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無人駕駛功能的實現需要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多種技術的融合。同時外圍環境如高精地圖生態系統也需要整車企業云、地圖合作商云(地圖合作商提供的高精度地圖層)、道路特征云(攝像頭收集的道路特征信息、毫米波雷達收集的道路特征信息)等多方合力。
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CEO 趙捷
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CEO 趙捷女士在6月14日舉行的首屆全球無人駕駛大會暨展覽會上表示,傳感器是無人駕駛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技術,激光雷達、攝像頭、77G、79GSAR成像技術將會根據自身的優劣勢進合融合互補,從而滿足自動駕駛汽車對目標識別能力、全天時全天候工作、360度觀測技術及成本的要求。
自動駕駛技術對傳感器的基本要求
從目前無人駕駛技術路線看,毫米波雷達技術是能夠做到汽車商業化應用的主要技術之一,因為它能夠全天時全天候工作,可以通過雷達陣列實現360度觀測技術,關鍵是在成本上具有一定優勢。趙捷對記者說,汽車毫米波雷達的技術趨勢體現在高分辨率、陣列及智能化方面。
隨后趙捷詳細介紹了三大趨勢。一是高分辨率。雷達可以檢測目標的速度、角度以及距離,更高分辨率的雷達就能夠實現更高速度和角度的分辨率。同時,更寬的帶寬也能實現更好的距離分辨率以及具備較強的目標識別能力。二是雷達陣列對數據和信息運算處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它通過單雷達數據形成,然后進行陣列和數據分享并充分融合,從而達到360度的觀測,最終達到實時判斷的能力。三是智能化。“根據以往的經驗,雷達對目標進行預測,發射不同的波形,更準確地判斷目標是什么。”她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在大會致辭中說道:“盡管我國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起步較晚,但與國際同行相差不大,某些技術甚至領先,完全有可能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掌握先機。”據記者了解,行易道在79GSAR成像技術領域研究目前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行易道是國內領先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毫米波雷達供應商,其在汽車77GHz防撞雷達和汽車SAR成像雷達領域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實力,可以說兼具技術和成本優勢。
目前行易道已經實現了77GHz毫米波雷達的樣品開發,并率先提出了SAR成像雷達運用于汽車。會上,趙捷詳細介紹了行易道79GSAR成像雷達技術的應用前景。她說:“目前行易道79GSAR成像技術通過4Ghz帶寬實現高距離分辨率,再由虛擬天線陣列實現高方位向分辨率。”目前看,行易道的79GSAR成像技術擁有眾多優勢。比如,全天時全天候工作;分辨率與距離無關;可以獲取目標的尺寸、形狀信息,進而實現目標識別,關鍵是其成本與77GHz雷達產品相當。據悉,79GSAR成像范圍適合乘用車、卡車、行人及自行車。
據記者了解,行易道的79GSAR成像技術及77GHz毫米波雷達已經受到國內外企業的廣泛關注。
編輯:胡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