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2017年1月銷量點評 邁騰穩坐B級車冠軍
2017年1月,一汽大眾共銷售
新車198,079輛,回歸國內乘用車企第二名。2017年,一汽大眾制定了全年200萬輛的銷量目標,1月
新車銷量近20萬輛,迎來首個“開門紅”。
2016年是一汽大眾“產品大年”,陸續推出了全新寶來,到高爾夫·嘉旅、全新一代邁騰、奧迪A4L、蔚領、新捷達等多款
新車。2017年,這些產品都將進入銷量回報期。
從今年1月的銷量看,盡管VW品牌沒有SUV車型,但轎車產品仍取得了同比15%的增長。相比之下,1月奧迪品牌的銷量,則出現了同比7.6%的下滑。
2016年12月,一汽大眾在全年銷量目標提前完成的情況下,雪藏了部分銷量到今年1月,這也使得VW和奧迪兩個品牌1月銷量環比大增近60%,《童濟仁汽車評論》認為,一汽大眾近兩個月的銷量,取平均數看,比較有參考價值。
▎2017年:一汽大眾會面臨哪些挑戰?
除了年底將發布的新高爾夫,2017年一汽大眾VW品牌沒有全
新車型,主銷的三款A級車(捷達、寶來和速騰)需要承擔VW品牌大約100萬輛/年的銷量,任何一款車型在細分市場的波動,都可能會影響到全年VW品牌的走勢。
產能方面,一汽大眾華南佛山二期基地與華東基地都計劃于2017年建成投產,投產后兩個基地可新增60萬輛產能。這些產能也是為了2018年的多款SUV做準備,從賣轎車到賣SUV,2017年也是VW品牌整個營銷體系,需要充分準備的一年。
相比VW品牌的“穩中求突破”,2017年,奧迪品牌會面臨更多不確定的挑戰。
去年雙11出現的“上汽奧迪”,徹底打亂了奧迪和一汽在中國市場多年穩固共生關系:1月16日一汽、奧迪正式簽署《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雙方將在21項核心領域開展深度合作。2月16日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強勢發布《三亞聲明》。《童濟仁汽車評論》認為,渠道經銷商體系結盟形成統一戰線,對任何一個汽車制造商而言,都意味著渠道把控力被削弱。
除了內患,外憂則來自競爭對手的挑釁。奔馳和寶馬1月在中國
新車市場的強勢表現,也可能會讓原有的ABB格局變為BBA,如果廠商和渠道無法齊心協力,卻相互博弈的話,奧迪在2016年必然會損失市場份額,份額降低后,再想追回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大眾品牌:全年目標就是“穩中有升”
大眾品牌:147,010輛,同比增長15.5%,環比增長51.4%
【1月亮點】
1、邁騰坐穩國內B級車市場銷量第一。
2、捷達單月銷量達43,265輛,創歷史新高。
【潛在風險】
1、速騰、高爾夫1月銷量同比有波動,今年“穩中有升”壓力較大。
2、蔚領和嘉旅的月銷量如何穩步提升,值得關注。
邁騰(20,058輛)同比上漲10.5%,在國內B級車市場中排名第一名。國內B級車呈現三大趨勢:1、奔馳、寶馬和奧迪的B級車月均銷量均超10,000輛,逐漸壟斷25萬+的B級車市場;2、凱美瑞、雅閣終端價格下降到15萬左右,才能保證進入“萬輛俱樂部”;3、邁騰的主要“客源”爭奪來自于帕薩特和奧迪A4L,潛客競爭格局單一。
2017年,CC(2,398輛)是VW品牌中,唯一進入產品末期的車型。據悉,全新大眾CC將于2017年日內瓦車展中首發亮相。全新CC長度或將達到4870mm,相比現款大眾CC加長58mm,全新CC預計將在2018年國產上市。
作為一汽大眾四款主流家用轎車產品,1月份,高爾夫(17,154輛)與速騰(26,746輛)依舊持續呈現同比下滑態勢;兩款去年上市的新車——寶來(27,717輛)、捷達(43,265輛)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四款家用A級車產品的合計銷量,占到了一汽大眾VW品牌總銷量的81.3%。
2017年,一汽大眾VW品牌轎車市場最大的挑戰,也來自于高爾夫和速騰兩款車型,速騰實際進入產品生命周期中段,國內A+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守住份額”也是速騰在2017年的最重要任務。高爾夫所在的A級兩廂市場,競爭相對穩定,如何在產品升級換代前的最后一年,借勢高爾夫100萬輛,初步打造粉絲社群,做好“保量與保客”。
寶來(27,717輛)與同平臺車型朗逸(52,428輛)的份額差距進一步被拉大,達到了近一倍的水平,但A級車市場排名依然是第6名。因為寶來和朗逸之間的產品差異不大,消費群體也非常雷同,對寶來和朗逸而言,月銷量的變化,基本是“此消彼長”的關系。
在2016年年底完成升級后,捷達(43,265輛)開始釋放其在A-entry市場中的銷售潛力,歷史性的突破了4萬輛大關。捷達換裝1.5L新發動機之后,市場對此的接受度,還是非常樂觀。
▎奧迪品牌:博弈斗爭旋渦中,如何保第一?
奧迪品牌:51,069輛,同比下滑7.6%,環比增長高達88.7%
【1月亮點】
1、終端讓利之后,新奧迪A4L(10,191輛)銷量迅速回暖。
2、換代之前,奧迪Q5(13,087輛)市場需求依然強勁。
【潛在風險】
上汽奧迪,經銷商結盟,這些可能變成長期博弈,最大的輸家,無疑是猶豫不決、亦或不知所措的德國奧迪。
2月17日,在奧迪品牌新聞年會上,奧迪披露2017年及未來,奧迪在中國市場將引入的重點產品包括:奧迪A4L的1.4T車型,國產奧迪Q2、全新TT RS和全新A5,全新的旗艦轎車A8也有望年內發布,還有尺寸更大的SUV奧迪Q8。
其中,奧迪Q2定位小型SUV市場,奧迪是第一個將此類車型引入國產的豪華品牌,新車將在一汽大眾佛山工廠投產,和奧迪A3/Q3系列一起,構成奧迪在入門消費市場的產品矩陣,相比奔馳和寶馬,奧迪在新產品線引入方面,近年來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童濟仁汽車評論》認為,在德系三強的“排位爭奪戰”中,奧迪在未來二、三年內能不能繼續守住“國內豪華品牌市場第一”的位置,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于這些年輕化入門細分車型(Q2、Q3、A3)的銷量貢獻。
今年1月,奧迪兩款入門級產品奧迪A3(7,429輛)與奧迪Q3(8,146輛),同比都出現下滑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奧迪在1月份推出了2017款奧迪Q3,相比2016款,新車在配置和售價方面有所調整。新老車型交替,在1月影響奧迪Q3銷量。
奧迪A6L(12,216輛)在1月份銷量僅以微弱差距落后于寶馬5系(12,229輛),排名國產C級車第二名。在奧迪公布的2017年新車計劃中,并沒有全新一代奧迪A6L,寶馬新一代5系則已確定將在2017年國產進入中國市場。
2017年,奧迪在中國壓力最大的細分市場,無疑就是A6L所在的C級車市場,除了5系和E級兩個老對手,沃爾沃S90、凱迪拉克CT6、林肯全新大陸、捷豹XFL等一眾新車,都將在2017年拼命搶奪A6L在這個市場的傳統份額。
奧迪Q5(13,087輛)是1月份奧迪旗下唯一同比環比皆能保持增長的車型。在生命周期最末端,這樣的表現實屬不易。基于奧迪最新MLB EVO平臺打造的全新一代奧迪Q5已經發布,但遺憾的是,國產奧迪Q5可能還需要等到2018年第一季度才能上市。
自9月份全新奧迪A4L(10,191輛)上市后,奧迪A4L第一次重回“萬輛俱樂部”。這個積極的信號,一方面得益于終端價格體系的松動,更重要的是,伴隨著不斷強化產品力營銷,全新奧迪A4L的產品力創新,也逐漸被潛在消費者所接受。
2017年,一汽大眾能否順利實現200萬輛的全年銷售目標,VW品牌“穩中有升”的關鍵在A級車市場,三款車型確保100萬輛的份額是基礎;對奧迪品牌而言,無論2017年的“四方博弈”有多么難熬,保住銷量第一,就是階段性的勝利。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