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推七座版福美來 要把車賣給誰?
海馬在做產品規劃的時候,一直挺有前瞻性的,福美來很早之前就已是知名度最高的自主車型之一,到后來定位于小康選擇的普力馬也很早切入家用MPV市場。今年隨著二胎潮興起,海馬也踩準節拍于上半年推出了新一代的MPV車型,當時稱為海馬V70,現在劃歸于“福美來”這個眾人熟知的車型品牌下面,改名“福美來七座版”。
當然,名字換了,海馬方面也重新調整了車型布局,把2.0L車型取消掉,增加了1.5T+6MT的入門車型,這顯然是符合消費趨勢的——一方面渦輪增壓發動機帶來的性能和油耗更亮眼,另一方面在購置稅上也有優惠,這就大大增加了
新車型的競爭力。
實際上,對于改名這件事情,海馬方面坦言:海馬V70上市之后,他們發現市場對它的認知出現一些偏差,作為中高端消費者對MPV的認知是商務車的認知,低端消費者對MPV認知是面包車的認知,恰恰就沒有一個家用車的認知,但是海馬V70的客戶和應用場景其實更多是家庭用途。所以,海馬希望把“福美來”上升到一個轎車品類品牌,用“福美來七座版”的表述可以更好地讓消費者理解這款7座車型所瞄準的家庭用途。
當然,福美來七座版要做多人口家庭轎車的吃螃蟹者,關鍵還在于產品能否達到大家庭消費者的需求。福美來七座版必須要能夠滿足多人口家庭用戶的駕乘質感要求,而不僅僅是多一個第三排,這才是能否打開多座版家用車市場的關鍵所在。目前自主品牌中以寶駿730為代表的MPV車型,雖然優勢是性價比高,但更多偏向低端商務運輸用途,而且整車品質依舊滿足不了一、二線城市用戶對于質感層面的需求。
駕仕派在體驗之后,我們得出的一個最大感受是,福美來七座版的確有驚喜,四輪獨立懸掛的優勢和海馬的調校水準,讓這款車表現出了超越同價位家用車型的駕駛質感,僅以駕乘感受來評價堪稱同級中的數一數二。
福美來七座版的駕乘感受好是有天賦的,在別家都選擇低成本的扭力梁后懸掛的時候,海馬堅持用了多連桿獨立后懸掛,而且這幅懸掛和福美來轎車是一樣的。換句話說,這套底盤其實和之前的馬自達3是有不少淵源的。再加上這么多年海馬自己也早就把這套底盤吃透了,之前的福美來轎車、海馬M6的駕駛表現都有口皆碑,也和有一副好底子有關。
從駕駛體驗上來講,這輛車能夠給人一種很扎實穩健的感覺。除了視野更高之外,其他各方面的感覺都像一輛家轎——這就讓人開起來非常舒服,對于路面振動的處理比較到位,即便依舊保留了細碎的震動反饋,但也不會覺得廉價;同時懸掛調校是典型偏重于韌性的,在城市道路上高速變道或者立交橋上轉彎的時候你能夠感覺到懸掛支撐很到位,頗有點運動化的調校。
只是這款車終究是一款家用取向的車型,整體還是偏重舒適性,尤其是試駕過程中我遇到一段路面全是積水深坑,掛二擋緩慢開過去,底盤反饋很有韌性,沒有任何生硬的彈跳,比那些扭力梁非獨立懸掛車型簡直優勢太明顯了。
福美來七座版的入門車型也變成主打1.5T發動機,輸出調校也偏重平順性。低速下不會顯得沒有力,而高轉也不會有突兀的扭力釋放,加上離合的結合點比較寬泛,控制起來也比較輕松。據我觀察,這款發動機雖然渦輪介入時間在1500轉左右,實際發力區間應該在2000轉甚至更高,但那時候換擋提示已經早就開始提醒你升擋了。
它的6MT變速箱手感比較出色,進擋和換擋的質感都不錯,沒有那種空空蕩蕩的感覺,偶爾1擋和5擋會稍微干澀,不知道是不是
新車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倒擋是采用壓按的方式,但是你按下的時候一定要在標準的空擋才行,否則沒有辦法的推入擋位。
另一方面,既然是主打家庭七座,所以空間自然是這款車的一個重要賣點。以我這樣的175cm、75kg的體型來體驗,這款車的頭部空間非常寬裕,我幾乎可以有將近三拳的頭部空間,而后排乘客也毫不壓抑,而且本身坐姿就已經很高了,視野和SUV車型差不多。
我進入第二排,2+3+2的布局如果只坐6個人的話,第二排的空間簡直是隨便怎么躺。對于7座車型最看重的第三排空間,我測試了一下,當第二排座椅調整到剩一拳腿部空間的時候,第三排座椅我能保留兩指,至少不會抵到椅背,如果坐在后排的身材稍瘦小些,也絕對是夠用的。
另外第三排擁有可升降的頭枕,而且坐姿并不局促,兩邊還有水杯位和扶手位,也就是說后排的實用性是足夠了。當然,像其他6、7座布局的車型,福美來七座版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坐滿七人以后它的行李箱空間就相對有限了,不過大概也可放幾個隨身背包。
此外,福美來七座版的轉向采用了電動助力,除了會感覺手感偏重一些,轉向感也不錯,這也是海馬一貫的風格,始終有點運動基因。同時對比之前試駕海馬V70的感受,我發現福美來七座版的這個版本重新調整了剎車,之前有反饋海馬V70剎車行車短、剎車踏板偏硬,但在福美來七座版上已沒有問題了,只是前半行程還是偏軟,有點像日系車的感覺。
還有就是福美來七座版的靜音表現還是相當讓人滿意的,怠速和低速噪音都控制得很好,只是在高速時的風噪稍大些。沒辦法,車體這么大是一定會存在這小瑕疵的。
做好了以上兩點,福美來七座版就已經可以“保底”了,其余配置都是加分項。在配置方面,你也可以看出這是一款極力面向家庭消費者的車型,非常務實。標配了電子駐車,相比手剎也能節約出更多的儲物空間;全系標配了博世9.1版本的ESP系統,也就帶有上坡輔助,相當厚道。
次低配開始就帶有中控觸屏、皮質座椅、倒車雷達、行車電腦顯示屏、換擋提示等配置,但是手動擋全系都沒有多功能方向盤、天窗等配置還是有些遺憾。只能說,考慮到它擁有獨立后懸掛和全系標配的ESP,這種成本控制也可以接受,畢竟大部分的便利配置足夠使用了。
整體而言,在我們充分體驗了福美來七座版車型以后,我們對于這次海馬V70的改名原因還是可以Get到的。海馬把“福美來”上升到一個轎車品類品牌,通過七座版車型的加入讓“福美來”成為一個專屬于家轎品類的品牌,可以更好的強化消費者對于海馬產品體系的認知。
海馬認為,福美來七座版和轎車之間的特性差異其實不在于空間,而是座位數不一樣,給了選擇家轎品類的消費者一個更多的選擇,因此福美來七座版所爭奪的對象并不是那些廉價MPV的買家,更多是其他家轎車型的潛在客戶。
同樣,在駕仕派看來,福美來七座版這樣的定位策略其實很像是日本汽車市場的場景運用策略,把七座車型、大空間與“家庭
用車”概念聯系起來,不局限于MPV這個品類,以此牽動普通家轎買家的興趣。在傳統MPV車型持續低價化的競爭格局下,這樣的做法或許能夠讓更為質價兼優的福美來七座版得到大家庭消費者的認可,這也是海馬汽車差異化競爭的一個重要策略吧。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