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整理的數據,2018年4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產量75,445輛同比上升136.6%,全年累計產量204,452輛同比上升170.9%。新能源客車產量4月份同比增長514.6%至7,295輛。
長安汽車同比增速最快
2018年4月新能源乘用車前十企業產量共6.02萬輛,占整體產量的79.8%。其中比亞迪和長安汽車產量同比增幅超過2倍以上。比亞迪產量同比大增,得益于秦、宋DM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熱銷,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比亞迪還將推出一系列車型,4月北京車展上,宋MAX、秦Pro和唐DM混合動力車型均亮相,有望助其銷量再創新高。
長安汽車則是因為奔奔EV和奔奔mini產量同比呈大幅上升,2017年10月,長安汽車發布了長安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計劃”,規劃在2020年成功打造“大、中、小”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到2025年將全面停售燃油車,實現全系產品的電氣化,由此可見長安汽車致力于新能源市場的決心。北京車展上長安汽車展出了CS75 PHEV、全新逸動EV460、逸動PHEV、奔奔EV以及CS15 EV五款新能源汽車。
寶馬5系新能源成本月插電式混動車型黑馬
比亞迪秦產量居插電混動榜首,同比增長高達498%。宋DM自2017年4月上市以來,獲得市場的普遍認可,累計產量接近4萬輛。
寶馬5系插電混動4月產量1,140輛,從2018年3月底華晨寶馬旗下的全新5系插電混動--寶馬全新530Le以49.89萬的售價上市以來,新車憑借非常高的性價比一直處于銷售火爆的狀態。日前,有國內媒體曝光了一份華晨寶馬內部郵件資料,郵件指示全國各經銷商自5月11日起停售530Le車型,并暫停交付已售出但未交車的車輛,目前暫時未知是否會對后續市場銷售產生影響。
北汽EC系列產量位于純電動榜首
北汽EC系列4月在新能源產量中依舊最好,價格低是其主要賣點之一,享國家補貼、地方補貼、車企補貼以后,新車實際成交價在4.98-6.28萬元之間,而且不限行,續航里程為156KM和162KM,可以滿足許多消費者代步車要求。
榮威Ei5 3月21日上市,據了解上市才10天就獲得超過2,000輛的訂單,4月產量為2,379輛進入前八,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跟消費者對上汽榮威品牌的信任是分不開的。從2016年開始,上汽榮威就陸續開始布局新能源產品線,插電式混動車型榮威e550、e950相繼面世,熱銷的燃油車榮威RX5也推出了插電混動版和純電動版,一步步從混動過渡到純電動車,這些車型口碑的積累是榮威Ei5銷量的第一重保障。
新能源客車產量集中度高
2018年4月前十企業新能源客車產量共6,567輛,占整體產量的90%。新能源客車的品牌集中度比乘用車更高。
新能源客車產量4月份累計同比增長318.7%至14,320輛。新能源客車產量相比2017年明顯提升主要還是在于政策的影響。政策過渡期的設置,并沒有導致出現類似2017年第一季度無車可賣或者有車也不敢賣的情況。相反,由于新能源客車過渡期的補貼要高于2018年6月12日正式退坡后的補貼,所以,反而出現搶先銷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