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6日,“汽車-輪胎跨界發展高峰論壇——2018年經濟大勢和產業發展環境影響分析”,在北京舉行。
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主任洪群聯,提綱挈領地分析了當前產業經濟形勢與政策走向。
有參會的汽車和輪胎企業代表告訴輪胎世界網,他在演講中點出了產業發展存在的各種問題,對企業把握發展大勢很有幫助。
產業發展問題突出
洪群聯認為,當前,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外部發展環境非常嚴峻。
他表示,中美貿易戰暫時“休戰”,并不意味著貿易摩擦消失。輪胎產業作為外貿出口的一個大產業,需要時刻警惕貿易摩擦風險。
同時,國內市場供求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
據洪群聯分析,部分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嚴重,一些低端產品庫存積壓,甚至出現生產成本高于出廠價格的情況。
一名與會輪胎企業老總表示,國內輪胎行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低端輪胎產能的淘汰,正處在關鍵時期,未來還會有一批企業倒閉。
輪胎世界網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近期,山東部分輪胎企業兼并整合再次出現異動,至少有3起并購、分家、注資事件發生。
此外,洪群聯稱,部分領域出現階段性、臨時性供給短缺問題,局部出現季節性用電、用氣供應緊張,部分化工原材料價格短期暴漲。
據了解,上述問題已經給輪胎企業造成很大困擾,其中,原材料價格上漲讓整個產業的利潤率都大打折扣。
各種風險接踵而至
這次會上,洪群聯通過一系列數據,得出國內實體經濟發展依然比較困難的結論。
從宏觀數據看,一季度,貸款需求指數回升5.2個百分點,至70.9%,銀行貸款審批指數回落1.8個百分點,至44.6%,融資缺口繼續擴大。
據悉,輪胎行業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很多企業都在靠貸款活著。貸款難正成為多數輪胎企業遇到的問題。
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中,245家制造業企業凈利潤占比僅為19.42%。相比之下,五大國有銀行占比高達32.74%。
41個工業行業,利潤同比增加的只有12個,且能源類企業多;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29個行業,利潤大幅減少。
其中,利潤大幅減少的行業,包括輪胎制造業。
此外,洪群聯表示,國內的財政金融領域風險隱憂依然較多。
這些隱憂包括: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隱患增大;國有企業杠桿率居高不下,國企債務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其他杠桿風險快速攀升。
此外,全球量化寬松潮漸次退出,地緣政治風險則接踵而至,對國內經濟發展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這次會議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經濟發展研究分會主辦,輪胎世界網承辦,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雙星營銷有限公司、山東恒豐橡塑有限公司、途虎養車、山東海德威輪胎有限公司,為這屆論壇提供了支持。