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片荒地到投入運營,我們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5月18日,華域大陸汽車制動系統(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慧在華域大陸汽車制動系統重慶工廠(簡稱“重慶工廠”) 開業典禮上用一組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拍攝的照片記錄了重慶工廠是拔地而起的。
重慶工廠,于2015年5月29日成立,由大陸集團與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域汽車”)共同投資的,并各持有該公司 50%的股份。該工廠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區,占地逾8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6億人民幣,主要生產制動鉗、真空助力器和電子駐車制動系統為主的汽車制動器零部件。
眾所周知,大陸集團在液壓系統方面有較強的技術優勢,而上汽集團子公司華域汽車在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網絡。在采訪中,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海濤對《中國汽車報》說:“不是簡單的國產化,重慶工廠是我們跟隨市場需求的步伐深入中國西部地區。”
西部崛起 液壓系統需求旺盛
不僅華域大陸,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選擇在重慶建立生產基地。
為什么?當然是市場需求所致。
在2015年重慶召開的汽車論壇上,當時康睿凡談到大陸集團之所以與會在重慶建制動系統新工廠,就是看好中國西部地區汽車制造業的發展。“重慶工廠是我們布局中國西部的重要一步。”他說道。
目前重慶已是中國最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之一,擁有長安汽車、長安福特、長安鈴木、長安馬自達、東風小康、力帆汽車、迪馬汽車、重慶北奔、重慶三一、上汽通用五菱重慶基地一期、北京現代工廠、長城汽車配套廠等。據悉,2016年重慶市場汽車產銷超過300萬輛,2020年有望達到470萬輛。
在采訪中,大陸集團液壓制動系統業務單元執行副總裁Matthias Matic對記者說:“中國西部地區的汽車液壓制動系統市場需求會大幅增加,尤其是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將有望領漲”。
“重慶工廠將進一步提高液壓制動產品的產能,為中國汽車廠商提供最高質量的產品和本地化的解決方案,并且成為各大整車企業在中國西部發展的堅定后盾。”朱慧說道。
Matthias Matic告訴記者,重慶工廠還會走出去,輻射到武漢、成都等地區汽車市場。
23年后華域大陸再聯手
“從第一個合資公司到今天,我們和華域汽車已經合作了23年,重慶工廠的投產讓雙方更加堅信優勢互補,互利互贏。”Matthias Matic對記者說道。
張海濤更是表示,雙方股東非常樂意再次聯手,布局中國西部地區,滿足西部地區的市場需求。
在開業典禮上,6月就要離任的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睿凡在致辭中動情之作略帶不舍。動情之處在于,重慶工廠戰略意義重大,它是大陸集團在中國西部第一家工廠,其液壓系統本土化進程將超越其他地區。據悉,液壓系統在華已有20多年歷史,大陸集團不斷推進其本土化發展,從而實現本土供應商。此外,該項目是于2015年康睿凡和張海濤共同簽署的。他不舍在于,重慶工廠是他在大陸中國見證的最一個重要時刻。
盡管地方政府鼓勵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重慶獨資建廠,但也不反對合資建廠。mathias matic對記者說:“我們在華有很多合資企業,與這些伙伴一起成長甚至成功。華域汽車是我們最早的合作伙伴,至今已有23年的合作經驗。”他透露,大陸集團將在中國重慶建立一個全新的研發中心,并將承擔新的研發任務。
據悉,致力于在中國開發和生產各種液壓制動的汽車安全技術及產品,進一步提高中國道路的安全駕駛,大陸集團和華域汽車自1994年就在液壓制動業務開始了深入的合作,雙方已經共同出資成立了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1994年)和上海大陸汽車制動系統銷售有限公司(2010年)。
華域汽車是目前國內業務規模最大、產品品種覆蓋最廣的綜合性汽車零部件公司。該公司一直堅持“零級化、中性化、國際化”發展戰略,圍繞汽車行業未來發展“智能”和“環保”兩大主題,聚焦智能與互聯、電動系統、輕量化等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通過底盤和內外飾兩大整合平臺,致力于為整車客戶提供最優的產品、技術和服務。
張海濤告訴記者:“華域汽車致力于為所有整車企業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重慶工廠的建成投產能夠使我們更加貼近客戶,為中國西部地區的整車企業提供本地化供貨和更加快速的服務響應。我相信,在股東雙方的共同支持下,重慶新工廠一定會更加好地服務我們的客戶,并為西部地區的汽車行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重慶工廠開業典禮現場
Matthias Matic
張海濤
朱慧
策劃編輯:胡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