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自主摧毀自主品牌賴以生存的價格優勢
合資自主把自主最后的一點價格優勢給摧毀,而中高端又是鐵板一塊,自主品牌無法撬動。自主品牌變成風箱里的老鼠兩端受壓。隨著中國車市進入微增長時期,民族自主品牌在本土市場受傷不輕。在汽車行業干了幾十年,在機械部部長副部長又干了二十幾年,談到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感想,你臉紅不紅。我真是一言難盡,百感交集呀。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315.11萬輛,同比下降0.2%,占乘用車銷量41.4%,占有率同比下降3%。自主品牌轎車銷量成績更加難堪,銷量142.33萬輛,同比下降6.8%,市占率27.2%,同比下降3.6%。
爭議聲的風暴眼則是合資企業是否以創新為出發點去做合資自主。事實上,目前的合資自主產品全為外方企業所摒棄的上一代淘汰車型,從理念S1、寶駿630、思銘再到啟辰D50,無一不是。合資自主以比其原型車便宜2萬-3萬元的價格殺入自主品牌的主戰場,使得退市車再一次在中國市場“滿血復活”。
對于一直通過與合資企業進行價格錯位競爭,才獲得一定生存空間的自主品牌來說,同樣主打性價比優勢的合資自主正是它們的最大對手。國家對自主品牌和合資自主給予一樣的政策扶持的話,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扶持效果將大大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