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企若想發展好可學習華為的成功經驗
汽車行業要想更好地發展,應該跳出汽車看汽車,以一個全新的視角,研究其他產業的創新軌跡,通信產業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學習的榜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汽車人要以敬畏規律的精神、虛心謙和的態度、更加寬廣的胸懷,激發更多的產業智慧,助推產業創新發展。
付于武提到通信產業,他認為汽車企業最值得學習的就是華為??恐鴦撔乱庾R及品牌價值的不斷提升,華為已由中國的華為變身為世界的華為。
小伙伴們都知道,華為是中國大陸91家躋身福布斯全球500強的公司中,惟一一家海外收入超過本國收入的公司,其銷售收入、凈利潤和其他指標,都顯示出它已成為全球電信和網絡的領先者。2014財年,其銷售收入為465億美元,凈利潤達到45億美元。
反觀中國車企,根據2016年2月份以來,各上市車企陸續公布的2015年經營狀況來看,凈利潤達到2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只有上汽集團,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華為為什么能夠從一家靠2萬元起步的民營企業,在短短二十幾年中成長為世界500強公司?付于武將華為的成功經驗歸為三點。
首先是志存高遠。上世紀90年代末,華為制定了《華為基本法》,第一條便是“華為的追求是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顧客的夢想,并依靠點點滴滴、鍥而不舍的艱苦追求,使我們成為世界級領先企業。”這魄力!想想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可是2015年才提出“打造世界著名汽車公司”!
其次是創新實踐。從1992年開始,華為就堅持至少將每年銷售額的10%投入研發。2014年的年報顯示,過去10年,華為的研發投入累計超過1900億元。根據最新數據,僅去年,華為的研發投入就達到500億元,占其銷售收入的 12.8%。
目前華為在全球建立了16個研發中心,研發隊伍人數達到7.6萬人,占員工總人數的45%,是全球各類組織中研發人員最多的公司。華為每年注冊的專利數在3000件左右,截至2014年底,已累計獲得專利近4萬件。
華為非常重視自主核心技術,《華為基本法》中提到:“我們的目標是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領先的電子和信息技術支撐體系。”
對于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華為也有著專門的解釋:“廣泛吸收世界電子信息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虛心向國內外優秀企業學習,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開放合作地發展領先的核心技術體系。”
由此可見,其創新并不是閉門造車式的自我創新,而是學習型創新,通過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研究成果,借鑒國內外優秀企業的經驗,包括競爭對手的一切優點,依靠有組 織的創新,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技術專長。
第三是獨特的企業文化。華為非常崇尚“狼文化”,認為狼是企業學習的榜樣,“狼性”的特點: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
華為企業文化中閃光點還有 “容錯思想”。為了確保“把握住正確的方向”,華為將未來的工作分為不確定性和確定性兩部分。
對于不確定性的東西,華為寬容開放地面對,并且強調要強化對不確定性的投入。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說,華為研發20年花了1000億元;但付于武卻說,正是這1000億元的代價,筑就了華為的軟實力。
華為的成功離不開企業愿景、技術投入和企業文化。反觀中國車企,反射的問題和可以借鑒的經驗很多。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