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共1380個字,23張圖,閱讀完大概需要4分鐘
易車搶先實拍 日產Altima的每次換代都會選擇在紐約車展上進行,這次也不例外。這是Altima的第六代車型,當然也是我們熟悉的天籟的第四代車型。要想把這倆車的歷史搗騰清楚可以單起一篇文章了,與其說Altima是北美版天籟,不如說天籟是中國版Altima更確切。
我們熟悉的第一、二代天籟代號為J31、J32,不過實際Teana(真正天籟)也就到此為止了,從第三代國產的天籟開始,已經和第五代Altima(L33)采用同一平臺設計,也就是說現在咱們看到的第三代以及改款的天籟,嚴格意義上來說除了名字還叫天籟外,實際已經是Altima的翻版了。
而實際的Altima源自日產藍鳥的平臺,并一步步從緊湊型車平臺轉變為中級車平臺,并將日產Maxima擠向更大尺寸的市場,去和豐田Avalon競爭了。
所以當外媒提到Altima的時候,總說它是同級別操控最優車型,此刻你腦海里全是老款天籟的形象那必然會感到震驚。而實際上Altima高配版本,那臺采用VQ35DE的車型是當時北美市場能夠選擇的重量最輕的V6車型,百公里加速也在6s以內,并且在運動調校上一直超越同級別其他產品。
其實Altima的外觀一直讓我感到很舒服,直到2015年洛杉磯車展那次采用Vmotion設計語言的改款,原來沉穩并且充滿力量感的造型變成了一只憤怒的小鳥了。說實話,我恨少評論每個品牌的家族設計,不過日產的Vmotion配在自家的SUV身上確實比轎車看著要更順眼一些。
今天的紐約車展上,全新一代Altima上市其實我最關注的就是外觀到底如何變化。之前Vmotion2.0概念車的亮相也讓人多少對今天的Altima有了些猜想,那就是它一定會向著更加激進的造型前進,并且這也影響著未來引進國內的第四代天籟(第六代Altima)的形象,說了那么多,你是否和小編一樣很期待本次車展的Altima呢,大家跟隨我們易車前方媒體人員的腳步來一探究竟吧!
全新Altima前臉一點沒有收斂的意思,大嘴終于張開了,一條粗壯的鍍鉻大V從引擎蓋上的隆起一直延伸到車頭,氣勢也是囂張的不得了。不過引進國內后,不知道加上牌照架之后效果會如何。
大燈不再像老款那樣向上分叉,而是整體更加扁平化,邊角的線條也銳利起來,表情依舊憤怒,但是再也不像小鳥了,而是類似鷹窺視獵物一般兇狠。
下面一條腰線就有起飛的架勢了,從前后門把手的高低就可以看出,因為這條腰線基本是沿著門把手劃向D柱,到車尾與第一條腰線匯合。不僅讓車有俯沖的動感,也是側面除翼子板外最寬的位置。
最下面的腰線向內凹陷,首先突顯前輪的寬度,然后做卡腰的效果直到后翼子板結束,這也是目前大部分車的設計理念,不過Altima最下面這條腰線更加夸張。
我想日產應該是開啟了新一代內飾設計的篇章,而這套內飾應該叫“時代在召喚”,簡直是緊跟潮流的產物,我想大家在前一陣子發布的雅閣上已經看到類似的懸浮屏幕、木紋以及金屬勾邊的設計。但不管怎么說,都比之前正兒八經的T字型內飾立體多了,娛樂和空調的分區也更加明顯。
動力的變化一定不輸給外觀和內飾,之前媒體老師們大都估計會沿用老款自然吸氣的動力匹配,更因為在北美這個不存在排量稅的國度,追求多缸和大排量顯得更容易一些。
不過這第六代Altima硬是把自然吸氣給取消了,這多半是因為自己研發出了那臺VC-Turbo的2.0T發動機,讓日產終于在民用小排量渦輪領域又硬氣起來。
要知道這臺發動機正是前一陣子英菲尼迪QX50上那臺帶有可變壓縮比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通過機械連桿實現8:1到14:1的壓縮比轉化,從成本來說放到Altima上也真是不低了
最大功率248hp/5600rpm,273lb-ft/4000rpm,把英制單位換算成我們熟悉公制單位大概是185kw最大功率,和370Nm的最大扭矩。
總結:Altima來了一次徹頭徹尾的變化,從更加兇悍的外觀到渦輪增壓的發動機,不過再激情澎湃也要等看引進國內后是什么狀態,據官方成4月份的北京車展還不會亮相新的天籟。而根據日產的表現來看,屆時進入國內市場很有可能還會引用QR25DE那款2.5L自然吸氣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