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B級轎車銷量點評 德系太強大日系漸復蘇
“得B級車者得天下”,曾幾何時,這是國內汽車市場的金科玉律。能夠在B級轎車(也稱中級轎車)市場站穩腳跟,意味著車企在產品、品牌、營銷等各層面處于優勢地位,也意味著消費者對其充分的認可與信賴。自主品牌在B級轎車市場“郁郁不得志”,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綜合實力上“矮人一頭”。
不過,隨著SUV“大行其道”,B級轎車市場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在價格上,B級轎車與A級SUV(也稱緊湊型SUV)高度重合,消費者對于SUV這個新鮮事物顯然興致更濃,B級車昔日的王冠也只好讓出了。
這一點,在今年2月份B級轎車的銷量數據中得到了十分明顯的體現。根據汽車咖啡館的整理,在42款B級轎車中,2月份實現銷量同比正增長的僅有17款;如果是從前兩個月的累計情況來看,這一數字則減少為15款。有分析人士指出:“在SUV市場繼續走熱的背景下,B級轎車可能仍將處于較為低迷的態勢。”
盡管B級轎車大勢落寞,兩極分化的現象則在進一步凸顯。其中德系品牌的表現最為突出,牢牢占據市場前列;日系品牌也有明顯的復蘇勢頭;美系品牌有漲有跌;韓系品牌普遍陷入衰退;最尷尬的則是法系品牌,幾乎完全成為這一市場的看客,與自主品牌一道扮演“陪太子讀書”的角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B級轎車市場的萎縮,主要體現在大眾化品牌中,而豪華品牌的B級轎車,則普遍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分析人士認為,這是與消費升級的大背景相一致的。
德系一騎絕塵
德系品牌在B級轎車市場究竟有多強?在這一市場的前5名中,德系品牌竟然霸占了4個席位,分別是一汽-大眾邁騰、北京奔馳C級、上汽大眾帕薩特與華晨寶馬3系。
作為大眾在華“一車兩吃”戰略的代表,邁騰與帕薩特,在2月車市的走勢卻截然相反。邁騰同比增長20%,銷量收于12778輛,而帕薩特則下跌8.6%,銷量收于9296輛。邁騰反超帕薩特,不免令人生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慨。不過無論誰得頭彩,最終獲益的仍然是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的大眾。
同樣出身MQB平臺的,還有斯柯達速派,其2月表現尚可,2864輛的銷量同比增長了38.6%,但距離有血緣關系的帕薩特與邁騰仍有十分明顯的差距。提升品牌力,已成為斯柯達在華進一步發展必須突破的難關。而有著明顯運動化風格定位的CC表現不佳,2月僅售出1504輛,同比下跌13.3%。可見,B級轎車消費者主要追求的仍然是空間與實用性,運動型轎車的春天可能仍未到來。
日系逐漸復蘇
在帕薩特與邁騰領銜的德系B級轎車崛起前,日系品牌曾經長期霸占這一市場,只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而逐漸式微。不過近兩年,日系品牌復蘇的勢頭明顯,不過距離日系B級轎車的“黃金時代”仍有差距。
作為昔日B級轎車市場的霸主,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與日產天籟逐漸回歸主流陣營。其中雅閣在并未進行大幅換代更新的情況下,2月銷量同比大增203.4%達到6338輛,凱美瑞與天籟也分別有29.1%與50%的增長。
而作為“小字輩”,阿特茲與思鉑睿也有了一些起色,兩者2月增幅分別為117.6%與109.7%。其中,思鉑睿在今年1月完成改款,因而影響了其1月的批發量表現。不過受制于兩者的運動化定位,想要比肩雅閣等前輩車型,難度實在是不小。
此外,日系品牌的其他B級轎車表現則乏善可陳。一汽豐田銳志在經歷停產的傳聞后,目前仍沒有明確的改款換代計劃,現款車型也一直處于銷量下滑的境地。東風日產全新引入的西瑪,則完全處于市場邊緣化的境地。而廣汽本田此前引入國內的跨界B級轎車歌詩圖,已經基本處于停產的境地。
美系有漲有降
由于克萊斯勒在國內B級轎車市場處于缺位狀態,能夠代表美系品牌的,也僅有福特與通用兩大巨頭。不過兩巨頭的命運并不相同,福特蒙迪歐在改款后銷量大幅下跌,而通用依靠“雙君一邁”的錯位打法,在這一市場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
蒙迪歐曾經是B級轎車市場迅速崛起的一股力量,也是為數不多獲得市場青睞的運動風格轎車。不過在今年年初,蒙迪歐的市場表現不容樂觀。2月銷量同比下跌40.3%,而前兩個月則下跌了41.1%,盡管仍然在該市場排名第7,但與前面車型的差距在不斷加大。
反觀通用,盡管別克君威與雪佛蘭邁銳寶也出現了一定的下滑,但別克君越與凱迪拉克ATS-L的增長,有效地實現了彌補。在上汽通用的計劃中,除了繼續穩固別克品牌的市場地位,未來將會逐漸強化雪佛蘭品牌在華的發展。
韓系大幅潰敗
“薩德事件”嚴重影響到了中韓之間的關系,不過在B級轎車市場,韓系車的大幅潰敗已經是早已發生的事情了。現代與起亞在華部署的4款中級車產品,除名圖之外都在2月出現了大幅下跌。
“屌絲有三寶,索八K5邁銳寶。”這句俗諺風行一時,說的正是索納塔與K5憑借亮眼的設計與出眾的性價比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過隨著其他品牌在設計與產品力方面的持續發力,韓系車在品牌力方面的短板迅速被放大。在對品牌較為敏感的B級轎車市場,韓系品牌的落寞也就不難理解。
另外,推出定位與價格更低的入門B級轎車,讓名圖與K4迅速搶占了大量市場份額,但卻直接分流了索納塔與K5的大批潛在客戶。這種失敗的車型布局,也成為韓系品牌折戟沉沙的重要原因。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韓系品牌B級轎車在華的前景仍舊堪憂。
法系充當看客
境況不佳的法系車,仍然沒能看到轉機的曙光。尤其是在B級轎車市場,法系品牌已經徹底成了看客。無論是早先推出的雪鐵龍C5、標致508,還是新推出的雪鐵龍C6,甚至是豪華品牌DS 5,均處于細分市場的邊緣地位,銷量規模甚至不如部分自主品牌車型。
作為雪鐵龍2016年少有的全
新車型,雪鐵龍C6被冠以各種光環與頭銜,但最終的市場成績卻是赤裸裸地打臉。即便是從提升品牌形象的角度來看,也實在難以改變國內消費者對雪鐵龍的既有認知。而標致508、DS 5、雪鐵龍C5的銷量同比下跌幅度均在80%上下,這種斷崖式的下跌,也已經讓業界對其未來失去了信心。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從PSA(標致雪鐵龍)集團現有的產品儲備,抑或是合資公司神龍汽車的產品規劃中,我們都很難看到其在B級轎車市場“翻身”的機會。或許,盡快把剛剛收入麾下的歐寶品牌引入國內,成為PSA為數不多的出路。畢竟,與歐寶同平臺的別克君威銷量還算可以,而且PSA集團CEO唐唯實也說了,有些市場啊,就是對德系品牌感冒,現在有了歐寶,PSA集團從此也是有德系品牌的主兒了。
自主仍在陪跑
在B級轎車市場站住腳,一直都是自主品牌的夢想。吉利博瑞的出現,曾讓自主品牌揚眉吐氣了一把,至于其他企業的產品,則更多地充當“陪太子讀書”的角色。從數量上看,自主品牌推出了一大批車型,但從銷量上看,則幾乎全部是邊緣化的產品,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盡管繼續穩坐自主B級轎車的頭把交椅,但吉利博瑞的銷量卻在今年初快速地下滑,前兩個月下跌的幅度甚至接近60%,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尤其是在吉利快速補強SUV板塊之后,保證博瑞的銷量不被分流成為一件難事。要知道,作為自主品牌的功勛車型,博瑞真正的目標顯然應該是合資產品。
除博瑞之外,其余自主B級轎車的表現乏善可陳,只有海馬M6與傳祺GA6有大幅增長。另外需要強調的是,那些借助合資伙伴平臺打造的“偽自主產品”,例如榮威950(基于別克君越)、奔騰B90(基于馬自達睿翼)等,都已經被市場徹底遺忘。這也充分證明,妄圖通過合資伙伴淘汰的平臺“借雞生蛋”的路子,已經在當前的國內汽車市場走不通了。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