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竞彩足球推荐专家预测|世界羽联最新排名|手机篮球比分|nba绝杀次数排行榜|世青赛2023足球赛程表

帝豪GSe火爆上市搶而空
當前位置:首頁 > 配件 > 橡膠減產“風暴”傳聞來襲 輪胎產業鏈大戲上演

橡膠減產“風暴”傳聞來襲 輪胎產業鏈大戲上演

分享到
評論 瀏覽: 來源:廠商供稿 2017-07-25 16:40:05

   

  近日,據外媒報道,為應對天然橡膠價格下跌,6月17日-18日,東南亞橡膠主產國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將開會討論聯合減產橡膠并限制出口。消息一出,市場立馬應激反應,引發橡膠期貨價格大漲。傳聞來襲的背后,實際情況如何?將對輪胎產業鏈帶來哪些影響?這個周末,注定有些不平靜。

  無風不起浪,在減產傳聞的前夕,就有泰國官員呼吁膠農勿急售橡膠。給出的理由是近期膠價下滑來自多方面因素影響,近期泰國膠價下跌與國際橡膠需求疲軟沒有直接的關系。氣候等不可抗拒的自然風險、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的擔憂,以及國際石油價格可能出現下滑等,都是構成本輪膠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更直接的是,他呼吁不要急于低價出售變現手中的橡膠,并稱正在研究可行的救助措施,以便穩定當前國內橡膠價格下滑的勢頭。

  的確,在全球供應正常、中國國內供應過剩的背景下,滬膠1709合約從22450元/噸下跌到12215元/噸,跌幅近半。這對橡膠主產國來說,造成經濟層面的影響不可忽視,也帶來“膠賤傷農”的傷害。

  就拿我國橡膠大省海南來說,橡膠產業人員達200多萬人,其中種膠的農民人數為75萬人。近幾年來,由于橡膠市場價格的連年走低,上海期貨交易所橡膠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從2011年2月初的43500元/噸一路降至2014年12月10日的11965元/噸,下跌了72.5%。2015年每噸橡膠的價格更是跌破1萬元,低于每噸生產的成本價1.5萬元,因此,農民種膠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陷入“欲種不能欲罷不忍”的兩難境地,整個海南省膠農割膠的積極性下降,部分橡膠服務站被迫關閉,膠農棄割棄管,甚至出現改種現象。

  對于此次減產傳聞,有分析認為,此次主要措施還是加工廠減產和限制出口,這在歷史上已多次發生。最近的一次是在2016年2月,國際橡膠三方委員會發表聲明,從2016年3月起實施“出口噸位計劃”,要求泰國削減32.4萬噸,印尼 削減23.9萬噸,馬來西亞削減5.2萬噸。但實際情況是,去年泰國出口減產執行情況不好,年初又連續拋儲,當然,從歷史的角度看,減產和限制出口措施往往引發階段性反彈。因此,現在業內很關注周末的會議情況。

  而從國內情況來看,海南天然橡膠基地的建設舉足輕重。為了解決橡膠價格低迷的短板,6月1日,海南天然橡膠“保險+期貨+扶貧”項目落地,這不僅能有效對沖天然橡膠價格的市場風險,從根本上解決膠農的心頭大患,也可以有針對性地保障廣大農民長期穩定收入。

  輪胎上游產業鏈的市場激烈變動,必然會造成輪胎下游產業鏈的應激反應。回想近年來天然橡膠走勢,不禁讓人后背發涼。

  天然橡膠自2011年3月暴跌之后,持續多年低位盤整。2016年9月,低迷天然橡膠市場突然“反轉”。短短6個月間,漲幅超過82%。但這并不是天然橡膠價格的反轉,只是一次罕見的閃漲,一次在輪胎C端消費者的需求毫無變化下的閃電式暴漲。2017年2月起,天然橡膠價格急轉而下,連續四個月跌跌不休。

  暴漲暴跌背后,是“輪胎企業紛紛提價,但一季度利潤卻下降,部分企業甚至虧損”的難堪局面。市場云譎波詭,對于“災”后的輪胎行業來說,我們只能不抱幻想,始終堅信,遵守經濟規律,重歸價值中樞。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
相關閱讀
精選圖文
熱點資訊
關于網站
申請友鏈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隱私條款
網絡營銷 分站合作
關于我們
幫助導航
服務中心 常見問題
積分兌換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手機應用
常用工具
汽車報價 車型對比
品牌查詢 商家地圖
購車工具 咨詢低價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