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10月銷量數據分析和各款車型銷量點評
今年10月,一汽大眾銷售
新車181,860輛,同比增長20.2%,環比增長0.6%。但由于缺乏銷量快速增長的全
新車型支撐,一汽大眾10月的
新車銷量增幅,落后于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下滑至狹義乘用車生產商10月銷量排行榜的第三位。
相比同為第一梯隊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一汽大眾在售車型數量(13款)偏少,VW品牌主銷車型絕大多數集中在A級車市場,沒有SUV和MPV產品,奧迪品牌全
新車型奧迪A4L推出后,終端價格未松動,銷量貢獻有限。這些因素都限制了今年四季度一汽大眾整體銷量的增長。
大眾品牌:138,667輛,同比增長33.2%。
【9月亮點】
1、總銷量同比去年高達33.2%的增幅,較為少見。
2、邁騰(19,980輛)單月銷量接近2萬輛,全新換代車型被市場充分認可。
3、高爾夫嘉旅(6,735輛)開拓出國內MPV細分市場新藍海。
【潛在風險】
1、82.9%的銷量集中在家用A級車產品上,銷量集中度過高,受購置稅政策影響較大,可能會透支一部分明年的市場需求。
2、國產SUV車型2017年年底才能上市,明年缺少“增量”車型。
今年10月,國內轎車市場同比上漲11.1%,一汽大眾旗下VW品牌轎車產品,同比、環比分別上漲33.2%,遠高于整個國內轎車市場的同比增幅。
邁騰(19,980輛)10月同比上漲37.9%,環比上漲37.7%,在國產B級車中銷量排名第一。經歷了7月底的車型換代之后,全新邁騰快速渡過了產品換代的銷量波動期,全
新車型被市場快速接受。
小編認為,今年下半年,購置稅優惠政策,也給國內B級車市場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合資品牌1.6L以下B級車產品銷量普遍增長,這也改變了一部分B級車消費者原有的消費觀念,在整個市場萎縮的同時,消費人群和消費習慣,也在發生著一些微妙的變化。小排量和混動車型,可能是明年各大合資車企,在B級車市場布局的重點方向。
作為一汽大眾四款主流家用轎車產品,10月,除高爾夫(15,070輛)呈現同比下滑態勢之外,速騰(32,816輛)、新寶來(30,229輛)、捷達(29,637輛)皆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四款家用A級車產品的合計銷量,占到了一汽大眾VW品牌總銷量的82.9%。
對于任何一家銷量TOP5的汽車品牌而言,超過八成的銷量,全部集中在7-15萬的轎車市場內,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焦慮。
在一汽大眾三款熱銷的家用A級車中,速騰(32,816輛)同比上漲18.7%,在A級車市場中排名第四。隨著2017款速騰的到來、產品口碑問題的解決,以及1.6L及以下產品受購置稅減半政策即將停擺的紅利影響,速騰10月銷量持續大幅提升。至少,在2016年國內A+細分市場內,還沒有一款合資車型,能夠像速騰一樣,拿下月均2.8萬輛的市場份額。
新寶來(30,229輛)同比上漲45.4%,在A級車市場中排名第六。自今年改款寶來上市以來,其銷量一直穩步增長,到10月為止,已經連續5個月呈現同比正增長態勢。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寶來和朗逸之間的銷量差距,其實一直保持著一個相對的比例,兩款相同品牌、相同技術平臺的產品,在10月拿下了國內A級車市場近8萬輛的市場蛋糕,在中國市場,這個奇跡很難再被復制。
捷達(29,637輛)同比上漲18.7%,在A級車市場中排名第七。作為一汽大眾的王牌車型,全新捷達已于廣州車展上迎來了首次亮相,并將于12月7日正式上市。外觀方面,新款捷達與之前曝光的諜照相吻合,采用了大眾最新的家族風格,整體視覺效果相比現款捷達更加精致;內飾方面,新款捷達的內飾布局與現款車型基本一致;動力方面,新捷達在保留1.4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同時,還搭載了一汽大眾全新EA211系列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為何啟用全新的1.5L發動機,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今年是一汽大眾成立25周年,也是其“發軔之年”。隨著華東、華北基地的相繼開工,一汽大眾全國性戰略布局基本完成。并且在年內已陸續發布了全新寶來、全新高爾夫·嘉旅、全新一代邁騰、全新奧迪A4L、首款跨界旅行車蔚領等車型,最后一款便是上面提到的新款捷達,進一步對產品線布局實現完善。
一汽大眾之所以會加快對跨界類產品的布局,也是為了應對沒有SUV產品的局面。今年5月推出的高爾夫·嘉旅(6,735輛)快速受到消費者認可,10月同比上漲42.8%,使得高爾夫全系車型(兩廂、GTI和嘉旅)10月供售出22,382輛。在嘉旅成功打入市場的基礎上,一汽大眾將進一步布局跨界車型市場。
今年10月中旬,一汽大眾第二款跨界車型C-treck正式命名為“蔚領”,并已于11月3日上市。此次上市新車共有1.6L、1.4TSI兩種排量7款車型。相比同級別三廂轎車,旅行車在載物能力方面更具實用性。在同價位車型中,蔚領主打“跨界旅行”理念,避開了諸如“大兩廂”、“跨界車”等其它產品已經用過的概念,至于“小旅行車”概念能否被消費者所接受,半年之后看銷量。
奧迪品牌:43,193輛,同比下滑-8.6%。
【9月亮點】
銷量平庸,暫無亮點。
【潛在風險】
1、Q3銷量出現大幅波動,原因有待確認。
2、全新奧迪A4L上市后,新車價格體系無法實現原有銷量。
3、經銷商抱團抵制奧迪與上汽合作,可能會影響到一汽大眾奧迪品牌12月市場表現。
今年10月,奧迪品牌銷售新車43,193輛,同比下滑8.6%。從銷量數據上來看,奧迪仍是今年國內豪華汽車品牌的冠軍。前十個月累計銷售新車454,437輛。預計2016年全年新車銷量在53-55萬輛之間。但與奔馳咄咄逼人的增長勢頭相比,上汽與德國奧迪之間最近的一系列合作計劃浮出水面,也給整個奧迪品牌未來在中國市場的走勢,留下了很多不確定因素,這其中,最受傷的,當屬一汽大眾和旗下的奧迪品牌經銷商。
奧迪A6L(123,62)10月銷量同比下滑11.4%,超過了寶馬5系,重回細分市場銷量冠軍位置。但從1-10月115,744輛的累計銷量來看,今年已經被寶馬5系所超越。在這個細分市場上,寶馬5系低價賺銷量,奔馳新E高價賺利潤,奧迪A6L,則更像是在維護自己細分市場的江湖地位而戰。
今年9月,全新換代的A4L(6,229輛)銷量同比下滑41.4%,被奔馳C級(8,517輛)和寶馬3系(6,777輛)超越。這一銷量表現與三方面因素有關:一、新老車型交替。9月10日,基于全新MLB模塊化平臺打造的奧迪A4L正式上市,消費者對全新產品的認可,以及對新價格體系的接納,都需要時間。二、本次推出的6款車型均為2.0T車型,規劃中的1.4T發動機車型,計劃在明年中旬推出,消費人群覆蓋面變小。三、奔馳C級來勢洶洶,同時分食了寶馬3系和奧迪A4L兩款車型的部分市場份額。
但小編對于奧迪A4L未來的市場表現則并不擔心,目前新車上市僅3個月,和老款車型相比,新車的終端讓利很少,消費者并不適應目前的價格體系,從產品本身而言,全新一代奧迪A4L仍有很多亮點。隨著明年終端價格讓利增加,以及1.4T車型的逐漸推出,奧迪A4L本身的銷量壓力并不大。終端價格一旦到位,銷量恢復去年水平也沒有難度。只是在今年年底前,這款車型很難給奧迪帶來更多的銷量貢獻。
在兩款主銷轎車直面慘烈的市場競爭同時,A3和Q5這兩款車型成為了奧迪10月的重要 “增量”來源。10月,A3(7,937輛)同比上漲31.8%,繼續在細分市場保持領先優勢。奧迪Q5(11,176輛)同比上漲4.3%,大幅領先其主要競爭對手GLC(6,930輛),繼續保持著豪華品牌SUV細分市場單月銷量的頭把交椅。明年全新一代產品國產后,競爭優勢有望進一步強化。
相比之下,奧迪Q3(5,919輛)10月環比下滑43,3%,Q3的銷量波動,值得關注。在這個細分市場上,奧迪Q3正面臨著老對手們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例如,今年5月上市的新一代華晨寶馬X1(5,434輛)月銷僅比其少485輛,奔馳GLA(5,100輛)僅比Q3少819輛,兩個主要對手銷量的穩步提升,也分食了奧迪Q3原有穩固的消費人群。
對于奧迪品牌而言,今年最大的挑戰,還在于目前德國奧迪與中國經銷商之間微妙的關系,經銷商抱團取暖,第一次與德國奧迪之間的談判不歡而散。經銷商揚言要停止進車給德國奧迪施加更多壓力。
這些博弈的背后,夾在當中的一汽大眾則成為了最無辜的受害者。經銷商是否真的會抱團取暖?奧迪12月在中國市場如何布局銷量?以及上汽奧迪未來一系列的項目進度如何?這些問題,都會給奧迪品牌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困擾。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