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自主品牌造不出高品質轎車 眾泰Z700讓他心服口服
說到自主品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品質不行」,外國的月亮總是更圓。但華為手機、格力空調、聯想電腦、海爾冰箱等已經成為世界級品牌的今天,我們對于自主品牌的品質認知,也需要重新定義了。
在汽車界,自主品牌在入世后更加激烈的競爭中,活得越來越精彩。不僅在
SUV銷量排行榜中力壓合資品牌,在傳統的轎車市場,自主品牌也有突破。中國基礎工業的全面崛起,和全球裝備制造的無國界化,為自主品牌的上行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今天,提到自主品牌立刻聯想至「品質不行」,顯然已經不合時宜。最鮮明的例子,就是自主品牌的汽車,愿意給予更長的質保期,以打消用戶對于品質的擔憂。比如,眾泰Z700這款中大型車,就有4年15萬公里的超長質保。
自從去年參加了Z700的上市發布會,我就一直在關注這款車。坦白講,眾泰在SUV市場正風生水起時,突然在中大型車市場推出一款產品,我都有些為其擔憂。人們不相信自主品牌,不相信眾泰,它能夠制造好一款與奧迪A6L相當的汽車嗎?
一年多的時間告訴我,雖然充滿荊棘,但眾泰Z700挺過來了,而且走得還挺穩當,其銷量節節上升,目前月銷量已經有2000輛左右。我知道,這與大眾帕薩特、邁騰相比,并不算什么。但我同樣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Z700能夠活下來,這就是一種成功。
每一款汽車,都有它們自己的命運。在市場選擇足夠多時,主宰其命運起伏的,是造型、功能、品質、口碑。歸納起來,它們有三條相差無幾的命運線:出生即死亡,出生即輝煌但不久后死亡,出生微不足道但逐漸成就輝煌。
一款車型如果長相就不得人心,再加上品質不被推崇,那么它自然出生就要面對死亡;一款產品出生時造型、宣傳都讓人充滿希望,那么就很容易迎來輝煌。但若品質、口碑不佳,這種輝煌就很難持久;一款產品的出生備受爭議,但隨著時間卻逐步成長,這說明它是一塊璞玉,在時間的打磨下,逐漸發出它應有的光澤。
眾泰Z700從最初的月銷幾百輛慢慢增長到現在的兩千輛,不僅是因為其長相得到了認可,更是因為它的品質和口碑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放心。
但依然還有固執的人,以自己有限的人生經驗做出判斷:眾泰Z700價格那么低,配置那么高,按照「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的原則,它不值得信任。
有這種說辭之人,必定是汽車的外行人,甚至可以說是經營的外行人。他們天真的以為,汽車的成本,就是那點零部件采購的成本。這些人天真的拿著所謂的零部件采購價,來分析一家車企是厚道,還是賺了大錢。
其實,一般情況下,所謂的零部件采購成本,只占汽車價格的3、4成左右。省下的價格里,有企業的運營成本、生產成本、營銷成本、稅負、企業和經銷商利潤等。在同樣的單價里,如果將其他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是否能給零部件采購帶來更高的空間?有些車企的上市發布會,花費上億,有些只花幾百萬。
還有人說,自主品牌的質量就是不行。對此,我想眾泰Z700肯定不服。所以,它們打出了4年15萬公里的超長質保期。合資品牌質量很好吧,但它們的質保期只有3年10萬公里。眾泰為何愿意擔負額外的成本和責任?無它,只因為它們對自己的品質有信心。
有一個詞大家耳熟能詳,是一個公認的貶義詞——井底之蛙。如果總是以有限的認識來看待這個世界,那么你所見到的世界,當然只有那一點大。所以,不要總是停留在過去,覺得自主品牌就一定差、合資就一定好了。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