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作為中國鈮微合金化技術的引領者,積極探索和實踐‘產學研用’一體化相結合的研發思路,對鋼鐵行業品種結構的調整升級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上下游行業中具有很大的影響力。”3月16~17日,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年會暨中信—CBMM R&D項目報告會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苗治民在會上如是說。
據悉,來自汽車行業、鋼鐵行業、鋼結構行業、造船海工、管道能源、高校等企業代表、相關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同期,主辦方還舉辦了2016年度中信鈮鋼優秀論文頒獎儀式。其中,汽車輕量化相關項目報告,作為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行業關注。
■ 鈮微合金化優勢明顯
當前,我國進入了經濟新常態,低端產能過剩迫切需要行業積極開展供給側結構改革,汽車輕量化也對鋼鐵等材料變革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對此,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趙沛表示,微合金化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將進一步推動高強度、高性能鋼材的研發與應用,從而減少國民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促進節能、環保、減排,順應我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大勢。
據了解,微合金化技術是在普通低強度碳素鋼的基礎上,降碳/微合金化低碳當量成分設計,通過純凈化冶煉、TMCP 熱加工工藝實現組織及精細結構的調控,獲得高強度、高韌性及優異焊接性能的材料。其中,鈮微合金化是提高鋼鐵性能的有效手段,也是受到汽車行業普遍關注的輕量化材料與技術發展方向。
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汽車領域負責人、高級經理路洪洲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在高強度鋼和先進高強度鋼的發展中,微合金化元素鈮具有特殊的作用,它可以通過沉淀強化、晶粒細化、微固溶晶界,有效地調控組織的細化、組成和各種性能,特別是強韌性的匹配優勢明顯,目前在各類汽車用鋼中已有應用。
■ 輕量化成果顯著
據了解,在新GB1589-2016和國家部委聯合治理超載超限行動的新形勢下,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利用“鈮微合金化技術”推動汽車輕量化,特別在商用車輕量化上成果非常顯著。
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郭愛民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我們相繼開發了輕量化商用車車輪、輕量化掛車、輕量化自卸車、高通風孔乘用車車輪、高品質懸架板簧等,并形成整套鈮輕量化解決方案。在輕量化商用車車輪、輕量化掛車、輕量化商用車車架等實現了大批量應用,滿足物流企業的需求。”
據記者了解,與國外同類車型相比,目前國內廂式車重量高出15%~20%,所以具有較大的減重空間。對此,東風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吉林大學、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了高強鋼制輕量化廂式車載貨車廂開發。目前,吉林大學已經完成輕量化廂式運輸車載貨車箱結構優化,比原型車減重18%以上。
此外,板簧作為商用車的主要零部件,目前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仍然有超過半數的商用車采用等截面板簧,帶來的后果就是板簧重量比較大,重型貨車所用等截面板簧質量可達500kg,從而導致貨車自重比較大,如果采用變截面板簧,可將板簧自重減少20%~30%,將產生顯著的輕量化效果;二是有些整車企業在采用變截面板簧替代等截面板簧時,發現現有材料的性能往往不能滿足疲勞性能要求而出現早期疲勞斷裂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材料進行升級。
路洪洲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為此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聯合國內鋼廠、板簧廠及商用車企業進行了高性能含鈮板簧的開發和應用研究工作,以滿足商用車行業對高性能板簧的需求。據悉,含鈮50CrVA+Nb鋼板所制成板簧疲勞壽命穩定在20萬次左右,較常規50CrVA板簧可提高40%,含鈮52CrMnNbB鋼板所制成板簧疲勞壽命可達26萬次左右,較常規52CrMnB板簧可提高60%。
編輯:龐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