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一路突飛猛進;中國汽車業也雄踞世界第一,仍然保持增長與活力。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化與市場的變革,不管是中國經濟還是汽車業的發展,都面臨轉型升級和由“量”轉“質”的發展要求,2018年是一個轉折的關口,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2018年,華泰汽車將迎來十八周年“成年禮”,公司提出了以SUV和新能源汽車為重點,以品質和服務拓市場的發展戰略。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吉利、奇瑞、長城、江淮、比亞迪等一大批優秀國產品牌開始崛起。近年來,SUV一騎絕塵,成為整個車市的拉動力量。年輕果敢的自主品牌們緊握市場脈搏,將加大SUV車型投放定為基調,尤其在以長城、長安、吉利為代表的自主車企通過SUV獲得了成功之后,這一模式迅速被自主車企借鑒,一系列自主新車型此后均收獲不俗的銷量。
同時,新能源和智能科技也成為自主突圍的另一個選擇。新晉的自主新能源車企拔地而起,將三電技術和智能科技逐步裝備到自主品牌的身上,進一步拉近與合資車的差距,實現了國內市場的市場搶灘和資源再分配。
對此,華泰汽車集團董事長張宏亮表示,堅持自主研發,是中國走向汽車強國之路的唯一選擇。作為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中堅力量,華泰自主系的快速壯大,使得集團的產品格局進一步優化。他預計“2018年,華泰汽車銷量將達到20萬臺;到2020年,華泰汽車產銷量爭取突破50萬臺。”
華泰汽車集團董事長張宏亮
自主品牌發展全面提速 華泰SUV戰略優勢突出
年終歲末,國內乘用車市場各大車企銷量成績單陸續出爐。2017年11月份,我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實現255.33萬輛,較去年同期254.86萬輛增幅0.2%。盡管轎車和MPV本月銷量雙雙下跌,但憑借SUV銷量同比增長9.1%進而總體扳回局面。
具體到各家自主車企,前10個月,憑借五菱宏光年末銷量井噴,上汽通用五菱以135.14萬輛的銷量成為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吉利汽車緊隨其后,以109.43萬輛的銷量位居乘用車市場次席;長安汽車以96.59萬輛的銷量名列第三;借助哈弗系列車型的持續熱銷,長城汽車,以83.86萬輛的銷量排名第四;上汽乘用車累計銷量46.71萬輛,位列榜單第五。
事實上,2017 年自主品牌占國內市場份額近半,其中SUV 產品仍是銷量主力。包括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吉利、長城等主流自主車企通過 SUV 產品的高舉高打戰略,不僅在銷量上收獲頗豐,同時也逐漸將產品線價格區間向上延伸。
有業內人士認為,汽車消費升級將使 SUV 對轎車市場的擠壓持續,自主品牌SUV 產品線的上移成功與否將決定公司中長期的發展前景,以及是否能夠實現自主品牌的真正崛起,有望在未來率先實現市場突破。
在此背景下,作為在國內自主品牌中首個涉足SUV領域的老牌勁旅。華泰厚積薄發再戰SUV市場,在2017年11月廣州車展上隆重推出一代SUV傳奇車型圣達菲的接棒者——圣達菲7和2018款圣達菲5。據了解,搭載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圣達菲7在車展一亮相,立即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定位于中大型豪華SUV的圣達菲7,已于廣州車展上市發售。整體造型大氣硬朗,擁有4675mm長的車身,在同類SUV車型中尺寸最大。
華泰圣達菲7
除了圣達菲7之外, 2018款圣達菲5也極具辨識度,其外觀、內飾、配置、空間、動力相對于同級別合資品牌車型毫不遜色,且擁有了更高的性價比優勢。
全新圣達菲5與以往車型相比,從外觀到配置,都有了全面的提升,從前至后的上揚式腰線搭配車門下方的“L”折線,為車輛營造出不錯的層次感和力量感。全新圣達菲5采用了前麥弗遜和后多連桿式的懸架結構,其搭載的15S4G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115Kw,峰值扭矩為215N·m,與之匹配的是4擋自動變速箱。
對此,華泰汽車集團董事長張宏亮表示,時尚青春派的全新圣達菲5與大氣寬敞的圣達菲7,形成了明顯的市場互補,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未來三年,華泰汽車還有近30款新車陸續投放市場,其中SUV的產品布局將更加完善和有市場針對性。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做大做強四大業務版塊
在華泰汽車董事長張宏亮看來,未來五年是中國經濟進一步行穩攀高的關鍵期,更是華泰汽車乃至中國汽車行業由大變強的重要質變期。目前華泰汽車正通過汽車、研發和科技、金融及智慧出行四大完整的業務版塊,著力構筑產業生態體系,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行業變革和產業升級。
在華泰四大業務版塊中,汽車版塊既包括具備傳統優勢的SUV系列,也有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器和整車輕量化方面核心技術的新能源產品;研發和科技版塊,則有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研發中心,研發中心下設汽車工程研究院、發動機研究院、變速器研究院和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加上俄羅斯、德國慕尼黑、美國硅谷三大技術中心,華泰汽車在發動機、自動變速器、整車設計和新能源汽車領域保持了與世界領先水平同步。
在金融版塊,擁有主要為購車且需貸款的客戶提供消費貸款華泰汽車金融和為供應商提供金融支持,以帶動供應商發展,提高產業鏈整體實力的天津國泰金融租賃;智慧出行版塊,則包括擁有網約車牌照,具備50萬臺網約車的技術和運營能力的軒軒出行。
這四大業務版塊為華泰汽車做強做大,實現大華泰戰略發展目標夯實了基礎。華泰因而也確定了“23321”的整體發展策略,即立足傳統汽車,主攻新能源汽車;重點持續發力SUV、轎車、皮卡三個主力車型;強化變速器、發動機以及車橋方面的優勢;同時深耕國內市場、拓展國際市場,最終將華泰汽車打造成為中國一流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集團。
通過四大版塊的協同發力,華泰汽車實現了體制改革、品牌升級和智聯互通的重大突破,集團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
其中,自主品牌形成華泰汽車新優勢,研發實力不斷增強。華泰汽車不斷鞏固強化產品開發能力,研究中心積極推進常規車型開發項目。目前,華泰新能源開發了六個整車平臺,包括小型電動車、轎車、SUV、客車、MPV和電動物流車,未來三年,僅新能源領域就將有超過10款式新車投放市場,其中包括2018年將推出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型;2019年,華泰汽車完全自主研發MPV純電動車也將正式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廣州車展上,華泰汽車攜圣達菲7、2018款圣達菲5及四款新能源車型圣達菲5 EV380、路盛S5 EV330、圣達菲2 EV180、路盛S1 EV160六款新車一同亮相。數據顯示,2017年華泰新能源單月銷量已經突破1500臺,主要指標增速顯著,實現規模效益雙豐收。同時,圣達菲品牌力持續增強。
華泰圣達菲5 EV380
此外,華泰汽車產業結構呈現新格局,不斷延伸產業鏈,汽車商貿、汽車金融等高端服務業布局更趨完善。國泰汽車金融租賃公司的成立,對于天津地域未來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項目上面將會有一個更龐大的資金支持,同時這也是華泰汽車集團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力的一個重要體現。
在品牌建設方面,華泰汽車也取得新成效,通過發布全新“23321”戰略規劃和品牌口號“自主力量 智造未來”,以及憑借華泰汽車多年來在發動機、變速器領域的自主研發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國內主流媒體力挺華泰汽車自主研發。
用四個“提升”歸納和概括2017年華泰汽車發展的顯著特點是:綜合實力競爭能力顯著提升、發展動力創新活力持續提升、戰略引領發展格局穩步提升、品牌效應企業形象有效提升。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全球化展示自主實力
在國內市場實現高速發展的同時,華泰汽車始終把“打造成為世界級的中國品牌,做產銷研全球化的國際企業”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從品牌創建之初,華泰汽車就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成功在非洲、中東、東歐、南亞、中南美等重點區域建立了經銷渠道,更全面深入俄羅斯、安哥拉等地設立合資公司進行整車生產,并計劃在印度、印尼、伊朗、阿爾及利亞、哥倫比亞等國投資建廠。公司計劃未來將形成十大海外基地,促成國際生產基地布局。
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華泰汽車也在進一步推動品牌國際化進程。華泰汽車與伊朗瑞蓋汽車集團、巴基斯坦卡里沃公司達成了共同開發伊朗、巴基斯坦以及西亞市場的戰略合作協議。這進一步推動了華泰汽車以國內核心技術為主導,全面展示中國制造的高水準。
創新發展帶來了好成績。近年來,華泰汽車在新品研發、質量管控、生產工藝等方面的提升顯著。通過2017上半年一系列的改進,華泰汽車將全面發揮在技術累積及制造工藝方面的優勢,通過對產品質量的嚴格管控,將華泰汽車的綜合品質與性能表現提升一個新的臺階,并針對不同消費群體規劃推出多款具有強競爭力的SUV新車型。
對此,華泰汽車表示,借勢十八大以來的政策東風,以創新升級為先導、用體系實力做后盾,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品質,方能引領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邁開向上突破的新步伐,引領整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邁入汽車強國行列。
華泰汽車董事長張宏亮表示,中國很多自主汽車企業,都以實業報國為己任,類似吉利、長城這樣的自主品牌,他們的自主努力值得尊敬和學習,但在推動中國汽車業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的過程中,自主汽車品牌還有很多內功需要繼續苦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謂任重道遠,唯有不忘初心,努力求索,才能最終傲然屹立于世界汽車品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