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自主品牌昔日的旗手,奇瑞汽車因其200億的混改大戲引發了汽車圈的圍觀。
撲朔迷離的混改疑云、錯綜復雜的投標者關系、以及國企背景的奇瑞的混改樣本都引發了外界的極大關注,也讓這個2018年汽車圈“增資擴股第一案”當仁不讓的汽車產業的年度事件。
5月29日下午,一直迷云重重的奇瑞混改終于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根據媒體報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內部召開的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上,奇瑞股權轉讓的決議已經獲得全票通過,奇瑞擬以不低于200億元現金注入方式引入外部投資者,增資擴股入股奇瑞汽車。這意味著經過“胡說八道”辟謠之后,奇瑞混改正式啟動已經塵埃落定。
值得注意的是,媒體披露,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發生了工商資料變更。奇瑞控股的企業法人由此前的兩位: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占股52%)、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占股48%);變更為:蕪湖建投40.1%;蕪湖瑞創投資37.02%;華泰證券22.86%。這與奇瑞股東大會投票“遙相呼應”,暗示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混改大戲醞釀已久。
多年前扼腕斷臂式的轉型,似乎并沒有讓奇瑞等來重振旗鼓的契機,昔日的領軍者逐漸成為了苦苦追趕第一陣容的追隨者,而多次轉型的搖擺、虧損大戶觀致的無力回天,使得迅速成長為千億市值大集團的奇瑞卻陷入了“缺錢荒”的窘境。
在自身整體上市遙遙無期之后,通過外部融資,來緩解資金短缺的焦慮,似乎成為了一條各方都認可的“捷徑”。而目前爭搶入股奇瑞的野蠻人可謂是數量眾多,“奇瑞計劃出讓其歸屬的51%的股權,目前有6家意向入股方已經進入到了談判階段”。
外界紛紛猜測,除了屢屢上頭條的寶能和姚振華,奇瑞的新股東或將是華夏幸福、五糧液、華泰證券、正道、復星、百度甚至廣汽之中的一員。
如果傳聞屬實,相較之寶能、五糧液、華泰證券、百度曾經與奇瑞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投資者外,在這份長長的投資人名單之中,郭廣昌的復星集團對汽車圈是陌生的面孔。
為何郭廣昌要與姚振華“爭搶”奇瑞,復星入局造車背后有著怎樣的邏輯?
提到郭廣昌和復星,在中國的投資圈可謂是聲名赫赫。愛好太極、出生在浙江的郭廣昌無疑是中國商界呼風喚雨的大佬。這位馬云的好友從復旦大學哲學系畢業之后,用3萬塊錢創業,而在2016年的胡潤百富榜上,郭廣昌以445億財富排名第28位。
頗為耐人尋味的是,與姚振華極為相似的是,郭廣昌同樣是保險大鱷和舉牌大王,投資邏輯對標巴菲特模式的郭廣昌更被外界尊稱為“中國商業投資教父”。截至2015年底,復星集團在全球資本市場入股控股的企業多達35家上市公司。
經過十余年的苦心經營,以“以保險為核心的專注中國成長動力的世界一流投資集團”為愿景的復星已經打造了一個龐大保險帝國。
2007年,復星參股永安財險。2011年,復星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合資成立復星保德信人壽。2013年1月9日,復星與世界銀行集團旗下國際金融公司在香港地區合資成立的鼎睿再保險公司正式開業。復星集團完成了財險、壽險、再保險“三駕馬車”投資布局。
2016年8月3日,復星國際發布公告稱,由復星集團發起設立的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保監會的正式批復,批準在廣州籌建,注冊資本金為5億元。這也是復星系首次獲得健康險經驗牌照。
有外界曾經如是評論郭廣昌的投資手段,“郭廣昌擁有凌厲的資本運作手法,但這種手法又讓郭廣昌異常的低調,從不鼓噪宣揚,但令人震驚的是, 郭廣昌所涉足的每一個產業投資,都被認為是正好踩在了中國經濟的步點上,在合適的時間做著合適的投資。”
而對于風起云涌的中國新造車運動浪潮,一向信奉巴菲特投資哲學的郭廣昌怎么可能坐視不理呢?在“脫虛向實”、中國制造升級的大背景下,選擇此時入局汽車產業或許是復星拓展投資版圖的新“時間窗口”。
汽車頭條APP注意到,在復星的官網上,赫然寫著“當前集團主要投資方向包括消費及消費升級、金融服務、資源能源及制造業升級等高度受益于中國動力發展的行業,以分享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
“我始終相信走出去是為了更好的回來,整合全球資源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在中國發展。”在一次公開信中曾經寫下這段感悟的郭廣昌,此時出手中國汽車產業轉型,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而據汽車頭條APP獨家獲悉,這次出手奇瑞并非是郭廣昌入局汽車產業的第一步,除了入股奇瑞之外,復星集團在汽車領域的布局也早已悄然開始,而除了傳統車企之外,郭廣昌和復星在汽車產業還將有新的“大動作”。
雖然在奇瑞的混改大戲中,一直以來吃掉觀致的寶能都是入股奇瑞的大熱門,而據財新報道,因為奇瑞要價超過心里預期,復星一度曾經“決定退出競購”。但瞬息萬變的投資迷局有著太多的懸念,在多方博弈中,任何人也不會輕視郭廣昌的雄厚實力和投資手腕。
據財新報道稱,知情人士稱,目前有包括寶能集團在內多個投資方在奇瑞汽車進行盡職調查,雖然還沒有最終確定,但大概率不是寶能。那么除了寶能之外,同為摘牌大王的郭廣昌會成為笑到最后的人嗎?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