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落后合資車的真正原因 吉利奇瑞生不逢時
自主品牌在轎車領域的日子真的不好過,3月份的
轎車銷量排行榜上,中國轎車市場的銷量達到98.7萬輛,其中合資品牌為84.4萬輛,市場占有率高達85.5%。而自主品牌只有14.3萬輛,市場占有率只有14.5%。
在中國備受追捧的合資車——上汽大眾朗逸 在合資品牌轎車領域,德系車、日系車、韓系車、美系車、齊頭并進,以兇猛的氣勢和強大的實力,持續碾壓自主品牌。在最近20年全球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作為鄰居的韓系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已經將汽車賣到了全世界,但是與韓國汽車工業幾乎同時起步的中國,卻還在給德系日系美系廠商進行代工。
為什么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不起來?很多專家進行過論證,基礎薄弱、技術落后,在筆者看來,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直接導致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不起來的最大原因是體制問題。
帶有明顯模仿痕跡的東風A9 一汽、上汽、東風,中國的三大國有汽車制造企業,拿走了國家大量的研發經費和各種政策扶持,但是卻始終沒有造出一款像樣的轎車,被共和國的老人寄予厚望的紅旗轎車,直到2010年,還在模仿日本的皇冠轎車,至今不死不活,相信很多90后、00后的年輕人,都不記得中國還有一款紅旗品牌的轎車了。
采用豐田皇冠底盤的紅旗H7 換句話說,如果將奇瑞、吉利這些自主品牌放在60年代就開始造車,經過50年的沉淀,能否趕上日本、德國等汽車強國不好說,但是至少比現在的中國汽車工業現狀強太多,絕不會是一汽、上汽之流連自主品牌轎車都造不出來的慫樣。
奇瑞汽車精心打造的精品轎車——艾瑞澤5 筆者說這些,并不是為了批評一汽、上汽之流的大型汽車制造企業,畢竟他們有著豐富的渠道網絡,如果能加大研發力度,將心思都放在汽車的研發制造商,憑借國人對于祖國汽車工業的關心和支持,一定能走出目前的困境,與合資車并駕齊驅,甚至超越合資車。就像韓國和日本一樣,滿大街都是自己祖國生產的小轎車,讓外國汽車針扎不進,水滲不偷。
文章標簽: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