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2017全球輪胎技術論壇&2017中國綠色輪胎安全周”在煙臺啟動。該活動旨在面向廣大消費者普及輪胎基本知識和安全使用常識,高調宣傳綠色輪胎,解讀中國輪胎標簽。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石化處調研員韓敬友、煙臺市政府副市長張代令及煙臺市經信委主任劉福生等有關領導、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鄧雅俐出席了本屆論壇及安全周活動,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文英主持并宣布2017全球輪胎技術論壇和中國綠色輪胎安全周活動正式開啟。
■ 聚焦綠色輪胎
鄧雅俐表示,為了適應環保壓力日益增大這一趨勢,我國橡膠行業近年來全面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戰略,大力研發綠色原材料、綠色工藝技術和智能裝備,向社會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安全環保的綠色輪胎。同時,大力推進中國輪胎標簽制度的實施和輪胎試驗場的建設。綠色輪胎不僅能降低車輛燃油消耗,減少碳排放,降低空氣污染指數,改善大氣環境,還可以促進中國輪胎行業技術進步、質量提升、結構調整,使行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本次全球輪胎技術論壇與中國綠色輪胎安全周活動同步啟動,將進一步推動綠色輪胎發展,引導綠色制造、綠色消費,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為目標,在產品設計、制造、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地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潘愛華在《輪胎行業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的主題發言中,分別從如何化解產能過剩、促進質量升級、推進智能制造、發展橡膠新材料4個方面,闡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針對推進輪胎技術進步和發展綠色輪胎,他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輪胎的消費需求也將逐步向個性化、高端化轉變。輪胎行業要抓住機遇,加快高品質、高性能輪胎的研發速度;加快開發應用綠色新材料,為綠色輪胎發展提供原料保障;不斷完善滿足輪胎標簽制度要求的輪胎檢測技術體系,為綠色輪胎發展提供支持。
■ 普及輪胎標簽制度
“隨著輪胎標簽制度的建立,綠色輪胎的市場份額將不斷提升,輪胎企業將加大綠色輪胎產能的投入,從而實現綠色輪胎產業化。行業也將以此為契機,全面推進工業節能、低碳、環保和清潔生產的步伐,引導全行業推進綠色生產、綠色產品,提高行業科學發展水平,實現產業升級。”中橡協技術經濟委員會主任朱紅向與會代表深入解讀了中國輪胎標簽制度,并將中國輪胎標簽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介紹。
據了解,去年9月,中國輪胎標簽制度已開始自愿實施。目前,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已經發出了60多個標簽。
在會場的中國輪胎標簽展示專區中,展示了中國目前已通過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審定、自愿張貼標簽企業的輪胎產品,并對每一個貼標簽輪胎的性能、特點等進行說明。前沿技術輪胎展示專區則展示了石墨烯輪胎、缺氣保用輪胎、商用防火輪胎、GT超跑全熱熔賽車輪胎等前沿技術產品,其中玲瓏輪胎還展示了為中國國賓車紅旗L5的原配輪胎。
編輯:李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