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正全力與汽配供應商合作,以實現500億美元規模的汽車后市場DIY業務》,這是今年1月份《紐約郵報》發表的一篇文章標題,把它描繪成了美國傳統汽配零售商的壞消息——亞馬遜會奪走他們的DIY市場份額。
盡管投資者、新聞界和許多行業高管很重視這種威脅,但,他們更不應低估亞馬遜對代表著950億美元市場的維修店的興趣。此外他們還應該考慮到,亞馬遜可能需要一個合作伙伴,將他們連接到修理店。
O’Reilly首席執行官Greg Henslee曾經向華爾街的投資者自信表示,他并不害怕亞馬遜進入DIY市場。“網站不比門店,在門店,問題會非常實際,店員檢查后可以馬上得出結論,”Henslee說,“如果問題在門店解決不了,我們會有技術團隊提供幫助”。
我們采訪了20多位行業專家,他們都持相同意見:O’Reilly這樣的大型零配件企業比亞馬遜網站更懂得對癥下藥。一些配件制造商和咨詢公司的職業經理人也指出,線上公司在處理產品保修和勞工索賠等事務時會更加繁瑣,而大多數零件店都設有內部客戶服務流程,使他們能夠與供應商討價還價。
目前,亞馬遜還不能為所有市場提供當日達和一小時交貨服務。根據他們的2015份年度報告,這項服務僅限于全球大約30個城市,這不足以贏得數以千計的維修店的信任,因為這些修理店在車輛上舉升機時,需要很快就拿到產品。正如Henslee指出的,當需求很高時,全國的36,500家傳統汽車零部件商店可以更快地提供產品。
五年前,Dorman Products公布了產品的最低定價,如果經銷商的售價低于最低定價,銷售商可能會失去銷售產品的許可。向電商提供產品的營銷主管解釋說,給電商的批發價格比給實體店的價格貴出30%,以防止他們通過價格戰擊垮對手。
思考一下,為什么亞馬遜可以掠奪O'Reilly等汽車零部件銷售商的市場。
首先,通過與Dorman Products,Cardone,博世和輝門等主要品牌簽訂合同,亞馬遜售賣零部件優勢更大。
同樣,鑒于合同數十億美元的合同規模,假設當供應商與亞馬遜進行談判時,不可能忽略諸如索賠,交付,定價和故障排除等。雖然亞馬遜從未提供關于如何進行汽車保養行業的細節,但其創始人Jeff Bezos對此充滿信心。他認為,從長遠來看,亞馬遜的在線平臺將會蓬勃發展。
最近的事件證明,亞馬遜能夠對任何行業造成沖擊。去年六月,《經濟學家》認為亞馬遜從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的手上奪取了大量客戶。沃爾瑪之所以有客戶流失,主要原因是亞馬遜電商相比傳統門店的優勢:操作簡便,易于對比,同時還有亞馬遜獨特的售后服務。
輝門的首席執行官Dan Ninivaggi認為,維修店之所以從亞馬遜上研究,采購和訂購產品,就是因為其無與倫比的便利性。Ninivaggi對《汽車新聞》表示,他預計到2020年,所有客戶將在購買之前在網上對產品進行研究。雖然亞馬遜無法在所有市場做到當日送達,但他們正在快速布局自己的運輸鏈。很明顯的是,亞馬遜已經意識到,維修店需要零件的快速到位來修復客戶的車輛。
很容易猜測,隨著時間的推移,維修店將更多地依靠線上渠道來改善他們的業務。 而不是打電話給零售商。他們將利用app在線訂購。大數據分析買家需求,使他們能更快速地找到需要的東西。未來,亞馬遜將主要作為一個實用工具,而不再像在線商店那樣。 維修店將能夠通過點擊一下按鈕節省時間和金錢。
輝門向O'Reilly Auto Parts出售發動機配件,底盤,制動器和雨刷產品,并于2016年開始與亞馬遜合作。那么進一步推測,輝門的控股公司伊坎集團將會與亞馬遜聯盟嗎? 有趣的是,伊坎集團與競爭對手不同,因為他們的800家零售商店也有維修業務。
在這種潛在的共生關系下,兩家公司都能夠利用彼此的優勢。伊坎旗下的的Pep Boys和Auto Plus商店擁有大約6,000個維修區,位于全國各地,距離亞馬遜任何一家分銷中心僅有一小時的車程。 除了輝門的網點對接,直接訂購零部件,化學品和耗材也將使產品交易更加有效,產品退貨,保修缺陷和勞動索賠處理更好。 這種簡化的愿景比兩者之間相互買賣,更有效率,更有利可圖。
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Pep Boys高級管理人員在采訪中表示,既不能確認也不否認亞馬遜和伊坎集團聯合為其店鋪提供服務的可能性。但是,該經理建議分析伊坎集團的年度報告,其中指出,其目標是“加強分銷渠道,提升汽車部門更好地服務客戶的能力”。
這不是伊坎集團第一次嘗試新的思路了,亞馬遜同樣喜歡做行業先鋒,所以兩者進行開創性的合作可能性非常高。兩家公司都雄心勃勃,并且喜歡劍走偏鋒。
隨著項目的加速運作,Ninivaggi的愿景正在成為現實——即有數字授權的維修店可以使伊坎集團業務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并允許Bezos將自己的在線公司置于高處。如果這個案例能夠成功,它可以成為獨立維修店業務的引人注目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