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容易,找地方停車則難上加難!
想必北上廣深的老司機,都應該深有感觸,停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僧多粥少,老司機們為停車簡直操碎了心 ......
中國如今已是汽車大國,年產銷世界第一。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買車不是什么難事,可是停車的確讓人頭疼 ……
比如廣州就有120萬的停車缺口 ......
現在,轉機已經出現。繼各種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后," 共享停車位 " 真的來了!
即到即停,按時收費,自動結算,同時還可以把自己的車位出租,獲得額外收入。
近日,中央電視臺報道:共享停車真的來了!
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是青島!
根據央視報道,原本,上班時間,在青島中央商務區車位是一坑難求。但是,自從有了共享停車,一切改變了。這種利用閑置車位、錯峰停車的新體驗,已經讓青島人嘗到了大甜頭。
自從有了共享停車,青島市利用移動互聯平臺,讓不同區域、不同產權的停車位流動起來,有償 " 共享 " 給有需要的人,削峰填谷,互通有無,把空置的車位利用起來,實現雙贏。
很多人也許會好奇:共享停車,背后原理是什么?
其實這個道理不難明白。你想想,你家的停車位,一天能停多長時間的車?往往你白天開車出門,晚上才回家,這白天長長的一段時間,停車位上其實空空如也,無車可停。
一邊,是你的停車位在空著,另一邊,是一個老司機在著急的開車兜圈,想找一個停車位停車而不得。
不止你家、你的小區是這樣,其實,大量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居民區的停車位,也是這樣,一方面是停車資源的緊張,另一方面又存在著極大浪費!
那么,為什么盤活這些閑置的停車資源,讓這些停車位面向社會錯時開放,鼓勵個人之間 " 拼車位 "、錯時停車呢?
很多人也許會好奇:共享停車,具體怎么操作?
1、個人或商業物業提前將車位閑置時間掛上平臺。
2、在手機微信公眾號上找到了 " 共享停車 " 的板塊,點擊預定車位,系統就會按近遠順序給出了可供選擇的停車位。
3、即到即停、即時計費。離場時停車場系統會自動起桿,費用從手機自動扣除,按每小時4元的價格計費。
很多人也許會擔心:共享停車,安全怎么解決?
1、在消防通道和電梯前室,加裝門禁,開通專用攝像頭,進行嚴格監控。
2、對夜間停車的業主,開通了兩條專用的人行通道,這樣車主不論是停車,還是取車,都有專門的行車道可走。
很多人或許會問:共享停車,究竟怎么收費?
1、訂單結算后的金額,一半歸分享車位的所有人,另外一半則由平臺和停車場協商分成。
2、通常來說,物業公司大概占 10% 至 20%。現在,共享車位帶來的收入,已經占到了青島不少停車場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共享停車出租車位怎么用?簡單 4 步收錢
01
下載APP,注冊車位
02
完善信息
03
放租車位
04
實時收益 支付寶提現
共享停車,真的不是天荒夜譚,而是實實在在發生在青島、行之有效的一個商業故事!
早在今年 4 月份,共享車位就在廣州一些車主之間流行。據了解,青島之后,共享停車即將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等城市陸續開放。
霸氣吧?不敢相信吧?共享停車竟然真的來了,比我們所有人想象的速度都來的更快!
共享停車,其實是共享經濟大潮流中的一環。
共享經濟,來源于我們個人擁有的過剩或閑置資源。分享給其他人使用,并獲得某種意義上的收益,這就是共享經濟。
比如,北京城區夜間公共建筑閑置空余車位 63 萬個,許多寫字樓在非辦公時間有大量車位空著。共享停車,就是要把這個閑置的資源,盤活起來,實現多方共贏。
以此類推,比如,你家的車放在車庫里不動,能不能讓它動起來賺點錢?
你說我的車在動啊,我在開,但你還有 3 個空座位,那也是過剩資源。
假如你的車已經坐滿人,但你的車外殼能不能噴涂廣告賺點錢?這其實也是過剩資源。
2016 年至 2017 年,共享經濟在中國快速崛起,覆蓋面迅速擴大。時至今日,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等共享經濟的入駐,大大地便捷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對中國這樣人口多、資源并不豐厚的國家,共享經濟更能夠施展拳腳,發揮巨大作用。
據專家分析,未來幾年中國共享經濟將保持 40% 左右的高速增長。到 2020 年共享經濟規模會占到GDP比重達 10%,2025 年預計達到 20%。未來 10 年,我國共享經濟領域有望出現 5 — 10 家巨無霸企業。
當然,和一切創新一樣,共享經濟一開始可能就像新生兒一樣不太好看,但是,潑臟水時如果把孩子也潑掉了,那大大的可惜了。
比如,最近有人責備共享單車:一夜之間,工廠倒閉,員工下崗,坑了無數人。但是,這個問題其實應該一分為二地看:據國家信息中心披露,到 2017 年 7 月,國內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約 1600 萬輛,帶動 10 萬人就業。
10 萬人就業!不僅如此,共享單車還給城市人提供了多少便利!
也正因如此,李克強總理強調:" 對于任何新生事物,應盡量秉持‘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不能一上來就‘管死’!"
最近,上海,北京、廣州、成都、西安等城市,相繼在地方的停車管理條例或規定中,明確提出鼓勵發展 " 共享停車 " 模式,另外,國家發改委還表示:根據智能汽車業快速發展需要,將加快智能汽車領域立法,對公共道路測試和駕駛人責任劃分做出規劃。這也是一種 " 包容審慎 " 的監管方式的體現。
有了這種開放的態度,何愁共享停車不發展,何愁共享經濟不發展,何愁中國創新創造不發展?
可以預料,共享停車、共享汽車和智能汽車的有機結合,將催生出更大的利好,更加方便我們的出行!
別忘了,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