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世界羽联最新排名|手机篮球比分|nba绝杀次数排行榜|世青赛2023足球赛程表

帝豪GSe火爆上市搶而空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 > 奇瑞“賣身”和北汽混改 殘酷的車市淘汰賽開始了!

奇瑞“賣身”和北汽混改 殘酷的車市淘汰賽開始了!

分享到
評論 瀏覽: 來源:DearAuto 2018-05-31 09:33:28

廣州的氣溫已經飆升到了35度,但汽車行業的兩則大新聞熱度更高: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蕪湖召開第二屆第九次職工代表大會,大會以無記名投票形式,全票通過了關于奇瑞汽車股權轉讓的決議,奇瑞擬以不低于200億元現金注入方式引入外來投資者,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車。看來,奇瑞“賣身”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

 

奇瑞股權轉讓,北汽混改,吉利入股北汽

 

與此同時,“吉利欲收購北汽”的消息又傳出了新的進展,吉利入股北汽的詳細方案被披露——吉利汽車持有北汽不超過30%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另外還會有跨領域的巨頭企業入股其中。

 

奇瑞股權轉讓,北汽混改,吉利入股北汽

 

看似兩則不太一樣的信息,但其實都折射出同樣的道理:在車市競爭激烈的今天,即使是奇瑞、北汽這些體量規模較大的汽車企業,也在最上層的股權結構方面積極求變,不然也可能被市場淘汰。

奇瑞“賣身”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奇瑞被賣的信息不是第一次傳出,早在去年10月,我在《不盈利的奇瑞被整體出售,或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這篇文章中就斷言:奇瑞自己內部改革推不動,通過外部力量來推動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其實,這種效果已經被中國的改革開放等眾多案例所證明。

 

奇瑞股權轉讓,北汽混改,吉利入股北汽

 

奇瑞曾經蟬聯了9年自主品牌的冠軍,那是相當輝煌。

奇瑞也曾經相當輝煌過,是中國汽車品牌的一面旗幟。成立于1997年1月8日的奇瑞已經超過20年,2004年-2012年蟬聯了9年自主品牌的冠軍,2012年之后,由于急于擴張等多方面原因,奇瑞銷量開始下滑。

奇瑞的內部問題,外人一般無從觀察,但從外在的事實可以得以體現:銷量下滑、多年不盈利、品牌影響力下降等。

就拿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奇瑞集團銷量為68萬輛,旗下奇瑞(包含奇瑞新能源)、觀致、凱翼和奇瑞捷豹路虎等乘用車品牌銷量分別為41.8萬、1.5萬、4.3萬和8.4萬輛,比2016的70.5萬輛出現下滑。根據乘聯會相關信息統計,2017年奇瑞乘用車銷量位列自主車企第五位,與吉利、長安、長城銷量數據相差甚遠。

 

奇瑞股權轉讓,北汽混改,吉利入股北汽

 

奇瑞的現狀是:銷量下滑、多年不盈利、品牌影響力下降等。

今年第一季度,奇瑞乘用車的銷量約為11萬輛,又被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超過,排名跌至第七。更老大難的問題是盈利狀況,這就是奇瑞的“夢魘”,畢竟,賣再多的車也是為了盈利,這樣才能投入更多的研發和引入人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奇瑞汽車短期負債合計為404.95億元,非流動負債達到218.88億元,負債總計達到623.82億元。而至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車營業利潤為負6.76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虧損額擴大了4倍,資金壓力空前。

也正因業績不佳和資金壓力,奇瑞汽車在不斷改革調整中,在2017年底和2018年初先后出售了觀致和凱翼的控股權,其中觀致被寶能控股后,情況不斷好轉,證明“賣身”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由于觀致體量太小,不足以扭轉奇瑞的整體格局,所以根本上還要從奇瑞本部動刀子。

現在雖然暫時還不知道入股奇瑞的公司是何方神圣,但在引入新的投資者后,我們還是真心祝福奇瑞能重新向上,畢竟,奇瑞是中國汽車品牌的一面旗幟,并且在技術積累、海外市場開拓方面都位居前列。

北汽混改:引入吉利激活

與奇瑞相比,北汽的狀況還是好了不少,畢竟是國家“四小”汽車集團的領頭羊,年產銷規模近300萬臺,有北京奔馳這顆“搖錢樹”,集團總體還是盈利的。

但北汽的問題其實也不容小覷:貌似身軀龐大的北汽,除了奔馳這塊資產外,幾乎沒有再拿得出手的板塊,尤其是承載自主品牌的北汽股份,將專注于北汽BJ品牌,紳寶品牌將戰略性放棄,昌河和威旺將分別作為北汽在中低端乘用車和新能源市場的品牌,ARCFOX則作為北汽新能源的中高端品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也得靠外力來推動。

 

奇瑞股權轉讓,北汽混改,吉利入股北汽

 

傳言吉利將成為北汽的第二大股東。

北汽也作為北京市對下屬國有企業混改第一個試行企業,混改路線圖雖然還在討論階段,但是在北汽自主品牌業務盈利遙遙無期,產能放空的局面下,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消息人士稱,吉利有望成為北汽第二大股東,不求控股權但是控制經營權,另外傳言小米的雷軍也會入局,對于靠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兩個合資公司利潤輸血的北汽,這是一個相對優選的方案。

 

奇瑞股權轉讓,北汽混改,吉利入股北汽

 

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右)確認過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左)的眼神?

通訊行業的中國聯通混改成功案例給北汽不少提示,在引入BATJ等14家戰略投資者(股權占比35.19%)后,今年一季度中國聯通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人民幣13.02億元,比去年同期明顯上升374.8%。

吉利的情況大家都比較清楚了,2017年吉利汽車以62%的增速,成為最大的黑馬,目前單一品牌銷量在中國市場僅次于大眾,體制靈活,這也對政府決策者提了一個醒,要想真正組建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集團,光把希望寄托在國企之間的重組是不夠的。

車市淘汰賽開始

如果說此前青年汽車、中興乘用車消失、鈴木要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言開始證明中國車市的殘酷外,奇瑞、北汽這些大型企業在股權等最上層建筑的積極變化,再次表明,中國車市真正進入最殘酷的淘汰賽,永遠不變的是變化。

中國的新車年銷售規模近3000萬輛,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市場已經進入了微增長時代,汽車品牌之多,更是讓人瞠目,平均分到每個車企體量少得可憐。

另一方面是市場集中度在不斷增加,目前中國前10家汽車企業的集中度達到90%,前5家企業集中度超過了50%,也就是說,留給后面的“蛋糕”越來越小。

 

奇瑞股權轉讓,北汽混改,吉利入股北汽

 

李書福都成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還有什么不可能。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更是憂心忡忡,在今年2月談到吉利收購奔馳9.69%的股份一事時,他曾預測,“未來世界傳統汽車行業只有2~3家企業能活下來。”對于企業數量眾多、資源嚴重分散的中國汽車來說,“清場”是大勢所趨,在接下來的三到五年內,必將有一大批車企被整合收編,或直接出局。

文章標簽:奇瑞 淘汰賽 車市
編輯:中奧車網
相關閱讀
精選圖文
熱點資訊
關于網站
申請友鏈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隱私條款
網絡營銷 分站合作
關于我們
幫助導航
服務中心 常見問題
積分兌換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手機應用
常用工具
汽車報價 車型對比
品牌查詢 商家地圖
購車工具 咨詢低價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