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北京現代推出了現代汽車在華的首款新能源車型伊蘭特EV,售價區間19.98-20.28萬元,減去國家(4.4萬)、地方(2.2萬)、企業(2.3萬)三級補貼后,終端售價為11.08-11.38萬元。
北京現代目前在燃油車市場銷量嚴重滑坡,今年1-7月累計銷售新車41.5萬輛,同比下降29.1%,在此形勢下,試水新能源汽車市場,尋找新的增點按理說是件合情理的事。
1、伊蘭特EV的目的并不在于搶占市場
伊蘭特EV基于老款伊蘭特改裝,11.08-11.38萬元的售價區間在市場上將直面北汽新能源EU260、比亞迪秦EV300、比亞迪e5的競爭,這相當于滄桑爺爺和吳亦凡之間的比拼。
從外觀及內飾來看,以比亞迪秦EV300做對比,伊蘭特EV與競爭對手之間在顏值上確實存在明顯的代差,在這個看臉的年代,品牌并沒有強勢到逆天的伊蘭特EV成為銷量擔當的概率極小。
空間、動力、續航里程方面,伊蘭特EV與比亞迪秦EV300、比亞迪e5、北汽新能源EU260等相比同樣只有劣勢!
牌面上來看,伊蘭特EV參與市場競爭剩下的只有情懷了,北京現代汽車對此的官方解釋是:“伊蘭特作為現代汽車最成熟的車型平臺,在成熟的平臺上開發新能源車是北京現代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不管怎么解釋,伊蘭特EV的市場競爭力就擺在這兒,它對現代汽車真正意義在于獲取補貼資質及新能源積分。
2、伊蘭特EV撕開了外資車型獲取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口子
與搶占市場相比,伊蘭特EV對現代汽車最大的意義在于拿到中國中央、地方政府對電動車的兩級6.6萬元補貼,以往這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才能享有的特權。
據北京現代汽車官方透露,伊蘭特EV棄用韓系電池,搭載的是天津力神三元鋰動力電池,這為車型順利獲取政府補貼資質鋪平了道路。
按照北京現代汽車的戰略,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之前,還將推出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在內的9款車型,如都能順利拿到中國補貼,將極大增強市場競爭力。
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至2020年,中國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200萬輛,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地方政府層面,上海、深圳等電動車主力市場為轄區的合資電動車型打開補貼之門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企業層面,豐田、本田、大眾等外資品牌更有動力將旗下新能源車型引入國內合資公司國產,加劇市場競爭激烈性。
吉利、比亞迪、長安等自主品牌需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
3、伊蘭特EV能為北京現代獲取多少新能源積分?
2018年,中國將正式實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2018-2020年新能源汽車汽車積分比例逐年提高,8%、10%和12%。
在雙積分政策的指揮棒下,國內眾多車企各顯神通,一向消極發展電動車的長城汽車也動作頻頻,先手推出首款電動轎車C30EV,后手入股河北御捷做好兩手上分準備。
伊蘭特EV的推出為北京現代應對雙積分政策奠定了基礎,雖然有人并不看好它在私人消費市場的表現,但在出租車市場,現代汽車一直有著不錯占有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1-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25.1萬輛,同比增長21.5%,保有量已突破100萬輛。
可以預見,在全球汽車市場增長趨緩的態勢下,補貼力度及市場表現均居世界第一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像一款浸滿蜂蜜的蛋糕,勢必引起更多外資品牌的垂涎,現代汽車暫時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