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世界羽联最新排名|手机篮球比分|nba绝杀次数排行榜|世青赛2023足球赛程表

帝豪GSe火爆上市搶而空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 > 關于這次企業轉型,北汽昌河做了哪些準備?

關于這次企業轉型,北汽昌河做了哪些準備?

分享到
評論 瀏覽: 來源:新浪汽車 2018-03-22 08:44:00

2018年是北汽昌河再啟征程的開局之年,其的蛻變之路值得期待。

  新浪汽車訊 于洪凱發自南昌

3月21日,北汽昌河舉行“敢創同行”2018年度戰略發布會3月21日,北汽昌河舉行“敢創同行”2018年度戰略發布會

  “你見到我以后有什么變化?”

  “胖了。”

  “我真的相信過勞肥,確實是壓力大,壓著壓著就出肉了。”

  3月21日,自去年年底履新后,以北汽昌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身份,張朝翔首度在媒體溝通會上露面,而由于大昌河體系亟需在短時間內實現全方位融合,上述這場“打趣”的對話,或許可以讓張朝翔稍稍從壓力中抽離片刻。

  實際上,張的重負與威旺、昌河品牌的體系整合不無關系。

  2017年12月25日,北汽集團為扭轉自主品牌的不利局面,威旺正式并入昌河,成為其新能源汽車品牌,重組后的昌河汽車,也由集團的三級單位升至二級。

  為何要將兩個品牌實行整合?能否實現優勢資源的順利融合?后續如何提煉企業的發展重心?對于剛剛起步的大昌河而言,這些問題一直備受行業關注。

  然而時間僅過3個月,面對上述疑問,如今看起來,北汽昌河似乎一切均有了答案。

就2018年度戰略發布會,北汽昌河與媒體進行問答交流就2018年度戰略發布會,北汽昌河與媒體進行問答交流
為何要整合?

  “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溝通會現場,對于緣何將雙品牌進行整合,北汽集團副總經理、昌河汽車董事長蔣自力對媒體歸納總結。

  “首先,我們要做自主品牌乘用車板塊的堅定派;其次,集團的產業鏈條十分完整,因為品牌眾多,很多方面有重復和交叉,這次調整,讓北汽集團、尤其是乘用車板塊進一步清晰。”

  “以現狀來看,兩個單獨品牌不具備這樣‘吃蛋糕’的能力。”

  昌河汽車總經理助理、銷售公司總經理孫貴洋認為,在乘用車市場10萬元以下區間內,市場年均銷量可達1000萬輛,目前,威旺與昌河諸多車型售價區間均定位于5-15萬元,倘若單打獨斗,以目前年均十幾萬輛的銷售業績,并不具備消化市場空間的潛力。

  而待雙方重新構劃融合后,在15萬元以下市場,大昌河體系內,將可實現多款車型的全區間覆蓋,而在五年時間內,其或可兌現“百萬千億”的目標承諾。

同日上市的A6定位為 “越級智能家轎”,其將擔負起5萬輛的年銷目標目標同日上市的A6定位為 “越級智能家轎”,其將擔負起5萬輛的年銷目標目標
北汽集團如何支持?

  “昌河汽車不是孤軍奮戰,北汽正用全集團力量支持其發展。”

  在隨后的2018戰略發布會上,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集團將一如既往的在體系能力建設、產品研發等諸多方面,做昌河向前發展的堅強后盾。

  正因如此,活動現場,華夏出行、海納川、財務公司等北汽集團子公司掌舵人悉數出席,而這樣的場面的確難得一見,從中,我們也不難窺得北汽予以昌河的期望。

  事實上,一躍成為北汽集團下的二級公司后,北汽的確給予了這個新公司足夠多的支持。

關于這次企業轉型,北汽昌河做了哪些準備?

  研發層面,昌河將與北汽集團實現資源共享。

  蔣自立表示,位于景德鎮的“北汽昌河汽車研發中心”,將在未來定位于“工程中心”,負責技術層面的工程化設計;基礎技術的開發工作,將交由位于北京的研發總院實現落地。

  與此同時,在汽車四化的當下,北汽也將進行大數據、云平臺、智能研發領域的相應調整,未來,景德鎮將承擔起“數據中心”的落建工作,并將與北京達成兩地互動。

  新能源領域,基于2025戰略,昌河汽車經由整合集團資源,其在品牌、產能等層面構畫也已愈發明晰。

  例如,區隔于其他品牌,昌河汽車將產品定義為雙核驅動,動力上新能源與傳統燃油并存;此外,九江汽車產業園將成為其新能源制造基地,在40萬輛年標準生產能力的規劃中,新能源車型每年可生產10萬輛、傳統能源汽車達30萬輛。

北汽昌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朝翔北汽昌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朝翔

  此外,在人才領域,北汽集團在隨后展開的系列調整中,也將大量骨干集中到北汽昌河。

  例如,張朝翔此前曾任北汽股份總裁助理兼威旺事業部總經理,而在其統管兩個品牌的經營權與銷售權后,他也將與團隊盡全力為北汽昌河跑贏2018保駕護航。

  而為提高內部協同能力,此前,北汽昌河召開“大昌河 創未來”的創新訓練營,以期為各級領導及員工鼓舞士氣,激發團隊的作戰能力和創新意識。

  通過這一次整合后,經過對組織結構去臃腫的優化處理,北汽昌河擁有了一支扁平且快速響應的戰斗型組織。

如何保證銷量提速?

  繼北汽集團在自主板塊實行“北京汽車”和“昌河汽車”雙品牌構架后,意味著后者也將承擔起自主品牌的銷量重任。

  對于五年后的業績預期,在大昌河體系內,蔣自立認為其可實現100-150萬輛的數據跨度,而這將占到北汽自主品牌銷量的一半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汽集團主力軍。

  由此,為保證產品供應,北汽昌河在產能方面,也將通過整合集中,使其發揮出最大的規模效益。

  除九江工廠承擔起新能源車型生產工作外,洪源工廠將定位于經濟型車生產中心,通過對優勢產品整合優化,其規模化優勢將得以充分發揮。與之配套的是,洪源工廠發動機項目也已正式開工,規劃產能為24萬臺,一期工程計劃于2018年9月份實現竣工投產。

  待九江汽車產業園與新發動機工廠建成后,二者將與洪源以及景德鎮工廠一并組成集整車、新能源以及發動機產、供、銷、研為一體的北汽集團南方基地。

洪源工廠發動機項目于去年7月開工洪源工廠發動機項目于去年7月開工

  而在威旺、昌河產能融合的基礎上,關于如何優化雙方渠道,孫貴洋表示,昌河汽車不會主動清退一家經銷商,并將深化線下網絡服務的“閱兵能力”。

  “兩個品牌各自為占,昌河汽車并不具備優勢,合并以后,我們將擁有一級網絡600家、二級1200家,這在國內2300個縣級以上區域實現75%的地區覆蓋。”

  此外,孫貴洋認為,渠道完全融合后,也讓昌河汽車同時擁有1800個服務網點,這讓消費者修車半徑已經縮短至50公里。

  同時,雙品牌的渠道融合,也將提升昌河汽車經銷團隊的作戰能力。此前,服務單一品牌一級經銷商而言,一線人員要對7-8家網點進行管理指導,這無法做到對經銷渠道的精細化統籌,而至合并后,一線人員服務數量將不超過5家,這可快速提高線下網點的服務質量。

  產能及渠道的相應落建,對于北汽昌河而言,這為其的突圍向上,無疑奠定了一定基礎。

  

企業重心是什么?

  如果說自2013年始,在集團化1.0版本的4年發展中,讓北汽昌河完成了產品結構、基地建設、產品開發、集團文化的融合,使其在硬軟件上打好基礎。

  那么,自去年年底起,意味著昌河汽車邁入集團化2.0的新階段,而其首要任務,就是實現向“不斷滿足用戶移動出行需求的終端平臺服務商”作以企業轉型,而這其中的關鍵,將是其關于“移動眾創空間”戰略的規劃與落建。

活動現場,北汽昌河對于“人”與“物”兩個維度進行分別闡釋活動現場,北汽昌河對于“人”與“物”兩個維度進行分別闡釋

  目前,北汽昌河正圍繞“人”和“物”兩個維度,來打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第三空間”。

  基于人,昌河正通過“平臺化、模塊化和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以此實現滿足消費者的用車需求。

  根據這一思路,北汽昌河將致力于構建起自由組合的汽車制造體系,并打造出一個魔方化的空間體系,在該構想內,汽車各個組件的功能都可實現模塊化,消費者可根據喜好定制不同的模塊,無論是車身、外觀、動力系統,還是駕駛模式、內飾、科技配置等。

  而未來,通過對“眾創”策略的貫徹落實,昌河汽車將與眾多合作伙伴一起,實現技術眾創、產品眾創、服務眾創以及資金眾籌等,進而建立起一個移動出行場景應用的開放性眾創平臺,以此實現消費者用車場景的最大化。

北汽昌河與DHL開啟戰略合作北汽昌河與DHL開啟戰略合作

  基于物,在創新體系的不斷完善后,昌河將集中力量主打兩個產品圖譜:即經濟型乘用車、城市物流新能源車。

  目前,北汽昌河已經與眾多合作伙伴簽署了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包括與DHL開啟戰略合作,二者將聯手建立合作創新研發實驗室和開發工作組,圍繞新能源、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發力城市新能源物流終端。

  其中,二者合作研發的北汽威旺407EV,在可靠性、安全性、運輸效率以及續航里程上均表現出色,這為以“物”為核心的城市物流終端平臺,留出了諸多的想象空間。此外,北汽昌河還與北大創業訓練營啟動產業雙創戰略合作,二者也將在移動出行領域,進行開放式創新聯動,以此推動“眾創”模式落地。

北汽昌河Q7為新戰略實施后的重點車型,其定位為“智能空間SUV“北汽昌河Q7為新戰略實施后的重點車型,其定位為“智能空間SUV“

  顯然,對于北汽昌河而言,有關2018年的定義,之于沖刺更像是鋪墊。

  事實也是如此,對于今年企業的銷售預期,孫貴洋給出的答案為15.5萬輛,這相比過去一年18萬輛的市場業績不升反降。“今年就是想要放慢節奏,為下一年25-35萬輛目標做好基礎。”

  2018年是北汽昌河再啟征程的開局之年,也是北汽昌河推進“移動眾創空間”戰略的關鍵一年,如何從傳統汽車企業向移動出行服務商的實現轉變與革新?北汽昌河的蛻變之路,值得期待。


文章標簽:昌河 企業
編輯:中奧車網
相關閱讀
精選圖文
熱點資訊
關于網站
申請友鏈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隱私條款
網絡營銷 分站合作
關于我們
幫助導航
服務中心 常見問題
積分兌換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手機應用
常用工具
汽車報價 車型對比
品牌查詢 商家地圖
購車工具 咨詢低價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