙伴也不是高大上的車企,而是Uber和Lyft的諸位司機。深得特斯拉真傳的lvl5開發了一款叫作Payver的APP,司機們在開車時把手機固定好,攝像頭對準道路,打開該APP,它就會自動錄制視頻,并記錄下加減速和GPS信息。司機每跑一英里,就會得到0.01-0.05美元的獎勵。中途收集到的數據,則會被上傳,由lvl5處理為高精地圖。

盡管數據采集的傳感器和采集方式都顯得不那么專業,然而這一招卻有奇效。短短數月,在APP下載量僅有2500次的情況下,lvl5就完成了對全美高速公路90%的高精地圖覆蓋。

獨辟蹊徑的道路和不錯的成果也讓這家公司在今年7月收獲了200萬美元融資。

4、Carmera——兼顧自動駕駛與智慧城市

前瞻技術,高精地圖,高精地圖初創公司,自動駕駛 (Carmera團隊)

Carmera的名字有個雙關意——Car+Camera。名字上已經透露,這是一家要在車輛上安攝像頭的公司。

其創始人兼CEO Gupta并不是地圖行業或者自動駕駛的行內人,他此前在一家第三方社會實時評論平臺Disqus(國內類似的產品為多說,但已關閉)任副總裁。不過這位在普林斯頓修機器學習的印度人是個通才,在6年的時間里,他負責的工作涵蓋了法務財務到數據管理、市場開發等各個方面。

2015年,Gupta和桌面3D打印設備商Makerbot的CTO Justin Day一道,成立了Carmera,主營高精地圖。雖然此前的工作經歷看似和高精地圖沒什么關系,但是Gupta此前修過機器學習,在地圖數據處理上機器學習相關技術被廣泛使用;而Justin Day所涉的3D打印在3維建模上和高精地圖的3維重建有頗多技術相通點。

在高精地圖數據采集的技術方案上,Carmera雖然在名字上強調的是camera攝像頭,但采用的是激光雷達+攝像頭的多傳感器方案。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地圖的精度會比單純使用攝像頭更高,更有保障。

而在地圖數據的采集形式上,Carmera也引入了眾包模式,發動第三方來幫助繪制高精地圖。不過與lvl 5不同,他們的合作對象不是打車平臺的司機,而是各物流公司的物流車。Carmera通過在各物流車上安裝其傳感器套件,采集高精地圖;同時基于實時數據的挖掘,為物流車隊提供安全以及能效方面的建議作為“回報”。不過Carmera的高精地圖覆蓋不甚理想,到今年6月時僅有其公司所在地紐約完成了高精地圖的采集。這家公司也正在謀求擴大自有測繪車隊的規模。

不過在商業模式上,CEO Gupta曾經負責商業拓展的經歷讓Carmera“更敢想”——上述其他公司目前都把自動駕駛作為核心乃至是唯一的業務予以突破,但Carmera認為其采集的數據不僅可為自動駕駛所用,還可以輔助工程測量,以及實時分析區域內的人、車流量,為城市規劃提供依據,換個更時髦的詞語,就是智慧城市。

不過從官網上看,這家公司目前只有13個人,要撐起如此多的業務,顯然還需擴大規模。

三、瞄向自動駕駛 數據靠眾包

從四家高精地圖初創公司的情況,車東西總結出他們的兩大共同點:

1、“無眾包 不創業”

一直以來,地圖行業都是一個趨近于基礎設施的行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數據進行收集。而在發展高精地圖的時代,雖然地圖數據采集的自動化程度已經大大提高了,但是仍然需要大量的測繪車上路。

盡管眾包在地圖行業早已被作為未來的重要方向,國內如高德這樣的地圖巨頭也稱要發展眾包的地圖信息采集模式,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數據共享。大型地圖公司出于體量慣性以及建立數據壁壘等方面的考慮,仍會保留規模龐大的地圖測繪隊伍,自采為主,眾包為輔。高精地圖初創因為測繪隊伍難以和大公司相提并論,往往對發動第三方的眾包模式極為推崇。

前瞻技術,高精地圖,高精地圖初創公司,自動駕駛

(Mobileye通過REM眾包采集的純視覺高精地圖)

眾包模式是一把典型的雙刃劍:一方面“發動群眾”可以成倍地提高數據收集速度——特斯拉AutoPilot收集的總計超過2億英里的行駛數據再好不過地展現了這一模式的威力。但另外一方面,對于初創公司來說,他們如果選擇B端進行眾包的合作(如DeepMap、Carmera),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數據共享,對賣高精地圖數據盈利這一商業模式,將有破壞性的影響;如果選擇與廣大民眾合作(如lvl 5),那么如何保證由“非專業人士”收集的地圖數據的標準性與結構性,又將成為另一個難題。

2、商業模式以“服務”自動駕駛為主

和傳統的地圖上生長出了花樣百出的LBS不同,新生的高精地圖目前在商業上的應用路徑仍然集中在自動駕駛上。按照DeepMap創始人吳夏青的說法,高精地圖會成為自動駕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模塊。畢竟,如今的高精地圖是由自動駕駛提出需求而定義的。

在自動駕駛已經成為明日之星的情況下,押注高精地圖意味著廣闊的前景——同樣作為自動駕駛一個“模塊”的Mobileye就值153億美元,高精地圖初創中也有較大可能誕生出一個獨角獸。

但在自動駕駛的實現時間點尚不明確的情況下,依賴為自動駕駛提供高精地圖解決方案實現收入自然也蒙上了一層不明朗的味道。

在這一點上,文中提到的Carmera雖然有些“好高騖遠”,但其對高精地圖數據應用方式的多樣性開發,也為這個新興行業的商業化探索展現了其他可能。

不止一位高精地圖行業的從業者在與車東西交流時認為,高精地圖并非是對傳統在線地圖在形態和精度上的簡單升級,它更像是一個新事物。在信息顆粒度和實時性上實現飛躍過后,高精地圖會如同當年在線地圖對LBS的孵化一樣,催生出各種新的商業。

四、高精地圖初創的三大挑戰

新生的高精地圖初創們,在實現其技術與商業構想的路途中,也面臨著以下幾點無可避免的挑戰。

1、巨頭的威脅

盡管高精地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新賽道,但傳統地圖巨頭們仍然是一座座大山,并且他們對高精地圖的布局并沒有晚于高精地圖初創公司——即便是動作較慢的國內地圖巨頭百度、高德、四維圖新,也至遲在2015年開始了高精地圖的布局,就更不用說步伐更早的Tomtom和Here了。

前瞻技術,高精地圖,高精地圖初創公司,自動駕駛

(高德地圖測繪車)

他們在資金投入以及高精地圖彩繪隊伍的規模上,都是初創公司難以抗衡的。即便深度學習等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地圖采集的自動化程度,但仍然需要眾多人力去核驗采集數據的準確性。光是這一校準工作,就為初創們出了一個難題。

而TomTom此前宣布對北美主要路網高精地圖的全覆蓋,也展示出了地圖巨頭們的實力。

2、地圖的更新

由于高精地圖的名字,許多人對其的關注都在“高精”上,而忽略了高精地圖的另一重要特征——實時性。高精地圖不僅要求對地圖信息覆蓋精確而全面,還要求對信息做到快速更新。比如道路上發生了車禍,那么隨后的高精地圖即刻就應標注出來。

這必然要求車聯網具有實時傳輸的能力。在這一方面,高精地圖初創將面臨的問題和傳統巨頭一致。但更關鍵的云端對數據進行處理的能力,在現有情況下需要規模龐大的計算力,地圖巨頭們有能力承受,而這是初創們的短板。目前,各個高精地圖初創公司也并未太多談及對云端架構的設計。

3、政策的影響

美國之所以能成為高精地圖創業的圣地,少有限制的地圖測繪政策是一大關鍵因素。

本文沒有出現中國高精地圖初創公司的原因,則是國內政策卡得比較嚴。在國內進行地圖測繪需要取得測繪資質,要開展地圖導航服務需要取得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這兩點要求,已經足以將絕大多數國內的高精地圖創業者拒之門外。此外,現有的地圖測繪、制作資質在蓬勃發展的高精地圖面前也開始落后,對高精地圖采集的信息并未做到完全覆蓋。

在此情況下,想制作高精地圖的傳統車廠也只能按兵不動,遑論創業者了。因此,在自動駕駛產業鏈大多環節都有初創公司涌現的情況下,國內的高精地圖領域成為了初創的禁地。而在國內,高精地圖也主要由百度、高德、四維圖新三大公司牽頭發展。

政策對高精地圖的國際化也有負面影響,國外公司無法在中國開展高精地圖業務。不過地圖巨頭們通常會采取強強合作的方式——Here與四維圖新在中國成立了合資子公司,得以在中國提供服務。而高精地圖的初創們,贏得此類合作的機會顯然小得多。

結語:前景光明 道路坎坷的創業賽道

由于自動駕駛的強烈需求,深度學習這一有力工具的出現,以及對眾包模式的靈活應用,高精地圖成為了一條自動駕駛范疇內頗有前景的創業領域。初創公司們也和轉型制作高精地圖的傳統圖商們同場競技,推動著高精地圖行業的技術進步,并對行業的商業模式邊界進行著探索。

但和車東西此前報道的激光雷達行業沒有“先來者”不同,地圖領域的巨頭們覬覦已久,也布局已久,他們所受的掣肘,比初創們來得更少。初創們占據優勢的地方是,人事架構更加靈活、方向更加專注,成本壓力更低。或許,他們也更具有當下流行的“情懷”。

但創業者們并不具有天生的道德優勢,所有的創業行為都需經歷市場的檢驗。高精地圖的創業者們將面臨的,是嚴苛的競爭。

文章標簽:
編輯:中奧車網
相關閱讀
精選圖文
熱點資訊
關于網站
申請友鏈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隱私條款
網絡營銷 分站合作
關于我們
幫助導航
服務中心 常見問題
積分兌換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手機應用
常用工具
汽車報價 車型對比
品牌查詢 商家地圖
購車工具 咨詢低價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