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很強實力的樓蘭 卻偏偏賣不出好銷量?
東風日產樓蘭是一個好作品,光從名字就能帶給人想象空間。剛聽說這款車的的時候是2012年的時候,幾年前汽車廣告宣傳速度沒有現在快,我知道這款車是國產樓蘭Murano====上市一年后的地區
活動的宣傳。印象深刻是車身線條和外觀設計比日產家族的產品超前太多,再加上東風日產為它賦予了具有神秘東方特色的中文名——“樓蘭”。
新款樓蘭出現之前,拿這個問題問每一個東風日產的代理商,他們都會露出相當尷尬的表情。事實在我印象中,大部分東風日產經銷店里面甚至都不會放樓蘭的展車。到底上一款樓蘭的銷量有多低,我們看看圖就知道了。
這樣的銷量數字,相信日產GTR都比它高。從我看來,上一款樓蘭銷量低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是它定價過高。日系三大品牌中,日產在中國的產品一直都是貼近平民需求消費的。而上款樓蘭48.88萬的定價,比天籟公爵VIP貴十幾萬的價格,對于日系家用品牌來說,可以算是天價。同樣價位已經可以輕松把德系三大品牌的旗艦車型開回家,樓蘭上市時的價格定位臺高,違背了東風日產25萬以下的安全價格區間。
加上樓蘭也就是MURANO,本來就是為北美消費人群定制,曾獲US NEWS頒發的“最具價值五座SUV”,北美地區年銷量超過12萬臺。樓蘭在北美非常便宜是重要原因,售價3萬-4萬美元,折合人民幣最多不過24萬元,在中國最多是一臺奇駿的價格。
另外,有些好事之人相信“樓蘭”這個名字如同魔咒。畢竟樓蘭國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用這個中文名不是大吉大利的做法。
新款樓蘭的體驗
從2015年6月上市至今,阿麟
試駕的這款樓蘭一直沒有更新改款的消息,說明官方對現款樓蘭的自信,也說明后續的研發部門實在沒太多心思花在它身上。很多人猜測樓蘭在改款以后會改官方中文名,事實也證明東風日產還真不信了這個邪。
現款的樓蘭的外觀實在太好看,對比漢蘭達、昂科威、銳界、自由光這些中型SUV的代表作來說,現款樓蘭確實非常年輕和張揚。作為日產旗下SUV,樓蘭的外觀其實跟奇駿逍客不太相似,反而跟藍鳥、西瑪這兩臺V-Motion代表作更接近。它的設計語言充滿了激進和想象力,V-Motion前臉、回旋鏢前燈、懸浮D柱等等細節引領著日產車型的設計方向。
阿麟
試駕的是頂配旗艦版樓蘭,與銷量最高的中低配相比,它用的是20寸運動化大輪圈,氣勢比較磅礴,不過20寸輪圈的樓蘭只有頂配至次次頂配共三款才有,其他八個款都是18寸輪轂。其余如果說外觀的話,頂配與低配相差無幾。以至于即使買中低配,樓蘭開出來還是挺有面子的。
除了面子,里子同樣重要,我認為樓蘭的里子比面子表現好。
試駕的車型是酷黑色內飾,日產的樓蘭本有兩種內飾顏色可選,另外一種米白色的淺內飾是我最不喜歡的,不是說不好,只是全車淺色內飾太過居家,對于喜歡在外頭浪的男性來說不夠帥氣。而它用的深色酷黑內飾,顏色比宣傳時的照片要淺,是一種淺色的灰黑,好處是不會顯得壓抑,而且質感更高。應該會讓年輕消費者為它加分。
走進車里你感覺高科技的地方不會很多,不過當車啟動時,儀表盤的7英寸3D顯示屏和中控按鈕浮現的字體會帶給你驚喜。由于是頂配車型,內飾面板的材質好得讓你難以相信它是日系車型。多層拉絲面板、覆蓋在扶手和艙體的柔軟包裹、V-Motion的鷗翼式中控臺會讓你情不自禁想起德系車型的高級感。
當然,它發揮的最好的自然是它的強項——座椅。有人戲稱,日產是沙發制造廠,下至騏達天籟,上至貴士、途樂,都有給人“移動沙發”的錯覺。當你坐上去會感受到它的座椅雖然很厚,但與人的接觸感覺是相當輕盈,因為它采用了三層的緩沖材質,在人坐下時能適應脊椎的彎曲進行形變,帶給人舒適感,而跟座椅離開以后,你發現它會馬上恢復成原樣,好像從來沒有人坐過一般,并不會像海綿沙發那樣凹陷式變形。
樓蘭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都是一樣地舒適,配合上樓蘭充足的后排的空間,絕對會讓乘坐者在高速上秒睡。
試駕當天有進行過對比,感覺要討論后排舒適度的話,同級別中,樓蘭肯定是分數領先的一個。
樓蘭的空間是它的硬傷。我們首先研究它的乘坐空間,前排座椅空間有勉強足夠,不過我發現前排頭部是它的局限,受制于設計過于好看的外觀,前排頭部給不了一般中型SUV那種“舉頭望明月”式的開闊。阿麟身高174cm,把駕駛座上下調至最低,依然發覺頭發碰到車頂,有可能是因為全景天窗的設計,天窗周圍部分比一般車型的車頂要低。比較幸運的是,后排的頭部空間是充足的。
不過討論到后排的腿部空間,有人反映說比漢蘭達之類的要小,而且后排座椅有點“吊腳”,就是腿部深度不足。對此可以理解成,由于樓蘭的設計者致力于把后排的隆起消失,把一臺四驅車的后排地板設計得比較高,導致壓縮了后排兩邊座位的腿部空間,我們在
試駕時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只能依靠后排座椅的超級舒適度來調整不能舒服地蹺二郎腿的缺陷。
另外樓蘭的空間缺陷還體現在儲物上。不滿意的有三點:一,每個門板只有一個水瓶的放置空間;二、扶手箱的里頭只有一個錢包大小的儲物空間。三、副駕駛的手套箱空間很尷尬,只要是副駕駛有人的狀態下,手套箱的開口不足30°。
另外一點非常不滿意的,就是這臺樓蘭雖為頂配,但看似簡單的娛樂系統,操作起來十分麻煩。同2010年以前的車一樣,每次手機藍牙連接都要重復確認幾次,系統不會默認連接的手機。系統不會記憶你熄火以后停留的電臺頻率,每次啟動車輛時,電臺都會復位成默認的調頻,而且還沒有自動搜臺記憶功能,這樣的人機交互系統在今天隨便一臺國產車都能超越。繁瑣的娛樂系統操作簡直浪費了這車11揚聲器的BOSE高品質音響。
從此可見,樓蘭的定位沒錯是準豪華級別的SUV,為了打破過去扶不起的銷量窘狀,樓蘭的定價做了大幅度的調整,今天能夠二十萬出頭就能消費起來,實在對得起日產性價比之王的名譽。
可在同級競爭中,它的功能度劣勢于漢蘭達、昂科威之流,空間連自家的奇駿都勝不了;而高級感,國內認的大多都是德法系列。所以樓蘭的消費者范圍,就像樓蘭城在神州上,非常小眾。倒不如MURANO在北美市場的成績,穆拉諾血紅色的玻璃一樣,便宜又亮麗。
關于樓蘭的靜態體驗我感覺可以先到這。下一篇文章里,阿麟會把樓蘭的動態體驗一起說說,而且會有一個口碑很好的對手一起對比測評,敬請期待。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