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意滿滿的沃爾沃S90能否成為豪車市場的下一個爆款?
趕上了“消費升級”的大浪潮,國內C級車市場越來越有看點。當市場蛋糕漸漸做大,總體銷量往上躥的時候,整個市場格局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在第一陣營,德系三強的角逐從來沒有停止,伴隨著寶馬與奔馳的“直線加速”,是奧迪在銷量寶座上的憂心忡忡。第二陣營,具有代表性的捷豹路虎、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投入了日趨完備的產品陣線,銷量也慢慢浮了上來。算是重返戰場的沃爾沃,祭出了新旗艦車型S90,既然姍姍來遲,那么還能在C級車市場中如愿立足嗎?在S90身上,究竟有哪些差異化優勢,可以打動為升級而來的消費者呢?
沒有差異化,何以談競爭?
在市場競爭中,最擔心的就是泛濫的同質化。如果想要消費者在“眾里尋他千百度”中,一眼就能瞄準“燈火闌珊處”,最應該避免的,是模糊化的標簽與定位。無論如何,你都需要打出那么幾張漂亮的、專屬的、王炸級別的底牌。
且不談S90或面子、或里子的“沃爾沃元素”,先來挑破三件值得玩味的“趣事”。其一,有別于標軸版,國產后的S90加長了,然而,沃爾沃并不是在數字后面直接加了個L,而稱之為S90長軸版。占主流的解讀為,沃爾沃S90長軸版并非“中國特供”,而是銷往全球的,車名后面加L的做法未必適合所有的地球人。
其二,沃爾沃S90全系皆為2.0T發動機,但是功率調校不一,從低到高,也就分出了T4、T5、T6和T8(混動)共四個級別的細分車型。在前幾天舉行的國產S90上市發布會上,已經給出了T4和T5版本的準確價格,從36.98萬至55.18萬元不等。論價格,S90以近乎俯沖的方式重返了這個“殺紅眼”的C級車市場,與當初的XC90采取了“判若兩人”的價格策略。很顯然,沃爾沃S90既要樹全新標桿,也要扛走量大旗,“魚和熊掌”欲兼得,那么有可能嗎?也許,由新生代消費升級用戶所組成的“換血式”的豪華C級車市場,能夠遞給沃爾沃一個光榮回歸的機會。畢竟,40-50萬價格區間,在未來正是由原B級轎車向上升級的潛在消費市場,這部分用戶對個性化、品牌內涵、性價比和配置均有更高的需求。
其三,并非虛晃一槍的T8三座版。賣給老板,還是賣給司機?在國內C級車市場,沃爾沃“第一個吃螃蟹”,推出三座版車型的。很難說,沃爾沃此舉是否正中“老板們”的下懷?總之,《童濟仁汽車評論》也非常關注這款車型在未來的市場表現,作為國內唯一的三座版C級車,T8長軸版似乎也是想在更高價位的市場上,做一個差異化的賭博。
當安全不再是唯一的底牌
我們總是戲稱,沃爾沃是汽車安全領域的“祥林嫂”,無論干啥,總能和安全扯上關系。這樣說,并不是否認沃爾沃在汽車安全領域的特殊貢獻,而是不得不去思考,在豪華C級車領域,“安全”能否成為一種“獨特標簽”。也許,安全已不再是沃爾沃撕開市場缺口的唯一底牌。按照行文脈絡,此時應該論及S90的產品亮點了,也就是沃爾沃捏在手里的幾張底牌。
底牌一:顏值。在C級車這一級別中,其實劃分為兩類群體:BBA和非BBA。在看“俗”了德系三強的“老模樣”之后,第二陣營中的諸多品牌都有“不俗”的一面。自從去年因為“車模事件”提前曝光的S90,關于沃爾沃全新的家族化設計風格點贊的居多。有人說,這是從北歐吹來的“性冷淡”風,低調但不失奢華。跳出BBA背后的“圈子論”,沃爾沃“雷神之錘”和“直瀑格柵”,也的確招徠了更多關注的目光。當下一級市場的消費者紛紛“向上登陸”,在權衡了個性化和性價比之后,或許,沃爾沃的低調本質反而更切合一部分人的胃口。
底牌二:加長。軸距加長120毫米,其實就好比站穩腳跟的及格線,務必為之,這仍然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國情所向。畢竟,連一向聊運動的捷豹XF在國產之后也選擇了加長,這條及格線還是相當具有威懾力的。其實,加長也不再是“亞洲圈”的獨特文化,“中國特色”也未必準確,放之全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逐漸青睞于加長后的車型,這種越級式的體驗放之四海也皆準。順理成章的,沃爾沃S90長軸版向全球布局,也就很好理解了。
底牌三:科技。論科技元素,是諸家品牌在宣傳文稿中的一大共識,也難怪汽車品牌紛紛涉足CES電子展,傳統車展反而要漸漸荒廢了。而科技色彩,也恰如其分地吸引了“年輕化”消費群體的注意。沃爾沃強調的科技內涵,仍然繞不開“安全”的金字招牌,從入門級開始,S90標配了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和Pilot Assist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對于講究配置的科技控而言,說不定就此動心了。
魚和熊掌的兼得悖論?
小編持有一個觀點:沃爾沃最大的難題,在于多年來沒有更新過產品線,由此欠下的品牌債,只有用新產品慢慢還。
上一款旗艦車型S80,最初是1998年基于福特EUCD平臺的產物,2006年才推出了較大改動的產品,但整車基礎架構仍是“爺爺級”,17年之后,全新一代的S90才正式推出,對于任何一個豪華品牌而言,旗艦車型多年不換代,都是品牌欠的債。目前除了XC90和S90之外,沃爾沃在售車型,多數也都是非常陳舊的技術平臺不斷優化的產物,即便是已經國產的XC60和S60L,也都無法和其它競品的全
新車型對比,只能通過終端價格的不斷優惠,賺取
新車銷量。
從福特剝離,再入吉利,并最終實現“自我造血”,沃爾沃仍然花費了很高的時間成本。一度缺席戰火燎原的市場前線,與消費者的距離遠了,也就容易被淡忘,容易被邊緣化。如今,S90遲遲歸來,欠下的債只能慢慢還。
在“第二梯隊”多數向好,或在價格上,或在產品上,皆有獨特市場打法的大背景下,沃爾沃S90的“魚和熊掌”又該如何兼得?品牌和銷量之間,只能是“第二梯隊”的悖論嗎?40萬以上轎車市場的新一輪升級,其實帶給了諸上品牌一次擴張市場份額的機會。
在品牌和銷量的天平上,或許,銷量所占有的權重也會更大一些,起碼,沃爾沃應如此,從XC90的市場思維中跳出來。從T4、T5的上市發布會來看,沃爾沃選擇了較為親民的售價,也凸顯了與BBA的差異化特色,抓住消費升級的機會,希望能夠激活新興消費人群和年輕中小企業主用戶的青睞。此外,通過旗艦轎車產品的全新換代,對未來更多60和40系列新一代產品的推出,將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