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在TOP5合資車企中,誰增長最快?答案是東風日產。
11月,東風日產共銷售新車132,692輛,再創歷史新高,并連續三個單月突破十萬輛。在TOP5的乘用車企業中,東風日產(11月排名第4)同比增長最快,達到了16.2%。截止12月1日,東風日產全年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了100萬輛大關,全年108萬的銷量目標,也在昨天順利達成。
今年日產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基礎,得益于三款車:軒逸(324,148輛)、奇駿(165,298輛)和逍客(126,217輛),1-11月,它們累計銷售了615,663輛,占到了整個日產品牌銷量的68%,接近七成。
近日,有媒體報道啟辰品牌將獨立運營,對于整個東風日產而言,啟辰增長放緩,除了產品本身之外,渠道下沉力度不及其它本土品牌,也是影響其銷量的原因之一。獨立運營,優化渠道,也許是為明年更為激烈的競爭做準備。
日產:“增量”仍靠軒逸一款車
日產品牌:121,686輛,同比增長17.8%
【11月亮點】
1、軒逸單月突破4.5萬輛,細分市場第一,同比增長21%。
2、天籟(11,159輛)單月銷量重回“萬輛俱樂部”
【潛在風險】
1、藍鳥、TIIDA兩款車型月銷量波動大。
2、奇駿11月銷量同比負增長,下滑4.6%。
3、明年1月購置稅優惠政策縮水,一季度銷量壓力陡增。
小編認為,明年日產品牌在SUV市場上,可能是受1.6L購置稅政策影響最小的一家,逍客的1.2T車型上市一年,一直不是主銷車型,奇駿沒有2.0L以下產品,對于東風日產而言,明年一季度在SUV市場,更多的壓力,來自于競品的升級換代。
逍客(15,680輛)11月份再次刷新了歷史最高單月銷量。自去年10月換代以來,逍客快速擺脫上一代車型的尷尬定位,銷量增長迅速,基本站穩今年緊湊SUV銷量前十、合資SUV銷量前五名的位置。
有趣的是,盡管今年1月推出了1.2T車型,但逍客目前主銷的仍是2.0L車型,明年最大的壓力,來自于更多全新競品的推出,比如Jeep全新指南者等。
相對逍客而言,奇駿(19,556輛)同比下降4.6%,環比增長9.8%的成績,則顯得有些“四平八穩”。奇駿今年一直在緊湊SUV第7、8名徘徊,而奇駿是TOP10中不享受任何購置稅“紅利”,但卻是官方指導價起價最貴的車型。
明年國內合資SUV市場的大趨勢是產品升級、消費升級,其中受沖擊最嚴重的,將會是幾款日系緊湊型SUV,在20-30萬的主流價格區間內,由于產品尺寸、配置等方面的差距,日系緊湊型SUV的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少,這也是明年奇駿不得不面對的市場壓力。
今年11月,樓蘭(2,744輛)跑贏了細分市場的同比增長速度。目前,國內中型SUV共35款,而去年同期僅為23款。在其它合資品牌豪賭中型5/7座SUV市場的時候,這個市場的開拓者樓蘭,卻一直沒找到自己的方向。
相比兩款熱銷的SUV,日產全新轎車產品在11月發生了一些變化。藍鳥(7,981輛)和西瑪(212輛)這兩款代表市場品牌年輕化的產品,在銷量表現上依舊存在著一定問題;天籟(11,159輛)、TIIDA(7,436輛)同比和環比均呈增長趨勢,這是一個利好的消息。此外,軒逸(45,232輛)目前依然是日產品牌乃至東風日產無可替代的存在。
11月份,軒逸銷量突破4.5萬輛,單月銷量歷史新高(2016年國內乘用車單月銷量第三高),同比增長20.9%,環比增長11.2%,超越了朗逸(42,716輛),一舉奪得2016年11月份的
汽車銷量排行榜冠軍。
軒逸一款車型,就占到了日產品牌11款在售車型總銷量的37%,這個比例在TOP5車企中是最高的。小編認為,國內消費者對軒逸的認可,也是對日產品牌在A級車市場舒適、高性價比形象的認可。如何做好做大軒逸系列產品?優化日產在A級車市場的其它產品布局?把軒逸做成類似捷達、朗逸這樣的長期暢銷車型品牌,也許比引入更多細分市場產品,更具長期回
報價值。
天籟(11,159輛)11月份的數據可圈可點,時隔五個月再次回歸“萬輛俱樂部”,位列國內B級車第6名。不過,從1-11月累計銷量(82,824輛)來看,天籟與日系領頭羊雅閣(14,972輛)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的(累計銷量相差33%),今年已經無法回到合資中級車市場第一陣營。
啟辰:獨立運營之后靠什么拼銷量?
啟辰品牌:11,006輛,同比下降1.9%
【11月亮點】
啟辰T70(8,373輛)同比增長30.9%。
【潛在風險】
轎車產品線全線潰敗。
相對于10月份的銷量數據,啟辰品牌11月環比20.2%的銷量數據表現是值得肯定的。但這依然無法改變,啟辰品牌銷量全靠一款SUV支撐、轎車產品銷量全線潰敗的尷尬現狀。啟辰顯然應該著眼于未來,這包括啟辰造型中心打造的首款產品——啟辰T90,以及2017年啟辰將密集推出的四款新產品。
在2016年廣州車展上,啟辰T90正式公布預售價格(12-16萬),作為啟辰品牌最新旗艦車型,也是告別過去“翻新日產淘汰車型”模式的第一款產品。啟辰T90本月25日將正式上市,可以說它幾乎決定了啟辰品牌未來的命運。
明年啟辰四款產品將密集推出啟辰新SUV,包括比T90小一級別的全新SUV、首款MPV以及一款純電動車和10萬元左右三廂轎車。小編認為,本土汽車品牌的崛起,產品力與產品數量多少只是其中一個基礎層面,渠道同樣需要更加下沉去迎接那些真正屬于自己的消費者。
啟辰品牌在中國市場已經推出六年,至今仍處于依附于東風日產經銷商體系架構之下的品牌,轎車產品的全線潰敗,也和產品力本身密切相關。明年獨立運營,引入更多全新的SUV和MPV車型,能否改變啟辰的命運?在消費者心中,啟辰品牌的特點在哪里?賣點在哪里?目前還沒有明確輸出。
東風日產在年輕化營銷和渠道方面的出色把控,在11月銷量上也有所體現。日產品牌對于A級市場上的產品優化有了階段性的效果,但從整體來看,更深層次的“年輕化”還“在路上”。只有產品、營銷、渠道三位一體,才能應對購置稅政策可能帶來的波動。
啟辰品牌開始做積極轉型努力,只是從產品層面來看,T90似乎有些特立獨行。對于這樣一款生存意義遠大于定調意義的車型來說,似乎是一次大冒險。另外,明年推出的四款車型,能夠多大程度上告別“翻新”模式,渠道如何改變去擁抱消費者?品牌帶給消費者的價值是什么?這些問題如何解決,也是決定啟辰能否健康活下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