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世界羽联最新排名|手机篮球比分|nba绝杀次数排行榜|世青赛2023足球赛程表

帝豪GSe火爆上市搶而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放出量產時間表FMC生產資質迎考

放出量產時間表FMC生產資質迎考

分享到
評論 瀏覽: 來源:廠商供稿 2017-09-09 16:50:42

從最初的“PPT”造車到“真刀真槍”拿出量產車型,新造車企業離實現造車夢越來越近。9月7日,新造車企業FMC(知行汽車)正式將品牌定名為“拜騰”,英文名稱為“BYTON”,并宣布首款純電動車型將于2019年上市。跳過了紙上談兵的“PPT”造車階段,FMC直接公布品牌及量產車上市信息以及在南京投資建廠等,似乎預示著殺入市場已箭在弦上。但是,缺失的一紙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讓FMC離“圓夢”還有段距離。

FMC量產時間,FMC生產資質,FMC新車規劃

布局3款新車

品牌叫什么、首款車型如何定位……這些問題可能是FMC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戴雷近期需要回答最多的問題。9月7日,FMC方面給出了答案,正式公布品牌中文名稱為“拜騰”,英文名稱為“BYTON”。同時,對于首款車型定位,FMC方面表示,首款產品定位于純電動中型SUV,將于明年CES展上全球首發,并于2019年正式上市。同時,FMC還計劃于2020年和2021年推出MPV和轎車。

據了解,戴雷和CEO畢福康分別具有在英菲尼迪和寶馬的高層管理經歷,這也意味著拜騰未來的高端市場定位。拜騰首款純電動中型SUV不僅瞄準特斯拉,還將競爭對手鎖定為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

FMC官方稱,首款車型的車身長度將達到4800毫米,軸距可達2950毫米。同時,該款純電動SUV提供60千瓦/小時和90千瓦/小時兩種容量的電池組供選擇,最大續航里程分別為350公里和500公里,而該車型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將為5-6秒,無疑將對手瞄準特斯拉。

FMC瞄準的是國內豪華車細分市場。戴雷稱:“我們拿奔馳、寶馬、奧迪作為標桿,希望產品能夠達到或超越他們。”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專家顧問顏景輝認為,雖然瞄準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國內細分市場,但是對于成立僅兩年的FMC來說,在并無造車經驗和品牌積累的情況下,欲搶占傳統豪華品牌市場份額并非易事。

加入產能競賽

在公布品牌及車型前,FMC已經在南京開始建立工廠,總投資為110億元、產能為30萬輛。該項目將分為三期,第一期產能為10萬輛,以后會逐漸擴張。戴雷表示,目前FMC的生產主要在中國,還沒有其他地區的計劃。FMC的全球總部、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均設在南京。“明年,我們將在全球開始逐步接收車型預訂。”他說。

隨著FMC在南京建廠,新造車企業正在國內打響產能競賽。目前,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加。去年,在國務院引發的《“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顯示,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到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規劃產能約2000萬輛。其中,新興造車企業的規劃產能總量達368.5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新造車企業加緊上馬產能的同時,投入資金的持續性也成為關注焦點。戴雷透露,目前FMC已經進行三輪融資,融資金額接近3億美元,將用于產品研發方面。

業內人士認為,是否擁有資金的持續投入能力,將考驗FMC等新造車企業在產能競賽的備戰能力。據統計,各新造車企業的工廠建設資金動輒需投入數十億元。

生產資質落地難

事實上,蔚來汽車采用的代工模式,不僅能解決資金難題,也解決了未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帶來的尷尬。我國采用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制度,新造車企業只有獲得生產資質,才能使產品落地,但是新造車企業均未獲得該生產資質,這意味著新車規劃僅是“空中樓閣”。目前,蔚來汽車、奇點汽車在建立工廠的同時,采用與傳統車企合作代工的方式,解決了車型落地的難題。

對于FMC是否會采取代工形式落地,戴雷明確表示,目前沒有代工的計劃。“FMC正在準備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作為該資質的審批部門,國家發改委關注企業是否能夠做出好產品、產品是否安全達標、能否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是否獨具特色及核心競爭力等,FMC擁有優質的造車能力、能把產品做得安全,知識產權屬于中國,這些都是關鍵。”

按照《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規定,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需先向地方發改委提出申請,獲得核準后,再由地方發改委向國家相關部門遞交申請。同時,新建新能源車企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后,還要通過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取得生產資質。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頒發了15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均為傳統車企或擁有相關造車背景的企業,新造車企業無一入圍,各企業正在提交申請或排隊等待批復。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頒發的新能源車生產資質仍未脫離汽車產業生態圈,資金實力、生產規模以及產品成熟程度,是考量一家企業是否具備新能源車生產能力的重要標準,而新造車企業的不確定性,成為生產資質難落地的原因之一。

文章標簽:
編輯:中奧車網
相關閱讀
精選圖文
熱點資訊
關于網站
申請友鏈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隱私條款
網絡營銷 分站合作
關于我們
幫助導航
服務中心 常見問題
積分兌換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手機應用
常用工具
汽車報價 車型對比
品牌查詢 商家地圖
購車工具 咨詢低價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