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社丨德國斯圖加特報道 在剛剛結束的日內瓦車展上,保時捷展示了一款Mission E Cross Turismo概念車,這款車不僅代表著保時捷打造電動化家族的決心,同時也是向外界展示了最新的科技與服務,而這些正是由一家“神秘”公司在打造,它就是保時捷旗下的數字化技術公司。
此次,保時捷數字化技術公司首席執行官蒂洛·科斯洛夫斯基(Thilo Koslowski)在德國與網通社進行了溝通,他詳細介紹了相關業務與架構,并對保時捷數字化的現在與將來實現首次解密。
對于保時捷全球第一大市場中國而言,Thilo Koslowski表示:“2020年在中國市場上市的Misson E將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一系列的服務和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保時捷未來將在中國設立數字化研究機構,并尋求與國內服務商和初創企業的合作,談到是否有感興趣的領域時,Thilo Koslowski也給出了方向,他表示:“目前對于電動汽車的操控有很高關注,讓駕駛變得更加簡便和安全,讓車輛在充電后自動對駕駛過程做出預判并合理分配電池使用。此外,當電動車電力不足時,如何通過智能系統將你導航到充電樁,這些都是所關注的領域。”
一、保時捷數字化公司 到底在做什么?
2016年保時捷宣布全面進入數字化領域,成立了保時捷數字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領域之外移動出行成為了轉型新方向。這個過程中保時捷需要一個孵化器,這也是為什么決定成立這家公司。作為保時捷的全資子公司,將在城市化、可持續發展、消費者需求三個領域發力。
“目前公司總部在路德維希堡,這里擁有600名員工,此外在柏林我們擁有實驗室,在硅谷、特拉維夫設立分公司,未來我們考慮在亞洲設立分支機構,中國是很重要的市場,目前也在計劃中。”Thilo Koslowski先生介紹了最新的發展布局。
全球布局的基礎上,對于保時捷而言,在變化莫測的市場當中找準位置,讓保時捷品牌更有吸引力是第一位,第二位則是建立生態系統,從全局上實現數字化對保時捷的影響。
二、不止數字化 它還是一家投資公司
各大車企紛紛轉型的今天,保時捷也加入其中。相比傳統的造車業務,保時捷在整合移動出行的新生活方式。
未來,保時捷的車主可以對汽車進行遠程更新,同時數字化服務不一定結合到車,也可以通過手機或者ipad來更新,這項計劃在接下來幾年就將投入使用。自動駕駛領域,保時捷會與大眾、奧迪共享技術,但是會經過保時捷工程師的再次開發,保證會有保時捷的印記,會更加高端。
除了數字化技術自身的研發,保時捷還將向更多領域進軍,并以投資者的角度進行合作。Thilo Koslowski介紹說:“我們與初創公司合作,并對其進行投資,這些公司都處于初創階段。我們希望能夠將新想法為我們所用。數字化會對世界產生影響,保時捷希望能夠把駕駛體驗和生活方式結合起來。”
三、保時捷數字化 距離中國市場并不遠
在保時捷數字化發展公司的計劃中,最初業務發展在歐洲和美國,之后將向中國進行延伸。目前在合作方面,保時捷也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與一部分初創公司和大型服務商進行接觸,這將是保時捷接下來的重點。
“保時捷在中國第一想要了解車主的看法,第二是尋找數字化解決方案,第三是找到伙伴形成更好地零售網絡。在數字化技術方面,基于中國市場網絡及基礎設施的建立,事實上有一些功能會率先在這里推出。”Thilo Koslowski介紹了中國的發展,“我們希望能夠找到好的創意,并對業務進行推動,尤其是中國有創意的初創公司。”
根據保時捷公布的規劃,Misson E將在2020年正式進入中國,這將是保時捷第一款電動化量產車。Thilo Koslowski表示:“Misson E將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一系列的服務和技術,目前具體信息暫時不能透露。”盡管如此,相信保時捷數字化技術公司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新的驚喜。
寫在最后:在很多人眼中在電動化以及數字化方面,保時捷的直接競爭對手是特斯拉,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無論是具體業務還是投資領域,保時捷實際上都是在確定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帶給駕駛者和乘坐者新的體驗,因此單純只是將保時捷視為特斯拉的競爭對手,這一觀點是站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