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針對國外成熟市場撰寫,供國內讀者參考借鑒。
在上個世紀之交,內燃機(ICE)徹底革新了交通運輸方式,讓大眾能夠實現個人出行的便利,同時推動了工業的發展。隨著汽車越來越普及,汽車事故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也隨之增加。
如今,在 21 世紀,我們正在見證一場新的轉變 —— 從內燃機汽車向電動汽車(EVs)的轉變,這也是向可再生能源這一更廣泛轉變的一部分。就如同從馬車到汽車的轉變重塑了社會一樣,這次轉變在基礎設施、監管和風險管理方面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
從內燃機汽車向電動汽車的轉變帶來了一系列新的駕駛風險,律商聯訊風險信息(以下簡稱“律商風險”)保險業務中的電動汽車項目一直在積極評估這些風險。律商風險是保險行業領先的數據和高級分析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幫助保險公司更好地理解電動汽車給其業務帶來的獨特風險。
消費者為什么青睞電動汽車?
許多人發現,電動汽車的電動機能瞬間輸出強大扭矩,且車輛配備了各種最新技術,駕駛起來樂趣十足。電動汽車還可以在家充電,非常方便,能節省能源成本,去經銷商處進行保養的次數也更少,這些優點讓擁有一輛電動汽車頗具吸引力。除了能享受這些實際好處外,一些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燃燒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他們接受了更環保的生活方式,因此選擇電動汽車而非傳統汽車。
美國市場在 2023 年實現強勁銷售增長后,2024 年內燃機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僅為 2%,遠低于之前的水平,原因是消費者需求疲軟。電動汽車的銷售增長也隨之放緩,但仍以可觀的 8.8% 的同比增長率超過了內燃機汽車。
此圖表展示了自2018 年以來新車的年度銷售量。黑線代表輕型車輛,包括重量在 8500 磅或以下的轎車、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和皮卡。紅線代表電動汽車(EVs),包括純電動汽車(BEVs)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PHEVs)。此圖表是根據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發布的月度汽車銷售數據制作的。
電動汽車的風險有何不同?
律商風險分析發現,在美國,那些用新電動汽車替換舊內燃機汽車的消費者,其汽車保險理賠損失成本平均比那些用新內燃機汽車替換舊內燃機汽車的消費者高出 31%。電動汽車理賠損失成本較高,原因包括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高出 17%,以及事故維修成本高出 17%。電動汽車理賠成本較高的情況,最常出現在碰撞險中,該險種涵蓋了被保險電動汽車的物理損壞,而非人身傷害險,盡管人身傷害險近年來也導致了汽車保險理賠損失成本的增加。
此圖表比較了 2020 年至 2022 年間購買的用于替換舊內燃機汽車的新內燃機汽車和新電動汽車的實際損失成本。灰色條形代表舊內燃機汽車的損失成本,左側黑色條形代表新替換的內燃機汽車的損失成本,上方的紅色條形代表替換的電動汽車的實際損失成本高于預期損失成本的部分,預期損失成本由右側黑色條形代表,即假設替換車輛為新內燃機汽車時的損失成本。保險理賠損失成本是指每輛被保險車輛每年每種保險的平均理賠金額。
為什么電動汽車的風險比內燃機汽車的風險高?
電動汽車的構造與內燃機汽車不同,這導致了更高的理賠損失成本,也為電動汽車車主帶來了獨特的駕駛體驗。電動汽車獨特的駕駛體驗需要新車主花時間去適應,這就帶來了額外的過渡風險。以下是律商風險研究發現的幾個導致電動汽車維修成本更高、事故發生可能性更大的因素。
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電動汽車通常比內燃機汽車更重、動力更強。在轎車、SUV 和皮卡這三種主要車身類型中,電動汽車通常也比同類內燃機汽車更寬。
此圖表比較了內燃機汽車(用黑色條形表示)和電動汽車(用紅色條形表示)的車輛寬度分布情況。在上(轎車)、中(SUV)、下(皮卡)三張圖表中,電動汽車的寬度分布偏向右側(更寬),而內燃機汽車的寬度分布偏向左側(更窄)。
電機或發動機能夠輸出的最大功率決定了車輛的行駛速度,尤其是在考慮到車輛不同重量的情況下進行調整時。一般來說,功率重量比越高,最高速度就越高,相應地,保險理賠風險也就越高。律商風險的數據顯示,在各種功率重量比范圍內,電動汽車的理賠損失成本都高于內燃機汽車。此外,功率重量比較高的電動汽車的比例也高于內燃機汽車。
此圖表比較了內燃機汽車和電動汽車在電機 / 發動機功率(馬力)與車輛重量(磅)的比率(X 軸)方面的車輛分布(左 Y 軸)以及平均損失成本(右 Y 軸)情況。在整個功率重量比范圍內,電動汽車的損失成本(紅線)都高于內燃機汽車的損失成本(黑線)。電動汽車的分布(紅色條形)偏向右側(更高),而內燃機汽車的分布(黑色條形)偏向左側(更低)。
根據 CCC 2024 年第四季度碰撞課程報告,電動汽車維修所需的精細程序往往會導致更多的維修工時,進而導致更高的人工成本。一些電動汽車存在可修復性問題,例如對于一些輕微損壞,可能需要更換整個電池組或車身面板,這反過來又導致了更高的零部件和人工成本。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從最后一次理賠評估到車輛離開維修店的平均時間有所縮短。這一改善得益于維修店對電動汽車平臺越來越熟悉,以及傳統汽車制造商在電動汽車領域擴大了市場份額。
此圖表是根據 CCC 2024 年第四季度碰撞報告中發布的數據制作的。電動汽車更高的維修成本(Y 軸)主要是由于與維修電動汽車(紅色條形)相比,維修內燃機汽車(黑色條形)的人工成本更高,而非零部件成本(灰色條形)存在差異。
電動汽車的風險如何區分?
并非所有電動汽車都是一樣的,它們的保險風險也有很大差異。例如,電動汽車一次充滿電后的行駛里程,也就是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與電動汽車的使用情況以及其面臨道路危險的概率高度相關。
正如預期的那樣,律商風險的研究表明,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越高,其理賠損失成本就越高。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PHEVs)是個例外。盡管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通常在 50 英里或以下,但它們內置的汽油發動機可以讓車輛行駛更遠的距離,這就導致了更高的理賠損失成本。
此圖表展示了電動汽車碰撞險的損失成本(左 Y 軸)與其續航里程(X 軸)之間的相關性。除了最左側的數據點外,電動汽車的損失成本(紅線)隨著續航里程的增加而增加。最左側損失成本數據點(紅點)所代表的部分電動汽車是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分布用其在不同續航里程下的保險風險敞口(黑色條形)表示。保險風險敞口(右Y 軸)是車輛數量乘以其保險期限的乘積之和。
新的電動汽車車主需要時間來適應電動汽車獨特的駕駛體驗。電動汽車從靜止狀態加速的速度要快得多,因為強大的電動機在駕駛員踩下油門踏板的瞬間就能輸出最大扭矩。相比之下,內燃機汽車需要等待發動機轉速提高才能達到最大扭矩。電動汽車額外的重量主要來自電池組,這使得車輛減速更加困難,從而導致制動距離更長。
大多數電動汽車都采用了再生制動技術,這種技術在制動過程中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電能,以延長行駛里程。然而,一些再生制動系統在駕駛員松開踏板時會突然減速,這常常會讓后面的車輛措手不及,增加了追尾碰撞的風險。律商風險的數據顯示,新的電動汽車車主在適應這些獨特的駕駛體驗時存在明顯的學習曲線。目前正在進行進一步分析,以更好地了解這些學習曲線在不同駕駛員和車輛類型之間的差異。
此圖表展示了電動汽車碰撞險的損失成本(左 Y 軸)與其電動機總扭矩(X 軸)之間的相關性。電動汽車的損失成本(紅線)隨著總扭矩的增加而增加。電動汽車的分布用其在不同總扭矩下的保險風險敞口(黑色條形)表示。保險風險敞口(右 Y 軸)是車輛數量乘以其保險期限的乘積之和。
理賠可能性的增加,部分原因是新的電動汽車車主需要經歷學習過程,這為保險公司提供了一個與這些車主合作以降低事故風險的機會。建立教育項目,向駕駛員介紹電動汽車駕駛體驗的不同之處以及電動汽車的安全駕駛提示,可能會有所幫助。例如,在同時擁有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的家庭中,駕駛員應該固定駕駛自己的車型。在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之間切換駕駛會減緩學習過程,并增加電動汽車的理賠風險。
此圖表展示了新購買電動汽車且沒有其他車輛的家庭,與新購買電動汽車但也擁有其他車輛(很可能是內燃機汽車)的家庭相比,其電動汽車損失成本的差異,并與那些購買新內燃機汽車的類似家庭進行了比較。混合駕駛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的風險更高,因為這會減緩新駕駛員對電動汽車的適應速度,并在緊急情況下造成混亂。
結論
從馬車向內燃機汽車的轉變花了 50 年時間。從內燃機汽車向電動汽車的轉變可能也需要幾十年時間。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理賠風險的增加將持續存在,直到大多數駕駛員適應電動汽車。對于車險公司來說,現在采取行動至關重要:了解電動汽車獨特的風險狀況,將這些見解納入其定價和核保工作流程中,并在犯錯和學習成本仍然較低的時候進行迭代和完善。
作者:呂曉輝、曹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