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換技術使命已完成 中國汽車業需轉型
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程中,“市場換技術”是一句繞不開的話,也是過去30多年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主導策略。大量合資公司的建立加快了中國汽車與世界接軌的步伐,提升了中國汽車的制造技術,培養了大批產業工人和管理人員,吸引了大量投資并拉動了GDP增長。
不同于技術門檻較低的農業,也不同于一點突破的軍工,作為工業文明的集大成者,汽車業是一個資金、技術、人才密集型的產業。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完全封閉式的自主創新步入絕境。如果對技術不加區隔,我們的確換來了基本的制造技術和初步的研發技術,但從汽車強國的考量看,核心技術和縱深的研發能力依然牢牢掌握在外資手中。由于缺乏真正的造血功能,中國本土汽車羸弱的“比較優勢”正逐漸喪失市場競爭力。
在花錢進口汽車的同時,應該要求外方無償提供相關的技術。隨后這一設想在輕型卡車和奧迪100公務車項目上得以實現,成為“市場換技術”的始作俑者。合資必須建立在雙贏的基礎上,按中國的長遠利益搞。我們讓出巨大的市場,我們就有資格要技術、要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