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霧霾已嚴重影響中國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高舉“民族品牌、高端動力”旗幟的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簡稱“錫柴”)以“攻克柴油發動機高排放”為己任,歷時8年技術攻關,成功研制出首個安裝顆粒捕集器(DPF)并實現商品化的國產柴油發動機。據悉,該款發動機現已獲國家42項發明專利,可有效凈化柴油機90%的顆粒排放,代表目前國產柴油機環保最高水平。如全國現有的重柴油機車全部換裝,可把全國機動車PM(顆粒物)排放下降3/4,對改善我國霧霾現狀有極大促進作用。
■ 助力環保 8年啃下“硬骨頭”
作為國產柴油機行業惟一同時掌握VCU、GPS、EGR、發動機制動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國內惟一家同時獲得“機械工業管理現代化企業”和“管理進步示范企業”的廠家,錫柴有著七十多年來在發動機行業摸爬滾打的經驗和放眼全球、放眼未來的戰略視野。當年在國五柴油發動機研發路線選擇上,錫柴研發團隊內部也有爭論。DPF雖好,但其存在再生問題、燃油含硫量要求苛刻、燃油消耗增高等技術難點。國內沒有任何一家柴油機廠有成功研發的先例,因此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選擇這條路,注定要犧牲寶貴的時間,坐視競爭對手搶占市場先機。但最終,錫柴人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更難開發的DPF,因為他們認為,隨著排放控制要求逐漸加嚴,DPF將是大勢所趨。
從下定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起,錫柴研發人員就開始了DPF的基礎研究,陸續有100多名技術人員加入研發團隊,在近3000個日日夜夜的反復試驗論證中,攻克了DPF一系列技術難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法排放造假”。
“如今,我們的DPF可高效捕捉排放的碳顆粒,有效降低PM值和煙度,根除柴油車黑煙問題。同時,產品排放也穩定達標,低溫環境可靠性高,無SCR技術中尿素結晶風險,可實現各工況自適應,杜絕排放超標風險。除此之外,DPF的維護成本也很低,在燃油品質較差的情況下,終生只需清灰一至兩次,幾乎無其他費用。”錫柴負責人介紹說。
錫柴DPF發動機在達到國五排放標準的同時,還獲得6項國家發明、3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多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并為后續國六機型的開發掃清了技術壁壘。目前,錫柴新型DPF發動機已形成20萬臺的年生產能力。
■ 持續創新打造“民族品牌高端動力”
“20年前,當國內發動機還都是采用兩氣門之時,錫柴是第一家成功開發四氣門發動機的企業;當機械泵還大行其道之時,錫柴已開始使用電控共軌;當環保部開始要求加裝DPF的時候,錫柴又一次走在人先。正是幾代錫柴人不斷勇攀技術高峰,才成就了‘民族品牌高端動力’一次次的輝煌!”錫柴人認為,以前我國的排放標準是緊跟歐美國家,但從國家最新發布的國六發動機排放標準修改意見稿中能夠看出,一些指標已明顯高于歐洲同類標準。因此幾乎可以斷定,我國在汽車尾氣排放這一領域,未來的要求會比歐洲更嚴格。在錫柴人看來,不能持續創新和適應這一節奏的企業都會倒下。
錫柴每位員工都秉承“始終睜大眼睛看世界,始終睜大眼睛看市場,始終睜大眼睛看明天”的企業哲學,管理團隊也以“敢為人先 創新無限”為理念,鼓勵員工創新并寬容失敗。盡管通過一次次技術創新,錫柴始終占據著國產柴油機領域的技術制高點,但所有錫柴人依舊不敢放松,因為他們懂得無長進者必倒退。
目前,錫柴已經把目光聚焦到基于車輛角度而進行的發動機研發,正以全力以赴的狀態,考慮從提高整車傳動效率、整車降阻、油電混合、能量回收、低摩擦技術應用等方面來提升車輛發動機的使用性能,用自主創新去爭取下一次的“話語權”。
編輯:孫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