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佳 起亞汽車會退出中國市場嗎?
近日,起亞發布了今年上半年財報,1~6月起亞銷售額減少3%。營業利潤為7870億韓元,同比大幅減少44%。起亞上半年在全球的銷量為136萬輛,同比下降8%;其中在華約為17萬輛,同比下降了40%。可以看到韓系車今年到日子確實不好過了。
銷量的慘淡或許薩德問題會使韓系車在國內有一些影響,但是筆者認為產品力才是更關鍵但因素。這幾年國內SUV車型的火爆,似乎起亞的發展完全跟不上節奏。賣的最好的要數智跑了,其他車型均表現不理想。
韓系車在國內主要靠小型低價車為主力,與其他合資品牌競爭確實有一些價格優勢。但是,隨著近幾年自主品牌的進步,轎車方面給韓系品牌造成不小的壓力。起亞主力車型K3每月幾千輛的銷售不如自主品牌,更是不足主流的通用、豐田品牌的零頭。
在SUV車型銷量方面就更慘了。起亞旗下的KX7、KX5、KX3等車型在6月份均售出幾百輛。在價格沒有多大優勢的情況下,產品更新換代又跟不上發展,可以說起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自主品牌SUV的熱銷導致韓系品牌SUV車型進一步低迷。隨著國人對汽車消費需求對升級,很多消費者在選購
新車或者第二臺車都會更關注SUV車型,剛好國產品牌價格低廉,配置豐富,造型設計又符合時下大部分國人的審美。
韓系車給國人的品牌形象大多是低端產品,如今價格沒有自主品牌實惠,在高端品牌又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必然無法和其他合資車較量。目前新能源領域是汽車消費市場的大趨勢,在國內各大車企不斷的布局新能源汽車。起亞的產品布局總感覺要比對手慢很多。
起亞車型雖然以突出的外形設計為優點,旗下高端產品多以進口車為主,其價格更是讓人覺得不值。但是在國內品牌影響力方面又遠遠不如日系、德系強勢。而低端車型相比自主品牌配置寒酸、價格又無競爭力。因此,起亞目前的地位已經相當尷尬了,如何提升銷量是時下最迫切的問題了。
筆者認為,一味的拉低售價或者是用老平臺拉皮出新款也無法改變銷量下跌的趨勢。可以看出,國人的消費觀變的越來理性,不會盲目崇拜國外品牌。起亞在不斷提升產品力的同時,考慮如何大力推廣產品及提升品牌形象方面顯得更為重要了。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