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緊湊型車銷量點評 自主品牌4月銷量喜人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2017年4月份汽車銷量數據,當月國內狹義乘
用車零售銷量為166.1萬輛,同比微增0.8%,2017年前4個月累計銷售709.25萬輛,同比下滑0.2%,增長仍未恢復為正。其中轎車零售銷量為83.64萬輛,同比下滑3.9%,占比乘
用車零售銷量的50%。下面我們就看下緊湊型各車型在細分市場的表現。
緊湊型車呈現出幾大突出特點:
一、4月份整體排名,月銷1.4萬輛成為進軍前十的門檻
如果說3月的2萬輛是進入銷量前十的標準的話,4月份將這一指標降低到了1.4萬輛的水平,各車型銷量的差距被進一步拉開。從前十名的銷量來看,4月銷量超越3萬臺的只有英朗;處于2-3萬臺銷量區間的車型排名為軒逸、朗逸、捷達、卡羅拉和速騰;第十名的長安福特福睿斯銷量取得了14 416輛的成績。
二、大眾品牌在前4個月銷量同比跌幅明顯
在銷量前十名的車型中,大眾品牌盡管仍占據半壁江山,其中一汽-大眾有三款車型在內,分別是捷達(銷量為23 370輛)、速騰(銷量為20 977輛)和寶來(銷量為16 417輛)。
整體來看,五款車型與去年同期的累計銷量對比不難發現,僅有寶來一款車型同比增長了49.28%,其余四款車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其中最為顯著的是速騰14.93%的降幅。
大眾品牌,尤其是一汽-大眾有這樣的市場表現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首先,在普通合資品牌當中,大眾品牌的指導價并無優勢,售價在一般品牌當中也是偏高的;其次,以往國人對大眾品牌競相追捧,全系車型在終端優惠幅度都非常小,在車市繁榮的時期市場優惠并不會作為消費者購車的主要考慮因素,但車市疲軟后,終端優惠就成為一劑毒藥,車企們也只能硬著頭皮喝下去,在產品日趨同質化的今天優惠少的產品自然就不能得到大家的關注;最后,寶來作為一款10萬元級別的主銷車型,在配置、空間和動力水平等各方面相對均衡,自然可以保持一定增長。
三、自主品牌出現恢復性增長
作為自主品牌的代表,自主品牌最終由5款車型躋身銷量排名前二十的行列,其中吉利品牌用帝豪EC7、遠景和帝豪GL三款車型支撐起了多半邊天。雖然吉利將這三款車型劃分為低、中、高三個檔次,考慮到帝豪GL在2017年前4個月取得月均8 900輛的銷量,仍不足以支撐吉利品牌在轎車方面的增長,也只能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吧。
好在有比亞迪F3在三四線城市的持續發力,以及艾瑞澤5在年輕人群中打開了市場銷路,才讓自主品牌在銷量上有了一定的基礎。
下一步真正考驗自主品牌的其實是能否有更多車型得到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青睞,銷量可以做的全面開花,在與韓系、法系品牌爭取市場份額取得階段性勝利后,努力提升產品品質及競爭力,繼續同第一陣營的合資品牌(德系、日系、美系)相抗衡。
四、受政治環境影響,韓系車未跟上大市增幅
由于政治層面的影響,加之最近韓系車在產品競爭力層面所表現出的疲軟趨勢,韓系品牌在最近2個月表現出嚴重倒退的傾向,現代朗動在4月僅賣出了6 246輛。
而兄弟車型起亞K3也只有6 356輛,與以往的市場表現相比也僅能用慘淡來形容了。另外一層原因還與自主品牌車型的市場競爭力增強有關,以往韓國車還能憑借性價比優勢在市場上有所作為,但自主品牌車型在強化配置優勢的同時,自身品質有了明顯提升,確實給韓系車一定的沖擊。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