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亞迪汽車拆分電子業務部的消息傳開,引起行業極大的關注。
據悉,比亞迪汽車電子業務部門(第二事業部)將正式拆分獨立運營,屆時其所生產的車用磷酸鐵鋰及三元鋰電池或將面向市場所有車企供貨。另據《中國汽車報》記者核實,這一決定已在公司內部通過。
巧合的是,此前,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汽管理)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德時代)成立兩家合資公司的消息正式公示。據悉,上汽管理與寧德時代的此次將圍繞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池模塊和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展開,而這些正是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和技術競爭的關鍵。
一直以來,比亞迪汽車車用電池行業老大的地位始終難以撼動,而“老二”寧德時代一直緊隨其后意圖反超,這次兩家公司一“分”一“合”兩種經營模式究竟暗藏何種深意呢?比亞迪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寧德時代的這場“聯姻”又意欲何為?未來車用電池行業會是否會迎來一場腥風血雨的搶位戰?
“垂直整合”——成憂皆在此
作為電池技術研發起家的比亞迪,在新能源車型的制造領域擁有幾乎完全閉合的生產鏈條,這也是其相比其他汽車制造商最大的優勢所在。業內將這種模式稱之為“垂直整合”。即為一種典型的縱向一體化模式,將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進行分解,形成垂直一體化,納入自己體系當中。通俗的解釋就是,“能自己做的絕不麻煩別人”。正是得益于“垂直整合”模式所帶來的優勢,比亞迪才在車用電池領域一路遙遙領先。
“比亞迪的這一模式收效是極其明顯的,首先在成本控制上就占據了很大的優勢。因為這樣企業就可以對內部各種零部件的生產設計成本、溝通成本隨時進行調整,把利潤的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里。”一位熟悉比亞迪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同時比亞迪的這種模式使得其牢牢掌握住生產控制權,在標準化及質量控制上獲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這也使得比亞迪利用成本優勢將競品遠遠地甩在后面。
2016年全年比亞迪電池出貨量達8.23GWh,是全球第二大、國內排名第一的電池生產企業,大部分電池都內配自家品牌車型,除了比亞迪秦、唐、e5、e6等系列乘用車,比亞迪新能源大巴也是其主要用戶,另外還有一些特種車型如電動清潔車、電動叉車等。當然,比亞迪電池在國際市場上也有部分配套業務。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該業內人士也指出,比亞迪“垂直整合”模式所帶來的零部件供應單一,制造規模限制的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雖然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具備優勢,但內部無法實現充分競爭,閉合的產業鏈條管理難度也太大。”另據記者了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規模依舊不大,比亞迪電池內配使得其失去了大部分市場,讓人深感惋惜。
或許,比亞迪的此次業務拆分正是在尋求破局之路。
老二寧德時代彎道超車
正如上述分析,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電動汽車整體產銷規模的下滑,比亞迪今年第一季度失去了國內電池供應量冠軍的寶座。
據真鋰研究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總量127.4萬kWh,其中寧德時代以32.8萬kWh的汽車電池供應量位居第一,同比增長12.5%,而比亞迪以21.7萬kWh位居第二,同比下滑63.9%。而就在去年第一季度,比亞迪電池供應量則超出寧德時代逾30萬kWh,這個座次的巨大變化,讓人十分震驚。
“這可能與兩家企業截然不同的動力電池運營模式緊密相關。”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同于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打造閉合式生產鏈條的經營模式,寧德時代專注于動力電池供應商的角色,當前已成為華晨寶馬、吉利、北汽、廣汽等多家車企動力電池供應商。
近日,寧德時代又攜手上汽發展動力電池業務,擬新設兩家合營企業。據悉,寧德時代電池前期主要配套上汽乘用車,后期合作公司向上汽集團的產業鏈延伸。這種合作方式也開拓了一種全新的理念,“雙方不僅僅停留在主機廠與供應商關系中,通過成立合資公司,二者可進行優勢互補,深入到整個產業鏈。”
拆分業務 奪回霸主地位
霸主地位被撼動,比亞迪深感危機。按照國家“十三五”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實現產銷20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面對這樣巨大的市場,如果比亞迪電池始終只內配自家生產的秦、E6等新能源汽車,這無疑是“作繭自縛”。
“公司業務拆分事件的消息已經傳開,但是未來電池是否外配,具體有何計劃,還在進一步研究之中。”記者采訪比亞迪公關部門,雖然沒有得到任何信息,但是我們相信隨著業務的拆分,比亞迪電池面向市場所有車企供貨是遲早的事情。只是,作為兼顧電池與汽車生產的比亞迪,將自家的電池裝配到競爭對手的車型上,又多少給人一種自找麻煩的感覺。
按照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總監吳輝分析,一旦比亞迪將動力電池業務分拆出去獨立運營并對所有的汽車制造商供貨,更有利于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契機。“雖然今年第一季動力電池總體銷量受政策影響暫時下滑,但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吳輝指出,未來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涌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對動力電池需求量會快速增加,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一旦對其他汽車制造商供貨,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趨勢所向。
與此同時,比亞迪也正采取多重措施欲重奪回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霸主地位。除了密集推新車型提升新能源汽車銷量之外,還將加快實施全球化戰略。
那么,比亞迪會奪回車用電池第一的座次嗎?我們將繼續關注比亞迪的下一步動向,繼續等待比亞迪對此次業務拆分計劃的官方回應。
策劃編輯:李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