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進口汽車,目前中國的關稅稅率達到25%,有消息稱,政府正在將關稅降低至10%~15%左右。
按照國務院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從2018年5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將從17%降至16%,下降1個百分點。在汽車行業,市場的汽車售價=計稅價格×(1+增值稅率),也就是說市場中每銷售一輛車型,其銷售價格是計稅價格的117%,降稅1%后,車輛銷售價格相較原價格可低0.85%。
政策實施后,包括林肯、奔馳、捷豹路虎等豪華車品牌官方宣布了價格調整計劃,即日起正式下調旗下車型官方零售價。從價格上看,1%的增值稅稅率對于上述品牌豪華車價格的影響并不大。比如林肯旗下5款車型,降價幅度最大的林肯領航員也僅1萬元;而林肯MKC調價幅度最低僅為2600元。奔馳旗下車型中,AMG降價幅度最高,達到3.2萬元。
截至目前,除了上述幾家豪華車品牌外,尚未有車企跟進,但業內預計,其余豪華車品牌將陸續響應這一政策。
對于進口汽車,目前中國的關稅稅率達到25%,有消息稱,政府正在將關稅降低至10%~15%左右。按照這一數據進行計算,一輛排量為4.0L,報關價為40萬元的進口車,按照現行關稅25%來計算,這輛車的關稅為10萬元,關稅降低后僅為4萬~6萬元。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如果關稅稅率能降低至10%,那么將會對整個進口車市場,乃至中國的車市價格體系有大的影響。一方面,近兩年來中國的制造成本不斷上漲,如果關稅能低至10%,那么部分豪華車品牌可能會將原本本土化生產的車型,轉移至制造成本更低的市場進行生產,再采取進口的方式進入市場;另一方面,關稅降低帶來的價格下探,將加劇中級車市場的壓力,進一步將整個價格壓力傳導到全體車市。
這種價格傳導帶來的車市消費升級和變化已經在過去兩年有所體現,隨著豪華車品牌入門級車型的價格下探,如寶馬、奔馳的入門車型,價格已經進入到20萬元區間,這曾經是合資品牌中級車價格所在的區域。豪華車品牌的價格下探,直接導致了近兩年來B級轎車市場的集體萎縮。從數據上看,整個B級轎車市場,2015年市場份額為18.6%;2016年滑落至16.3%,2017年雖然有小幅回升,但仍然只有17.28%;另外,奧迪、寶馬、奔馳三家老牌豪華車品牌價格的下降,也直接導致了二線豪華車品牌如凱迪拉克以價格換市場,整體豪華車市場價格呈現向下走的趨勢。
豪華車價格向下,主流合資品牌也集體調整價格策略,事實上,最后承壓的是自主車企。過去幾年,自主車企在轎車市場上除了吉利之外,幾乎沒有議價權,不得已轉向SUV市場。而隨著合資品牌在過去兩年的大規模布局,業內預測,自主SUV在明年也將迎來殘酷的市場競爭。
雖然車市整體廝殺加劇,但不得不說,無論是增值稅率下調,還是進口關稅下降,最終消費者是可以在“價格戰”中受益的。不過,相較于豪華車市場,崔東樹認為,考慮到近期上游汽車原材料價格的高價,以及入門車利潤下滑嚴重,所以自主品牌降價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增值稅率的下降也將使得整體制造環節的利潤得到提升。
全國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年的汽車行業的利潤率下降至8%,相對2016年表現下降0.4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整個汽車制造業利潤率再度下降0.5個百分點,呈現出下游利潤低于上游的情況。這次稅率調整之后,汽車行業的整體盈利在業內看來會有較好的改善。畢竟盡管售價出現下調,但是整個供應鏈成本降低,最終會對下游制造端帶來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